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6|回复: 0

[关税] 关税战一只靴子落地,企业和个人的实操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左手职场.右手AI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2025年11月2日

2025年第249篇,总第1010篇原创文章

全文2269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大家好,我是山哥!一个深耕采购供应链领域20多年的老司机,曾在GE、维谛技术、当纳利、药明康德、信达生物等全球知名企业担任高管,曾实操若干采购供应链降本增效项目(累计降本数十亿),深谙企业战略和管理、组织发展和领导力提升。目前all in “AI+行业/领域应用”,人社部AIGC教材副主编,微博认证“AI专家”,沃顿商学院校友,社科院AI经济学博士在读。

w1.jpg

中美经贸关系的天平上,一边放着谈判共识的砝码,另一边是企业与个人的现实利益。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则是一只靴子落地,另一只还悬着。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完成第五次经贸磋商。新华社的通稿只有寥寥几百字,却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双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具体问题落地落实”。几天后,10月30日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进一步确认,美方考虑暂缓部分对华加征的24%关税,中方也研究阶段性放宽部分对美反制措施。(点击链接了解详情:深度解读中美第五次经贸会谈成果和报道中“字里行间”的信号)

这场延续六年的“关税战”,终于有了“停火窗口”。但正如一位美国智库学者所说:“这只是框架性的共识,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喘息。”

那么,企业和个人该如何抓住这个喘息期?又该如何为可能的反复做准备?

一、政策还在“半空”,企业要先搭桥

对企业而言,这次谈判最关键的词是——落实。新华社通稿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因为谈判桌上签下的文件,只是“意向书”;真正能改变企业成本、市场和供应链的,是政策落地的速度与深度。

例如,美方若宣布“暂停24%关税一年”,还需经过美国国会程序、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告、企业备案等多重环节。而中方若调整反制,也需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配套实施细则。换句话说,这不是一纸公告就能“即刻见效”的事。

这对中美企业尤其重要。能不能跑赢落地周期,决定了谁吃到“缓和红利”。

跨境制造企业、进出口公司、供应链企业,需要在政策尘埃落定前,架起自己的“政策-业务”桥梁。设立政策追踪岗,密切关注两国公告的时间差与细节变化。比如,美国的行政公告常常有“豁免期”和“生效期”,中国的配套文件则有“试行期”。

二、顺风要划桨:建立“双线供应链思维”

哪怕迎来缓和期,也不能松懈。中美关系过去十年的节奏是“缓两年,紧一年”,起伏几乎成为常态。

企业应建立所谓的“双线供应链”思维:既要准备“顺风航线”,也要备好“逆风航线”。

这就像开船,不光要有顺风帆,还得有备用桨。

例如,一家出口电机的浙江企业,可以同时维持中国本地生产与东南亚组装两个方案。若关税暂缓一年,他们主打中国制造、快速供货;若谈判倒退、关税重启,他们立刻转向“东南亚终端出口”模式。

同样道理,进口农产品、造船配件、稀土原料等受管制行业,也应提前模拟“加税—减税—再加税”的多情景模型。

就像一位跨境贸易负责人说的:“现在做供应链,就像打双保险。只信一个市场、不备第二条通道,是在赌命。”

三、逆周期布局:在“缓和窗口”寻找机会

贸易缓和,不仅意味着风险下降,也意味着新一轮投资与消费通道可能被打开。

比如,农产品进口、消费品进口、跨境物流、关税仓储等领域都可能短期升温。

企业可以趁机布局“逆周期”领域——在市场情绪仍谨慎时,抢占缓和红利。

相反,若未来谈判再次倒退,出口型企业要提前算好账:汇率波动、原料成本、关税成本都可能反弹。保持现金流安全、控制库存、推进市场多元化,将是“过冬的三件套”。

“缓和是机会,但不是安全区。”一位深圳电子制造商的话,点破了企业主们的心态。

四、沟通与合规:别让个案成为“隐雷”

除了大框架谈判,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个案风险”。新华社报道中明确提到,双方将“妥善处理相关企业个案”。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一批“点对点”的协调机制,用于解决被列入黑名单、遭遇技术管制、货物被延迟清关等问题。

企业不该只是被动等待。要同步推进沟通与合规。

可以考虑与行业协会、商会或地方政府建立信息通道,及时申报困难个案。合规成本、风险管理支出也应提前纳入预算,而不是“事发后再补”。

一句朴素的经验是:不要在风暴里修船。现在就是修的时候。

五、普通人也要看懂“贸易天气预报”

中美谈判的结果,不只影响企业,也在悄悄改变每个人的钱包、岗位和投资方向。

就业:

若缓和落地,跨境贸易、物流、外资服务等行业或迎复苏。懂语言、懂规则、懂跨境电商的人会更抢手。

若谈判反复、全球化受阻,“国内替代”“近岸外包”将加速,国内高端制造、绿色经济、新能源设备等行业可能成为新增长点。就业者可以根据这一节奏提升技能储备。

投资:

在缓和情景下,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领涨。

但投资者要注意,不要只听到“暂停关税”的消息就冲进去。判断关键在于——政策是否落实、企业是否已实质受益。

如果谈判卡壳或倒退,避险情绪升温,防御型资产和“内需板块”反而更稳。

消费:

缓和意味着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可能下调,价格稳定,货源充足。

若谈判反复,进口食品、化妆品、高端电子等价格或上涨。消费者可提前考虑国产替代或储备关键品类。

信息判断:

真正重要的,不是媒体标题,而是两个信号:

一看,政策是否从“框架”走向“细则”;

二看,企业和市场是否已出现“实质动作”。

正如新华社所说——此次磋商“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稳定性”。这“稳定性”不是立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让未来的不确定更可预测。

六、结语:真正的智慧,是在不确定中谋确定

中美经贸关系不可能一夜回春。

但这次会谈的意义,在于双方终于都在“找稳定”。关税暂停也好,管制放缓也罢,它们的共同信号是——中美都想先稳住局面,再谈重构。

对企业而言,这不是“战争结束”,而是“规则重写的前夜”。此刻的关键,不是盼望和平,而是提前布局。

对个人而言,这不是国际新闻,而是生活晴雨表。未来几年,能否跟上贸易格局的节奏,取决于你是否能在信息、技能、资产三方面同步升级。

未来三种情景——缓和、阶段性休战、倒退——都可能出现。

最好的应对,不是预测结局,而是学会“信息-落地-应变”三步走。

正如一位跨国企业CEO所说:“贸易战的输赢,不在关税表上,而在谁先适应新规则上。”

这一刻,第一只靴子终于落地。

而第二只,正等待我们,用行动去接住。

图片来源:AI生成

w2.jpg

w3.jpg

版权及免责声明:“卢山说AI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含联合AI创作部分)。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近期精华文章回顾:

    深度解读中美第五次经贸会谈成果和报道中“字里行间”的信号

    一文读懂中美第五次经贸磋商的“弦外之音”

    重磅经济学家:对等关税并不能解决贸易逆差,它甚至不合法

    别只看关税!这三样“不起眼”的东西左右着中美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多飞2小时,成本飙升20%!美国禁令下,采购必备三层策略实战手册

    总成本上升20%,航油、机组、酒店全要重签合同!中国航司正遭遇“隐形供应链崩溃”

    一文速览中国稀土的崛起之路

    深度剖析:中国是怎么成为美国稀土唯一供应商的?

    额外加征100%关税,关键软件出口管制!美国突然翻脸,贸易战进入新阶段


w4.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4 22:59 , Processed in 0.1188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