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8|回复: 0

[关税] 终于说了实话!特朗普承认:对华关税坑惨美国,合作才能救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点上面蓝色关注!你的关注是我续更最大动力~

w1.jpg

“通过与中国合作,而非将其排挤出局,我们可以变得更壮大、更好、更强。”11 月 2 日,特朗普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中的表态,让全球舆论哗然。

要知道,4 月他还将对华关税提至三位数,宣称 “重振美国制造业”;如今 180 度转弯,实则是被现实上了一课 —— 他挑起的贸易战拖垮美国经济,合作成了唯一救命稻草。
关税大棒挥向中国,却砸了美国自己的脚

特朗普的 “关税武器”,最终刺向美国经济。4 月加税后,恶果尽显:9 月美国 CPI 同比暴涨 3%(2024 年 5 月以来新高),核心商品通胀率回升至 1.5%;参议院报告更指出,关税每年给美国家庭增约 1500 美元成本,中低收入群体最受伤。

美国本土产业遭重创。特朗普承诺关税救制造业,现实却是制造业连续四月收缩,减少 4.2 万个岗位(2020 年初以来最长下滑)。

芝加哥玩具商迁厂印度避税,却因白宫对印加税多缴 5 万美元罚款,其遭遇道出中小企业困境 —— 今年关税支出较去年涨十倍。

农民成最大牺牲品。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去年采购 126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骤降至 25 亿美元后停购;关税又推高化肥、设备成本,双向挤压利润。

正如克鲁格曼所言:“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注定输了。”
中国没被打垮,美国先扛不住了

关税战呈现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特朗普想遏制中国出口,9 月中国对非出口增 56.4%、对东南亚增 15.6%,靠第三国转运实现顺差新高;中国稀土管制、供应链优势,反让美国军工与制造业被动。

美国内部怨声载道:数百家中小企业组 “我们为关税买单” 联盟抗议,12 州联合 5 企业起诉特朗普,指其关税 “越权”;沃尔玛、通用虽未起诉,但反对态度明确 —— 大企业靠游说获豁免,中小企业被动承压,霍恩教授直言 “这是精准打击”。

经济困境更添焦虑:政府停摆致近 4200 万人“断粮风险”,财长贝森特警告 “衰退范围扩大”。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态度转变:中美元首会晤打 “12 分”、提 “G2 共治”;10 月吉隆坡磋商后,美方宣布原定 11 月加税 “已不存在”,本质是承认中国不可替代。
从 “对抗” 到 “合作”,美国读懂现实

特朗普坦承 “处理贸易争端或非理性”,这句 “检讨” 否定过往政策。中国从未主动挑事,反制皆为被迫;美国终于醒悟:压制中国成本远高于收益 —— 限中国 AI 芯片,却离不开中国稀土;想重塑供应链,中国在 “全球南方” 影响力已根深蒂固。

兰德公司 7 年调研戳破幻想:建议 “接受中国核威慑”“停止在台湾问题作梗”,否则将承更高通胀与供应链风险;吴心伯教授也指出 “竞争让中国更自立,美国该专注内政”。

但美国合作仍带 “利己底色”:特朗普一边谈合作,一边称 “不让中国获先进 AI 芯片”;贝森特一边求中国做 “可靠伙伴”,一边威胁 “可能再加税”。

即便如此,从安克雷奇 “从实力地位出发” 的傲慢,到如今承认 “合作才能强大”,战略转向已清晰。
合作不是选择,是时代必然

特朗普的反转,是中国实力与全球化规律的共同结果:中国前三季度 5.2% 增速、“一带一路” 万亿美元项目,为全球产业链注确定性;美国债务危机、政治极化,根本承受不起 “脱钩” 代价。

吉隆坡磋商的积极框架,印证 “合则两利”。这场关税战教训深刻:全球化时代,没人能靠打压他人强大,也没人能孤立于供应链之外。

特朗普终于说实话,但更关键在行动 —— 合作从非对中国 “恩赐”,而是美国救经济的必选项。

正如中国强调,经贸是中美关系压舱石。当美国放下对抗思维,尊重互利共赢,中美关系才能稳定,全球经济才能迎来确定未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4 22:42 , Processed in 0.10471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