| 品牌 | 优势与特点 | 现状与挑战 |
| 壁仞科技(Biren) | 高端对标:其BR100系列在FP32峰值性能上曾宣称超越NVIDIA A100。采用chiplet(芯粒) 等先进设计和封装技术。 | 受到美国制裁影响,先进制程流片受阻。生态建设是长期挑战。 |
| 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 | 全功能GPU:覆盖AI训练推理、图形渲染、视频处理。推出MUSA软件栈,试图构建类似CUDA的国产生态。产品线较宽。 | 同样面临制程限制。生态从零建立,需要大量开发者迁移和适配。 |
| 沐曦集成电路(MetaX) | 专注高性能计算:专注于数据中心GPU,主打AI训练和科学计算。自研MXN软件栈,兼容主流AI框架。 | 专注于垂直领域,可能更容易在特定应用上实现突破。但硬件迭代和生态建设是考验。 |
| 海光信息 | 获得x86架构授权:其DCU(深度计算单元)源于对AMD IP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兼容ROCm(AMD的CUDA替代方案),生态兼容性有一定基础。 | 技术源头受国际协议限制,自主演进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
| 华为-昇腾(Ascend) | 全栈AI巨头:最强竞争者。拥有自研的达芬奇架构、CANN软件栈以及昇思(MindSpore) AI框架。与自家硬件、云服务(华为云)深度绑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 同样受制程制裁影响,但技术实力、资金和集团协同能力最强。生态相对独立,但国内用户基础广泛。 |
国产GPU共同特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