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2|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特刊·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阿拉伯沙漠砂碛旷远,尼罗河河水奔涌不止,波斯湾沿岸生机无限……三洲交汇、五海相拥的中东地区在世界版图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两千多年前,伴随着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中国与中东地区这两个相隔万里的文明发源地便紧密连接在一起,书写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佳话。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中东地区,能源电力已成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领域。大到一条输电线路,小到一只智能电表,一个个“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项目的落地,悄然改变着当地民众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w2.jpg

飞越山海,行程万里。前不久,记者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深入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探访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海外项目现场,记录发生在“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背后的故事。

高质量开展电网建设——

“让埃及民众用电更加可靠”

位于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历经千年风沙而挺立,无时无刻不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着古埃及人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华。这些修建于数千年前的庞然大物,是属于全人类的奇迹。

眼下,在开罗市区向东50千米外的沙漠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现代奇迹正在发生——一座被称为埃及新行政首都的城市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拔节生长。

高达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气势恢宏,占地5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为申办2036年奥运会而专门修建的国际奥林匹克城初具规模……2017年10月,为减轻开罗的人口与交通压力,埃及政府全面启动新行政首都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民众生活、促进当地发展。

打造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在前面。在距离国际奥林匹克城不远处的荒漠中,一条条银线在铁塔间穿过,这便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承包建设的埃及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工程中的6号线,与几十千米外的新首都燃气发电站相连。线路投运以来,运行一直安全稳定,有力保障了新行政首都及周边区域政府部门、企业及居民用电。”埃及输电公司开罗区高压输电线路办公室工程师伊萨姆说。

时间回到2016年1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埃及总统塞西的共同见证下,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合同签署,中埃产能合作首个能源类项目正式落地。

“我们在埃及境内建设了15条总长1150千米的500千伏输电线路,配套支撑3座新建的480万千瓦燃气电站电力送出,进一步提升了尼罗河三角洲区域电网的电力供给能力。”今年36岁的白璐8年前来到埃及,已经从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的一名项目经理成长为中电装备公司埃及分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工程涉及的15条线路已于2020年年底全部竣工,“我们通过5年的努力,让埃及用电更加可靠。”

41岁的埃及人穆斯塔法经营着一家建筑材料加工厂。近年来,随着他居住的城区周边50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工厂的生产条件发生了大变化。

“看,这就是我们工厂以前用的大容量柴油发电机组,启动之后机器轰鸣、噪声不断,空气中也散发着难闻的柴油味。”穆斯塔法告诉记者,受益于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2018年以来,工厂里用上了稳定的动力电,“这不光让我们告别了柴油发电机,还帮助我们节约了用电成本,每年减少开支60万埃及镑(约合14.2万元人民币)。”

“中国人帮助我们建设了更加坚强的电网。”埃及输电公司原主席艾哈迈德·哈耐菲表示,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将埃及电网的主干网架由尼罗河以西扩展到尼罗河以东,大幅提升了电网输电能力,是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输电线路工程。

电网建设日益完备,电源发展也随之步入快车道。“过去6年,埃及全国发电能力增加了3000万千瓦,电力供需呈现富余状态,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新闻发言人去年8月对外宣布。

w3.jpg

w4.jpg

埃及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中电装备公司供图

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让沙特智能电网用上中国装备”

目光转向亚洲西南部的“石油王国”沙特,一场关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正在发生。

2016年,沙特政府发布“2030愿景”,旨在推动本国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转向多元化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对沙特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来自中沙两国的企业围绕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位于红海之滨的吉达是沙特第二大城市,拥有超过300万人口,也是各国游客纷纷打卡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为更好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沙特政府决定对各大城市基础设施开展一系列改造升级,其中便包括建设智能电网。

“仅在吉达这座城市,我们一口气更换了超过140万只智能电表。”中电装备公司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现场经理陈东雷告诉记者,从2019年12月开始,来自中国的项目团队带领2000多支施工队伍,克服高温、沙尘、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仅用16个月时间,便在沙特西部、南部行政区的9座城市部署了500万只智能电表,进一步提升沙特电网智能化水平,助力电网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

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电力技术、标准、装备一体化“走出去”的典型实践。“作为目前世界上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这一项目见证了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首次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让沙特智能电网用上中国装备。”陈东雷介绍,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所采用的主站系统、500万只智能电表及配套设备均由中国厂家自主研发制造,带动国内产能输出超过43.8亿元人民币。

目前,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已进入运维阶段。在中方项目团队和200多支运维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分布在沙特9座城市的500万只智能电表数据日采集率、月采集率分别超过95%、99%,进一步降低了电网运营成本,提高了电能使用效率,获得了当地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的广泛认可。

如果说500万只智能电表是中电装备公司开拓沙特市场的初次尝试,那么正在沙特中东部行政区安装的3.3万台智能环网柜等配电设备,则展现了中沙两国电力企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2022年9月,在沙特智能电表项目进入运维阶段将近1年时间后,中电装备公司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又一项沙特国家级重点工程——数字化智能环网柜项目合同。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9月前,在沙特中部和东部行政区的11座城市安装3.3万台智能环网柜和柱上开关等配电设备,助力智能配电网建设。

“这也被视为沙特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又一个重要举措。”中电装备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蔡永平告诉记者,目前沙特电网使用的环网柜大多安装于5年前,有的已经使用超过10年,不具备线上信息采集和远程操控等功能,“智能环网柜项目实施的意义在于对这些老旧的环网柜进行更新换代,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此外,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中电装备公司还承建了智能维护中心项目,利用智能物联网终端,实现对周边10个变电站的运行数据的远程搜集和展示,可帮助沙特电力公司开展关键设备在线监测、健康度评估及告警服务,进一步促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w6.jpg

2021年4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在沙特安装智能电表。中电装备公司供图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相信合作共赢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走进中电装备公司埃及分公司办公区,桌面上一摞标有各种记号的文件盒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这些文件盒里装的主要是我们同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埃及输电公司等政府部门、企业间来往的2000多份函件。它们记录了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从计划到落地的全过程。”白璐解释道,相较于便捷的电子邮件,埃及人更习惯使用较为正式的函件与合作伙伴建立日常的沟通联络,“因此,这里的每一份函件都记录着我们与埃及同行反复沟通、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写照。”

据了解,在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前,埃及国内的输电线路大多采用三分裂导线的技术路径。“在国内,四分裂导线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好比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增加了一条通道,输电效率较三分裂导线提高20%以上。”白璐告诉记者,针对这项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中埃双方项目团队进行反复沟通商议,最终决定打破传统设计方案,在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应用四分裂导线。

“事实证明中国工程师的选择是对的!”记者见到埃及输电公司副主席贾迈尔时,听到了他对四分裂导线的积极评价。“自工程整体投运以来,埃及电网的供电能力显著提升。我们也建议今后埃及所有的500千伏输电工程均采用四分裂导线的技术路径。”贾迈尔说。

在“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中,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各国合作伙伴共享的不仅是更加先进的技术,还有更为宝贵的发展机遇。

在位于沙特第三大城市达曼南部的第二工业园区,国际电力制造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该公司负责人侯赛因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一批智能环网柜产品。这些产品通过相关检测后将被直接用于沙特数字化智能环网柜项目。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通过深入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毫无疑问,我们是中沙两国能源电力合作的受益者。”侯赛因表示,得益于目前正在开展的数字化智能环网柜项目,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环网柜产品订单,“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国企业身上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这将进一步推动我们产品的迭代升级。”

“中方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令我印象深刻。有了沙中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合作共赢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侯赛因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能源电力合作悄然结出丰硕成果。着眼中东未来的发展,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更多能源电力合作项目落实落地,为这片广阔的土地注入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



记者手记

合作共赢的手握得更紧

本报记者 黄子乾

我们来到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感受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埃及、沙特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埃及是非洲地区最大的芒果种植国和出口国之一。恰逢丰收时节,我们来到穆罕默德·萨米的芒果种植园。进入园区,近3000棵芒果树茁壮生长。穆罕默德兄弟刚开始种植芒果时,依靠柴油发电机带动水泵灌溉。他们说这种方法费钱费力且污染严重。5年前,在不远处的戈壁之上,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改善了当地用电条件,让种植园用上了全电灌溉系统。

这是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承包实施的埃及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中的一部分。该工程在埃及境内建设了15条总长1150千米的500千伏输电线路,提升了埃及主网架的供电能力,造福了当地民众。

在一个休息日,我们跟着中电装备公司埃及分公司总经理白璐驱车100千米去拜访埃及输电公司原主席艾哈迈德·哈耐菲。“我与艾哈迈德因埃及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工程结缘,是老朋友了。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我们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白璐说。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掌握先进技术,又能时刻保持谦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方团队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实现合作共赢,让我们备受感动。”艾哈迈德对我们说。我们也体会到,“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工程建设也拉近了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在沙特阿拉伯,电网改造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在利雅得的一处智能环网柜安装作业现场,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周围居民用电,现场施工人员提前准备了一台1000千瓦的发电机临时供电。当天利雅得的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在炙热的阳光下,工人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我们家中的空调运行没有异常,所有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感谢你们在这么热天气下的辛苦付出。”在采访时,一名当地居民握着中国工程师的手说。沙特智能环网柜项目计划于2024年9月前在沙特11座城市部署3.3万台智能环网柜和柱上开关等配电设备。这些来自中国的设备将推动沙特电网数字化转型,提升当地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如今,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幸福路”,让我们与中东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手握得更紧。

w8.jpg

来源丨《国家电网报》

记者丨刘早

责编丨宋伟杰

执行审核丨陆旻

据说很多人都在看:(请点击下图)

w9.jpg

w10.jpg

点亮在看!
w1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1 18:39 , Processed in 0.13691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