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2|回复: 0

AI应用漫谈:技术的力量永远需要人来驾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当病理医生在4K屏幕上查看数字切片AI分析,当免疫组化切片的阳性细胞比例被AI精准计数,病理AI正以“数字显微镜”的角色重塑诊断流程。


但是,在病理诊断这一“生命终审”领域,AI的效率优势必须建立在人类驾驭的基础上。尤其在切片判读、分子检测等流程复杂、容错率极低的场景中,人类的专业判断与伦理校准,是病理AI安全应用的核心前提。

w1.jpg

AI的黑箱特性与病理诊断的严谨性,需要人类搭建信任桥梁。病理诊断直接关系治疗方案选择,要求诊断结果可追溯、可解释,但当前病理AI的决策逻辑常处于“黑箱”状态。人类病理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纠正AI错误,更在于“打开黑箱”——通过对比AI分析结果与切片的实际形态,反向验证AI决策的合理性,同时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看得见的诊断依据”

病理诊断的微观复杂性,决定了AI必须依赖人类校准。病理诊断的核心是对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的“定性判断”肿瘤细胞的核仁大小、染色质分布,淋巴瘤的细胞异型性程度,这些细微差异往往仅在微米级别。

病理诊断的动态适应性特征凸显人类驾驭的不可替代性。病理诊断标准并非一成不变WHO肿瘤分类保持动态更新,新增的肿瘤亚型、修正的诊断标准,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掌握此类新增/修正的“非常规案例”的动态适应能力是AI基于前期训练数据无法快速实现的。

人机协同模式在病理场景中的实践,印证了人类主导的理性价值。当前主流的病理AI应用,均采用“AI初筛-人类复核”的流程这种模式既发挥了AI的效率优势,又通过人类监督保障了诊断质量,形成“人类指导AI、AI辅助人类”的良性闭环。

技术服务于生命,是病理AI的终极准则。病理诊断的每一张切片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容不得丝毫差错。AI算力可以加速切片分析的速度,却无法替代医生对生命的敬畏;算法可以识别细胞的形态特征,却难以承载诊断中的伦理责任,人类的驾驭始终是病理AI安全应用的核心。

老猫整理

2025年11月

于广州华新园

w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8 12:20 , Processed in 0.12733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