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7|回复: 0

[一带一路] 共筑“一带一路”,中国—印尼麻醉专家共话现代麻醉新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8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促进与沿线国家在围术期医学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共绘麻醉学发展新蓝图,印尼西部时间2025年10月17日上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主任委员俞卫锋教授率专家团队出席了由印度尼西亚麻醉与重症治疗协会(INSAIT)举办的2025印度尼西亚麻醉医师年会开幕式。

致辞启幕,共绘蓝图

w2.jpg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序幕。印度尼西亚麻醉与重症治疗协会主席Dr. Asep Hendradiana首先致开幕辞,对来自中国的麻醉学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此次活动能够成为促进双方学术合作的重要契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俞卫锋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将持续深化与印尼医学界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思想交融,共探奥秘

w3.jpg

w4.jpg

主持

学术授课环节由Dr. I Putu Pramana Suarjaya以及Dr.Aino Nindya Auerkari共同主持。

两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麻醉专家Dr. Andi M. Takdir Musba以及Dr. Bintang Pramodana先后带来了关于瑞芬太尼药理特征与临床应用的精彩报告。两位讲者系统阐述了瑞芬太尼的代谢特点与药代动力学特征,指出其以超短效和高度可控的特性,为现代麻醉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示了瑞芬太尼在快速麻醉诱导、术中平稳维持及术后快速苏醒中的实践价值。

w5.jpg

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谷长平教授作题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实践:来自中国的经验分享与启示》的专题报告。谷长平教授围绕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临床研究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瑞芬太尼在围手术期的常用方案。展示了中国麻醉医生在瑞芬太尼应用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也为印尼麻醉同道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与启示。

互动交流环节,中方与印尼专家就瑞芬太尼的剂量调控、个体化应用及围术期安全管理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方通过持续的学术对话与临床合作,必将进一步推动区域麻醉水平的提升。

影像定格,共叙情谊

w6.jpg

在学术报告圆满完成后,会议迎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环节。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与印尼麻醉与重症治疗协会(INSAIT)正式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MOU)。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双边学术资源共享与联合研究,共同促进区域麻醉学的高质量发展。

携手共进,共谋未来

w7.jpg

会议在友好与热烈的氛围中圆满闭幕。双方代表在闭幕致辞中回顾了会议成果,表达了持续加强合作、深化交流的共同愿景。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在科研创新、教育培训与临床实践等多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麻醉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为全球患者安全与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照片由2025印度尼西亚麻醉医师年会提供,上述文字综合整理自2025印度尼西亚麻醉医师年会资料,不代表现场参会专家、嘉宾及其他相关人员意见)

w8.jpg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官网:

http://www.anesthesiavision.cn/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8 12:20 , Processed in 0.1299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