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6|回复: 0

AI,战争,摄影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NAN BEI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干这个职业(摄影)的人都不会发财,不会成巨富,只能是在付掉旅馆、胶卷、冲洗照片、飞机票、电话、传真等费用之后,用剩下的钱往破旧的大众牌汽车里加一点汽油了……但自由又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事件的参与者,我们目击了世界。

                     ————曾年《关于萨尔加多其人》

01

"行业明灯"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摄影师是我的第七份职业,而非第七份工作,在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做过翻译,做过猎头,做过老师,开过叉车,做过装裱工,做读书会的主理人,以及——摄影。

每当聊起我的职业经历,倘若我们不是雇主与被雇佣者的关系,坐在高桌两侧。那么我所经历的各种工作,奇妙历险就是绝好的素材,大家都爱听,并下意识认为我生性热爱自由。但就像接下来要说那样,我其实喜欢安稳,之所以时常"切换赛道",纯粹是因为我实在是我们这代人中较为落魄的倒霉蛋。每一次投身新的职业总会赶上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也算是行业明灯。

w1.jpg

02

审美不足

做摄影大概是几年前萌发的想法,疫情发生的时候,我拿着自己的旧佳能,拍了好些照片,一心想记录时代。崇拜着马格南通信社的大师们,但又不肯找教材学习。小时候写作文,学英语都是这样,我没学过音标,没看过作文选,写东西,讲英语全靠手感语感。放到摄影上也是如此,"拍得到就是拍得好"。

w2.jpg
拍摄于越南芽庄
所以我很少在工作之外拍人像,因为我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用小姑的话说,叫审美积累不够,这是件挺令人头痛的事情。尽管自己看来照片每一张都有它的特点与美好,但市场是有一套好坏标准的。因为拍肖像也没少被数落,反而不爱拍了。倒是喜欢跑到南京路拍外国游客,也不知是外国人习惯客套还是在异乡大家放得开,拍外国人的时候,双方情绪价值都拉得很满。

03

AI战争

最近乘地铁火车的时候,看向外面的灯箱广告,却颇有些焦虑。不论大小店铺,何种产品,目之所及,是一片AI的海洋。这些曾经属于平面摄影一张张拍摄的内容,现在被简单的指令,不用担心版权纠纷的AI生成,解决了。

w3.jpg

有AI就够了,不是么?
虽说AI生成的样子相当拙劣,但是如果不是业内人,谁又会盯着一张张海报看个没完呢?说到底,我作为消费者,不会因为一家馄饨店用了AI生成的宣传画就忍着饥饿不去吃馄饨。

我们甚至连预制菜都不"真的在意",尽管西贝事件给我们带来的震动很大,但离开了西贝,还会有东贝,南贝。预制菜占据了食品展。而AI图片也正在攻城拔寨,把摄影师的生存空间逐步压缩。

w4.jpg
我们还会需要照片嘛?
这事实上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人在被机器汰换。蒸汽机干掉了纺织女工,内燃机让帆船无处遁形,机器人流水线替代了工人夜以继日的劳作。而今天,创意工作者的夕阳,正在加速落下。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怀念真实的照片,就像今天我们仍有人用胶卷拍摄一样。色彩如此明艳美丽的胶片,却因成本高昂,不可逆的拍摄操作对焦测光的复杂操作等诸多因素被时代抛在身后。AI正在加速学习,做出越来越拟真的作品,摄影师会不会有一天被抛在后面呢?我不知道。

但有一点我能确定,我们是事件的参与者,我们目击了世界。

END

我们不喝水,不喘气,人生苦短,只怕来不及畅所欲言。

观察,记录,探索,思考,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求点赞

w5.jpg

求分享

w6.jpg

求喜欢

w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0 21:39 , Processed in 0.1259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