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德国超市或日用品商店里,自己扫描商品、付款、打包后离开的场景已逐渐成为日常。根据最新研究,如今德国零售业约有71万台收银机,其中每18台就有一台为自助收银机(SB-Kasse),且数量仍在快速增长。
自助收银机数量激增
据德国EHI零售研究院最新报告,2025年全国共有约38,650台自助收银机,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16,000台,2021年更不足7,300台。约三分之二的设备安装在食品零售业。目前已有超过10,300家商店配备自助收银系统,比两年前翻了一倍多。
消费者接受度持续上升
EHI专家弗兰克·霍斯特(Frank Horst)指出:“顾客对自助收银的接受度非常高,使用比例在持续上升。”根据YouGov调查,约三分之二的德国人已经使用过自助收银机,其中19%的人“只要有机会就用”,43%“偶尔使用”。24%的受访者表示不想用,13%从未尝试但愿意尝试。
为何仍有人不愿使用?
调查显示,54%的非用户更喜欢与收银员面对面交流;42%的人偏好现金支付,而不是所有自助收银机都支持现金;31%认为自助操作麻烦;27%担心流程复杂或出错。
优势:更快、更灵活
最大优势在于节省排队时间。霍斯特表示,顾客一旦发现自助通道更快,下次就会倾向使用。自助收银尤其适合购物量少的顾客——理想情况是10件商品以内。
缺点:盗窃风险上升
自助收银机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显示,随着使用率上升,偷窃事件也相应增加。零售商通过安装出口闸机、摄像监控以及AI行为识别系统来防范盗窃。然而,Rewe超市发言人表示,目前尚未发现自助收银对盗窃率有显著影响。
推动扩张的真正原因:人手短缺
零售业普遍人力不足,是推动自助收银普及的核心原因。霍斯特指出:“自助收银的目的是减轻员工负担,提高排班灵活性,而非裁员。”
多家连锁商已全面部署:家居连锁Obi称其大部分门店已安装自助收银;Lidl计划到2026年春季在一半门店启用;dm、Rossmann、Aldi Süd等此前保守的企业如今也开始大规模投资。宜家(IKEA)自2008年起就使用自助收银机,目前在杜塞尔多夫和路德维希堡门店甚至已取消所有人工收银台。
未来:传统收银是否会消失?
EHI专家预计,未来食品零售业将出现更多“仅设自助收银”的门店。尽管Lidl与dm强调未来仍会保留至少一台人工收银台,但趋势已非常明显。
根据调查,31%的消费者欢迎全自助门店,30%持反对态度,20%甚至表示不会在这类商店购物,17%则无所谓。霍斯特总结道:“完全取消自助收银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相反,它们将成为新常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