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1|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氢能朋友圈扩大,中国正从卖设备转型卖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10月下旬,第五届国际“氢生态”年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国内首家“一带一路”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式落地大兴,标志着中国氢能国际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w2.jpg

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中远海运、华戏发展、中信能源、水木兴创、天津荣程、新奥集团、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等机构联合发起的“一带一路”氢能产业(绿色燃料)合作机制(联盟)同步启动。

自2019年起,中国已与德国、美国、巴西、沙特、刚果(金)、阿联酋、荷兰、俄罗斯、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联合声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推动氢能领域国际合作。

依托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中国企业正从单一设备出口向“技术+工程+服务”总承包模式转型,可提供“制储运用”全链条解决方案,带动国内装备、材料、工程服务一体化出海,助力“中国氢能制造”国际品牌建设。

多元出海:从设备供应到全产业链合作

中国氢能企业的出海模式已超越简单的设备出口,转向全产业链深度合作。

2025年以来,截至7月底,中国氢企“出海”案例已达44项,涉及中东、欧洲、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市场。

早在2022年,中国能建的绿氢业务便首次出海,与埃及政府签署了项目合作开发备忘录。该项目分两期开发,建成后年产绿氢规模约14万吨,主要包括新能源电站,以光伏和风力发电作为生产所需的绿色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以及配套的储存和处理设施。

未势能源接连与巴西企业达成两项合作。

10月,与巴西技术研究所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围绕重型车辆氢能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开展联合测试与研究。

w3.jpg

9月,与巴西伊泰普科技园基金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围绕氢能技术研发、本土化适配、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巴西乃至拉美地区氢能产业发展。

国富氢能与新加坡、智利、马来西亚等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企业达成合作。

10月初,与新加坡INNEOVA Engineering Pte Ltd(其母公司INNEOVA Holding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签署氢能汽车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核心资源,在新加坡氢能领域开展全链条深度协作。

9月,与智利工业流体技术领军企业FASTPACK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智利氢能市场,打造电解槽本地化组装线,推动水电解制氢技术在拉美区域的规模化落地。

8月,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民都鲁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国富氢能成为首个探索中国企业与砂拉越本地企业合作的大型氢能工程解决方案企业。

w4.jpg

沙特阿拉伯也成为热门合作对象。

8月底,中国石化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签订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FEED+可转换工程总承包)合同。项目位于沙特延布,将利用风光发电制备绿氨,预计于2030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每年可生产40万吨绿氢、280万吨绿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

w5.jpg

2018年 中国能建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苏州鑫思创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INCETRUE)与沙特M0AJ公司签署氢能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绿氢制取、储运装备、本地化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一期项目于2025年第三至第四季度启动实施,计划在沙特境内建设6座加氢站,项目计划于2026年内完成全部站点的建设、调试及投运。

5月,协氢新能源与沙特SEIZE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建立氢能无人机研发制造中心,专注于智能农业领域应用,为智慧农业提供高效、环保解决方案。

w6.jpg

4月,上海电气与阿曼Mawarid集团签署风电项目供货框架协议、技术投权、本地化工厂设计等一揽子合作协议。阿曼能矿部部长萨利姆表示,阿曼政府十分期待未来在储能、氢能、光伏等多个领域与上海电气扩展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阿曼能源结构转型。

2024年11月,未势能源与阿曼Smergy Investments LLC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讨在阿曼及其他中东国家建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的服务网络、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共同开发中东地区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

众多合作都是企业深入践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丰硕成果。

政策赋能:“一带一路”构建氢能合作生态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指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拥有资源、战略与成本优势,且规模化项目需求旺盛,但当地缺乏成熟的制氢设备生产体系,亟需引入先进技术以保障项目高效运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

这一供需缺口恰好为技术成熟、产能充足的中国氢能企业提供了宝贵机遇,为双方在绿氢制取、设备供应、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

本次在北京大兴启动的“一带一路”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落地与合作机制(联盟),将实现三大作用:

一是推动中国标准与“一带一路”国家互认互通,降低国际贸易壁垒;

二是整合国内技术、工程与金融资源,推动产业链抱团出海,形成“联合体”模式,提供一站式氢能合作解决方案;

三是促进政企协同,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双边氢能合作基金,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围绕《“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中国科促会“一带一路”产经合作委计划推动创立30项氢能产业发展中国标准;设立并联动100家“一带一路”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并吸收1000家合作机构的发展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氢能产业合作发展提供长效支撑。

氢能产业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项目落地、标准输出,形成了一张联动全球的绿色合作网络。随着国内外政策协同加强、企业出海模式升级,氢能有望成为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新名片”。

END

推荐阅读
氢瓴人物 | 专访青骐骥创始人闫巍:产业报国只争朝夕

w7.jpg

氢瓴访谈 | 专访华工激光氢能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维:源于激光,但不止于激光

w8.jpg
独家专访 | 中科氢易副总经理于志伟:降本有“膜”法,制氢有解法

w9.jpg

w10.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6 02:38 , Processed in 0.13317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