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裁员潮之外,德国还有另一类“悄然消失的岗位”:
企业把工作岗位整体搬到国外。仅在 2021–2023 年间,就有 5.08 万个岗位被外迁。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企业在 2021 至 2023 年间将约 50,800 个岗位转移到海外——主要流向欧盟国家。
动机除了降低成本之外,还有战略调整与德国本土技术人才短缺。
哪些企业在外迁?
● 在德国拥有 50 名以上员工的企业中,约 1300 家在这三年内将企业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国外
● 占所有具有该规模企业的 2.2%
统计局指出:德国企业与全球供应链高度绑在一起。
● 2023 年共有 59,100 家(50+员工)企业
● 其中 34,600 家涉足跨境商品或服务交换
● 占比高达 59%
外迁原因:降工资成本仍是首要因素
在外迁企业中,动机分布如下:
● 74%:降低工资成本
● 62%:集团层面的战略考量
● 59%:其他成本优势(除工资外)
● 38%:德国境内技术人才短缺
岗位都流向哪里?
多数企业选择欧盟内部:
● 900 家迁往欧盟国家
● 700 家迁往欧盟以外地区(例如中国、东南亚等)
岗位流失规模最大的是:
● “制造业”(Produktion von Waren)——净减少 21,100 个岗位
这尤其与汽车供应链产业相关。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企业越来越多在匈牙利、波兰、捷克、甚至中国扩大产能。
结论:德国面临双重结构性压力
德国企业迁移岗位的原因既包括成本问题,也包含技术人才短缺与战略布局调整。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影响德国制造业及就业结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