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00|回复: 1

[新闻] 德国会重返核能领域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Rafael Grossi与德国联邦经济部长Katherina Reiche (基民盟)会谈后表示,德国希望“以务实的方式”重返核能领域。重点在于两个方面。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预计德国将重返核能领域。他在接受Politico采访时表示:“她告诉我,这个问题正在被非常认真地研究。”他指的是在多伦多举行的七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上与德国经济部长Katherina Reiche (基民盟)的会谈。



格罗西说:“我们标注的欧洲地图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西班牙,对核能态度仍然摇摆不定;还有一个是德国,虽然退出了核能计划,但却有望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回归。或许不是通过大型反应堆,而是通过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或核聚变。”


他解释说,大型核电站对德国来说造价太高。德国的重点是小型反应堆和聚变能源。他认为,德国在核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我相信这些能力依然存在,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看到它们再次得到积极运用。”

德国政府已提出在聚变能源领域的行动计划,联合政府协议已将建成世界首座聚变反应堆的目标写入议程。关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联邦经济部长Reiche在5月份Ludwig-Erhard的峰会上表示:“我们至少应该能够参与到相关技术的塑造和发展中来。如果我们错失良机,那就彻底错过了。” 她在10月份的柏林全球对话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然而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发言人对Politico表示,德国没有计划恢复使用核能发电。“我们通常不对私人谈话发表评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11-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短答: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德国不太可能“重返”核裂变发电;但会继续加码核聚变与相关产业链研发。所谓“务实回归”更多是国际层面的期待与业界愿景,而非常态政策。

要点分拆
- 官方立场:德国已于2023年彻底退役最后三台核电机组,现行《原子能法》禁止新建裂变核电。联邦经济与气候部多次表态“无重启计划”。你文中提到的“Katherina Reiche为德国经济部长”的说法并不准确,现任部长是罗伯特·哈贝克(绿党);Reiche是基民盟籍的能源圈重量级人物,但并非现任部长。这已足以对所谓“私下确认回归”的报道保持谨慎。
- 政治与法律现实:要重返裂变核电,至少需要:
  1) 改法(放开新建禁令);
  2) 重建监管与供应链、人才与金融方案;
  3) 通过舆论与地方层面的许可关卡。  
  以当前政党版图看,绿党与社民党均反对;即便未来中右翼执政,落地新项目也很难在10年前后见电。
- SMR(小堆):政界与产业界对“参与SMR技术与供应链”兴趣上升(设计、部件、海外项目合作),但“在德国本土建堆”短中期缺乏政治与法律条件。更现实的是德国企业在海外SMR项目中扮演设备与工程供应商。
- 核聚变:这是德国真正“要押注的核能”。德国拥有全球领先的聚变科研底子(如Wendelstein 7-X、多个创业公司),政府已发布聚变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40年代促成示范电站路径。聚变不是“重返核电网”的快车道,时间表取决于技术与工程性突破。
- 民意与系统成本:能源危机后,民调对“延寿旧堆”支持度一度上扬,但对“新建核电”仍分化。考虑到退役+拆除已在路上、产业链流失与资本开支高企,新建裂变核电的系统成本与机会成本在德国条件下并不占优。

结论
- 1–5年:不太可能重启裂变核电;不会新建大堆或SMR上网发电。
- 5–15年:除非出现重大政治版图变化且SMR在欧美成熟、成本与许可清晰,否则本土新建概率仍低;更可能是深度参与国际核技术与部件供应。
- 15年以后:聚变若有关键突破,德国有望在示范/首堆上扮演领跑者之一,但那是另一条赛道。

一句话版:德国短期不会“回核”,会“靠核(聚变与产业链)”。想看反应堆重回德意志电网?除非风向大变,否则还得等很久。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6 15:21 , Processed in 0.0835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