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1|回复: 0

ai(3) rubin的新增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4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昨晚美股大跌,A股业绩期后妖股横行,涨价题材过后只能躲进非AI线了,感觉开始交易anything but AI,短期利空会放大,Ai(2)利空结束了吗?

云的利润这么低,难怪腾讯说买还不租,还能租到好卡----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是腾讯不想扩大资本开支,还是想等,等晶圆厂到位放大开支?如果是后者,我们要学习国产链,等待时机。

w1.jpg

趁这个时候开始再次学习北美算力方向,为下一波到来能及时上车做准备。

11月,Rubin平台的开发整体按计划推进,且部分环节略有提前,市场对其信心增强。





    按计划推进,芯片已进入早期制造阶段:
Rubin的所有六个芯片(构成完整平台)已经完成流片(tape-out)并进入早期制造/试点生产阶段。

    英伟达高管在沟通中确认,芯片正在晶圆厂内,为2026年的量产做准备。

    量产时间线明确,略有“小幅提前”迹象:
      初步试产台积电预计在本月完成Rubin芯片的试生产。随后,英伟达将在本季度(4Q25)向供应链合作伙伴发送样品,为2026年下半年的量产做准备。

      量产起点:普遍共识是大规模量产(Volume Production)将在2026年中期(mid-2026)开始。瑞银(UBS)指出,他们观察到时间点有“小幅提前”的迹象,预计小批量晶圆出货在2026年第二季度,有意义的量产出货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


    系统级部署时间:
      服务器机架级量产和出货预计从2026年下半年(2H26)开始,并在2026年第四季度至2027年第一季度开始放量。
      看起来还比较久,但是如果下游需求有大的增量,应该会提前炒


Rubin为何还未量产?总结主要原因

并非因为设计延迟,而是由于其系统级复杂度的跃升,需要整个供应链同步升级和验证。主要原因如下:

    供电系统颠覆性变革:
      Rubin机柜功耗将大幅提升至190kW甚至更高(对比GB200的120kW)。需要从传统的48V供电转向800V高压直流(HVDC) 架构,并采用独立的电源柜。


    散热技术面临极限挑战:
      单芯片TDP从B200的1000W升至1800W以上,传统冷板技术接近极限。需要导入更先进的微通道液冷(MCL) 和可能的新型界面材料(TIM)-----《野村-亚洲AI散热行业核心报告》)


    互联与封装复杂度提升:
      采用更复杂的2.5D/CoWoS-L封装,芯片面积更大,对interposer(中介层)和基板的要求更高。正交背板等新连接方案取代部分线缆,其40层以上的高多层PCB设计和良率是新的挑战。




Rubin将带动的新增量(投资机会)

不仅是性能升级,更是架构和系统的全面革新
领域具体新增量说明
1. 封装与测试CoWoS-L需求增长、测试内容大增• 一片中介层(interposer)切的芯片数量减少:Rubin一片约切6颗(vs. Blackwell的15-16颗),意味着每颗芯片消耗的CoWoS产能更多。
• 测试强度和复杂度提升:Jefferies指出,Rubin的测试时间可能翻倍,测试内容价值将从Blackwell的95美元/颗升至150美元/颗。日月光(ASE)和京元电子(KYEC)将主要受益。

2. 光学模块1.6T光学模块需求激增

• 配比提升:GPU与1.6T光模块的配比从1:2.5提升至1:5。这是最重要的增量之一。

3. 板材与PCBCCL材料升级至M9、PCB层数大增

• 材料升级:升级到M9级
• 新结构和层数:中板(Midplane) 带来额外价值。正交背板等新设计也将推动高端PCB需求。

4. 散热与电源液冷普及、GaN功率器件• 全面液冷:
• GaN(氮化镓)应用:为应对800V直流架构和更高功率,GaN功率器件的使用量预计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5. 内存HBM4与GDDR7• Rubin R200:将采用288GB的HBM4,速度和带宽提升。
• 新增量CPX:专门用于推理的Rubin CPX将采用128GB GDDR7,这是全新的增量







你看,A股还是有很多可以根据rubin来炒的,更别说还有ASIC的增量信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4 10:37 , Processed in 0.1262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