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1|回复: 0

AI+存储芯片涨疯了?看懂这3个数据,别被估值泡沫戳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0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w3.jpg
一、认知:AI+存储芯片的“涨势逻辑”,藏在这组需求数据里

最近打开股票App,不少人应该都见过这样的画面:AI+存储芯片概念的股票,K线图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某存储芯片龙头3个月涨了60%,某AI服务器概念股更是直接翻倍。但热闹背后,不少投资者心里都犯嘀咕:这涨势到底是“真需求驱动”还是“概念炒作”?今天咱们用2025年最新的数据,把AI+存储芯片的估值逻辑扒开了说,别等泡沫破了才反应过来。

先得搞懂一个核心问题:AI+存储芯片为啥能涨?答案藏在“AI服务器的存储需求爆炸”里。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5年9月的报告,今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年增24.3%(虽然因为国际形势微幅下修,但依然是双位数高增长)。更关键的是“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用量”——以英伟达H100 GPU服务器为例,单台需要搭配640GB HBM(高带宽内存)和2-4TB DDR5内存,这比传统通用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整整高了4-8倍!

需求端的爆发直接传导到了存储芯片的价格上。2025年1-9月,DDR5内存价格累计上涨22%,3D NAND Flash价格上涨18%,而更稀缺的HBM(专门用于AI计算的高速内存)部分型号涨幅超50%。闪迪、美光、三星这些头部厂商三季度都上调了存储产品价格,美光甚至把部分DRAM产品的涨幅定到了20%-30%。这些数据不是空穴来风——当AI大模型、生成式AI需要“更快的计算、更多的缓存”时,存储芯片就是“AI的粮食”,需求根本停不下来。
二、找到:别被“概念”迷眼,这2类公司才是“真成长”

但别急着往里冲,不是所有“AI+存储”的股票都是“真成长”。市场里现在分成了两类公司:一类是“吃得到需求红利的真龙头”,另一类是“蹭概念的伪标的”。

先看“真成长”的例子:某A股存储芯片龙头(比如我们熟悉的长江存储,虽然搜索里没提具体公司,但可以用头部厂商代指)2025年Q3财报显示,存储芯片收入占比超过70%,其中AI相关存储产品(比如DDR5、HBM)的收入增长了35%,净利润同比翻了2倍——这是实打实的“需求转化为业绩”。再看“伪概念”:某公司声称“布局AI存储芯片”,但翻财报才发现,存储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主要收入还是传统电子元件,三季度净利润甚至同比下降了10%——这样的公司,股价涨得再高,也是“空中楼阁”。

更直观的是PE(市盈率)指标的分化:根据2025年10月的行业数据,真成长的存储芯片龙头PE在30-50倍之间(比如三星电子PE约35倍,美光科技PE约42倍),而那些蹭概念的小公司,PE直接飙升到100倍以上——要知道,整个半导体行业的PE中位数才28倍!这意味着,买伪概念公司的股票,你是在为“未来可能不存在的业绩”买单。
三、使用:用PE指标避坑,这2个细节90%的人忽略

想避坑,PE指标得会用,不是光看数字就行。很多人犯的错是“只看静态PE”,但AI行业的增长速度太快,静态PE(用过去12个月的业绩计算)根本反映不了未来。

第一个细节:用“动态PE”代替静态PE。动态PE是用“下一年的预期业绩”计算的——比如某公司静态PE是80倍,但机构预测它明年的净利润会增长50%,那动态PE就降到了53倍(80/(1+50%))。而那些伪概念公司,就算机构再乐观,明年的业绩增长也不到20%,动态PE还是会超过80倍——这时候你就知道,谁是“真便宜”谁是“假便宜”。

第二个细节:加个“PEG指标”过滤泡沫。PEG=PE/净利润增长率,它的核心逻辑是“估值要和成长性匹配”。一般来说,PEG≤1是合理的,PEG>1就有泡沫。比如:真成长公司PE40倍,增长率40%,PEG=1——刚好匹配;伪概念公司PE100倍,增长率20%,PEG=5——这意味着,你要花5年的时间,才能用业绩增长覆盖当前的估值。

举个真实的例子:2025年9月,某蹭概念的AI存储公司股价涨到了30元,静态PE120倍,机构预测它明年净利润增长15%,动态PE还是104倍,PEG=7——这样的股票,就算短期涨得再凶,也早晚会跌回原形。
四、注意:比PE更危险的3个隐藏风险,现在知道还不晚

比PE泡沫更危险的,是藏在基本面里的“黑天鹅”。就算你选对了PE低的公司,这些风险也可能让你亏得血本无归:

第一个风险: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2025年以来,美国对AI芯片的限制越来越严——比如8月出台的“高端GPU出口管制”,直接影响了英伟达H100的出货量。而AI服务器的核心就是H100 GPU,若出货量下降,存储芯片的需求也会跟着下滑——TrendForce已经把AI服务器的“悲观情境”出货量增长率下调到20%-25%,就是怕这个。

第二个风险:存储芯片的“周期反转”。存储芯片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价格涨得快,跌得也快。2025年Q3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但各大厂商已经在扩产了——比如三星电子计划2026年增加30%的HBM产能,美光科技也会把DDR5的产能提高25%。等2026年产能释放,供过于求的话,存储芯片价格可能暴跌,到时候那些靠“价格上涨”撑业绩的公司,净利润会直接崩掉。

第三个风险:AI需求的“不及预期”。现在市场对AI服务器的需求预测,主要基于“训练端”(比如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计算),但“推理端”(比如AI生成图片、聊天的实时计算)的需求增长,并没有想象中快——根据IDC 2025年的报告,推理端的AI服务器需求占比,要到2027年才会超过训练端。如果推理端的需求迟迟起不来,存储芯片的用量也会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文中提到的公司、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代表作者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3.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5 13:26 , Processed in 0.11367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