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9|回复: 0

AI写作泛滥成灾,arXiv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Nature发布新闻“Preprint site arXiv is banning computer-science reviews: here’s why The repository is taking steps to tackle a surge in low quality, AI-generated conten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664-7?utm_source=x&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nature&linkId=17626858

近日,全球知名的预印本库arXiv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自即日起,该平台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评论或立场论文。这一决定仅针对那些未经过同行评审的稿件,而对于已获得期刊或会议认可的论文则不受影响。

根据arXiv官方博客于10月31日发布的声明,尽管这类文章从未被正式列入“可接受内容类型”的名单中,但之前它们在审核员的自由裁量下仍有机会上传至平台。此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低质量论文数量的激增,特别是那些看似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撰写的稿件。

“我认为这是arXiv的一项明智之举。”纽约市非营利组织openRxiv的首席科学与战略官Richard Sever表示,并指出其运营的生物医学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和medRxiv自创立以来便实施了‘无叙述性综述’的规定。

据arXiv执行董事、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家Ramin Zabih介绍,提交至arXiv的所有预印本都会经过自动化工具的检查,其中约20%的作品会被标记给240名志愿者审核员之一进行进一步审查。然而,随着过去一年内投稿量的增长以及低质量论文比例的上升(由原来的2-3%增加到了现在的10%),arXiv不得不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来维护平台的质量标准。

这项新政策无疑将在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注重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同时,这也提醒整个科研社区,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共同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1 09:40 , Processed in 0.0844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