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9|回复: 0

【从零开始学AI · 第4天】为什么 AI 有时“不听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本文为「Winter的新时代冷暖观」原创内容

winter

w1.jpg

为什么 AI 有时“不听话”:理解模型的边界与“可控性”

昨天我们学了提示词工程(RTO),你应该感受到:

AI 的回答表现好不好,往往不是“它笨”,而是问题没设计好。

但你可能也遇过这种情况:

明明说“写得更正式”,结果它给你写了一大堆废话

要求“列3点”,却给你5点

想让它专注 A 主题,它却跑去讲 B

有时候回答像逻辑学大师,有时候又像社交平台的鸡汤文博主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

为什么 AI 有时“不听话”?我们如何让它更可控?

掌握了今天这一节,你会明显感觉未来 30 天的学习更顺畅,因为你开始理解“人的指令”与“模型行为”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一、AI 的本质决定了它不是“执行命令”,而是“根据概率生成”

大语言模型不是程序语言。

它不是 if-else 机器,而是更像一位见多识广但极度“概率驱动”的合作者。

它的每一句话,都是计算“最有可能接在这句话后面的话”。

这意味着:

它不是逻辑机

不是专业知识库

也不是你的复读机

更不会像一段程序那样“严格执行指令”

它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

产生最可能让你满意、合理、连贯的文本。

也因为如此,AI 才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听话”的情况。

二、AI 常见“失控”背后的三个根源

理解这三点,你就能让 AI 的执行更稳、更准。

1. 你的指令太模糊,AI会自己脑补

你说:

“帮我写一段正式一点的说明。”

AI 会根据它见过“正式文本”的风格自动脑补

➡️ 于是就变成了你熟悉的那种“官话、套话、商务腔”。

解决方式:

给风格参照、给样例、给边界。

比如:

“正式但保持简洁,不要超过80字,不要出现套话和口号,参考如下的案例:……”

2. 你的任务冲突,没有告诉它优先级

例子:

“帮我写一篇简洁又详尽、专业但大众能理解的内容。”

这对 AI 来说是冲突指令,它会在多个目标之间“摇摆”。

解决方式:告诉它清晰的主次。

比如:

“以可读性为最高优先级,然后再保持专业性,如有冲突,优先满足可读性。”

这就是 AI 世界的“调参”。

3. 模型本身不能跨越“缺乏信息的空白区”

例如:

“根据我的简历帮我写一封求职信。”

但你那句话里根本没提供简历,AI 就会凭经验乱补齐。

不是它乱来,而是它选择了“概率上最常见的答案”。

解决方法:

给脚本、给样本和限定范围。

例如:

“严格以下面的信息作为基础:XXX,不要补充任何未提供的内容。”

三、让 AI 更“听话”的 3 个核心技能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更像“AI 驯兽师”而不是“AI 用户”。

技能 1:用闭环要求(Closed-loop Constraints)约束模型

什么是闭环?

就是你对任务给出:范围、条件和检查标准

比如:

❌ “给我一个健康饮食计划。”

✔️ “请只用我提供的这些食材:鸡胸肉、燕麦、蔬菜、鸡蛋,不要加入其他任何食材。”

再比如:

❌ “帮我写一个我能用的自我介绍。”

✔️ “请先提出 5 个问题,确认完后再开始写。”

闭环可以让 AI 产生“可控输出”,避免跑题。

技能 2:让 AI 自我检查(Self-Verification)

你可以要求 AI 自己检查自己。

示例:

“输出前,请务必先用『自检模式』检查”

是否按照给你的 XX 结构、是否满足长度、是否避免夸张和未经证实的内容

确认无误后再输出最终版本。

你会发现:

自检模式是最强的质量提升手段之一。

技能 3:多轮指令分解(Step-by-step prompting)

这是比较专业的用法。

例如你想让 AI 写一个文案:不尽量要一口气让它写。

正确流程:

先让它总结核心卖点,再让它给出 5 种不同风格的标题

最后选一个你满意的,再让它扩展成文案,最后再让它进一步优化,以及加一些你自己的润色。

按这个办法,你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质量提升。

这是因为:分解任务 = 分解语言模型的预测空间

结果就会更稳定、更贴合目标。

四、今日实战练习

任选一个你正在做的真实任务,例如:

你今天要发的一条消息

你正在写的一段内容

一个你要决策的小问题

一份要优化的工作流程

一次要写的沟通、拒绝、谈判

然后让 AI 按以下流程做:

1️⃣ 角色设定

“你是一位 XX岗位的专业顾问。”

2️⃣ 明确任务

“我要完成 XX,请先问我 5 个关键问题,弄清需求。”

3️⃣ 结构约束(闭环)

“最终输出必须按照以下结构:……

不得添加我未提供的信息。

内容不超过 XX字。”

4️⃣ 自检模式

“输出前,请先检查是否符合结构与限制。”

只要做一次,你立刻能感受到:

AI 从“像模像样” → 变成“工具级可控”。

这就是第四天的核心。

五、今日一句话原则(PRINCIPLE)

能控制 AI 的人,不是只会写提示的人,而是会“设置边界”的人。

边界带来可控性,可控性带来真正的生产力。

明天我们会进入更实战的内容:

如何让 AI 执行“专家级任务”——理解“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与“结构化推理”。

这会是你从“普通用户”迈向“AI 系统设计者”的关键步骤。

晚安~我们继续一起慢慢进步。

winter

这里是【Winter的新时代冷暖观】

我是Winter,一个想在AI时代,连接所爱之人,守护温度生活的普通青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2 22:07 , Processed in 0.1076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