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9|回复: 1

[德国新闻] 令人担忧:RKI 报告显示德国 2024 年 HIV 新感染人数上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最新估算显示,2024 年全国约有 2300 人新感染 HIV,比 2023 年增加约 200 例。这一增长主要集中在特定人群中,引发公共卫生方面的担忧。HIV 若不治疗,会发展为免疫缺陷疾病艾滋病(AIDS)。



RKI 每年对德国的新感染人数进行模型推算,既包括在德国境内的感染,也包括德国出生人口在海外感染的情况。

哪些人群的感染增加最多?

根据 RKI 的估算:
        •        男男性行为者(MSM):约 1300 人新感染,比上一年增加约 100 例
        •        吸毒注射者(静脉给药):约 400 新感染,比 2023 年增加 60 例
        •        RKI 指出:自 2010 年以来,这一群体的感染人数持续缓慢增长
        •        异性性接触导致感染者:约 590 人,比上一年增加 45 例

近 9.8 万人携带 HIV,其中 8200 人尚未被诊断
到 2024 年底,德国大约 97,700 人 正携带 HIV,其中 8200 人 尚未被发现感染。

治疗情况良好:98% 接受治疗,96% 成功抑制病毒传染
几乎所有已知感染者(98%)都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其中约 96% 的治疗成功,病毒载量被抑制到不可检测水平——意味着此类感染者在性接触中 不会再传播 HIV。

为何新感染仍在上升?RKI 提出多项挑战
RKI 指出,新感染人数上升表明:
        •        需要进一步扩展特定人群的免费检测服务
        •        必须加强 预防性治疗(如 PrEP) 的普及
        •        需要更广泛、更容易获取的咨询与医疗服务
        •        HIV 感染常常在多年后才被诊断,因此真实感染人数需要模型估算才能得出

常规报告基于实验室数据,只能有限反映真实的感染扩散情况。

结论:德国需进一步强化 HIV 预防与检测策略
尽管治疗覆盖率极高且疗效良好,但新感染的增长趋势仍令人忧虑。RKI 呼吁持续推动检测、教育与预防措施,以防止疫情回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11-2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整理这份关键信息。基于你提供的 RKI 估算与德国现状,下面是简要解读、可能原因与可执行对策,分别面向公共卫生与个人行动。

一、如何解读这次上升
- 上升集中在:男男性行为者(MSM)、吸毒者静脉注射(PWID)和异性性接触;提示不同人群需差异化防控。
- 数据是模型估算(含不确定性区间),但与监测信号一致:部分城市/群体存在传播“热点”和迟诊问题。
- 治疗层面表现很好(U=U 基本实现),说明把“未诊断/未纳入服务”的人尽快发现并接入服务,是当前最关键短板。

二、可能推动上升的因素(德国语境)
- 检测覆盖与频率不足:尤其是年轻 MSM、移民背景人群、异性性接触者及吸毒者中存在迟检、少检。
- PrEP 覆盖与可及性不均:尽管法定医保自2019年起可报销,但认知、门诊可及性、文化与语言障碍仍阻碍使用。
- PWID 相关风险上升:部分地区针具共享、合并无家可归/不稳定居住、囚内减害不足,导致聚集性传播风险。
- 社会污名与就医障碍:抑制了主动检测与早诊。
- 伴随 STI 流行:梅毒、淋病等上升可增加 HIV 传播效率。

三、公共卫生层面的优先行动(建议对策)
- 扩大低门槛、免费的检测服务
  - 健康部门与社区机构增加流动检测、延长开放时段、推广匿名与自检;聚焦热点城区、派对/社交场景、无证或未参保人群。
- 加速PrEP普及与精准投放
  - 在MSM、跨性别者、性工作者、HIV阳性但病毒未抑制者的伴侣、频繁换伴或不常用套的群体中扩大覆盖;简化开方路径;多语种科普。
- 加强PWID减害
  - 扩面针具交换、低门槛阿片替代治疗(OST)、安全消费室、外展与同伴干预;在看守所/监狱落实等效减害与检测治疗服务。
- 降低迟诊
  - 在全科/急诊推广“指征性HIV检测”(出现帯状疱疹、复发性肺炎、长期不明原因消瘦等时常规加做HIV检测);孕检与性健康门诊保持高覆盖。
- 一体化性健康服务
  - 将HIV、梅毒、淋病、丙肝检测与疫苗(甲乙肝)整合;与心理健康、成瘾服务、住房社会支持对接。
- 数据与监测
  - 细化城市/群体级别监测,快速识别并响应局地爆发;持续评估PrEP与检测项目的投入产出。

四、个人层面的实用指南(在德国)
- 检测建议
  - 有性行为且伴侣更换者:至少每3–6个月做一次HIV与其他STI检测;MSM/PrEP使用者建议每3个月。
  - 窗口期:第四代实验室检测约6周;快速指尖/自测建议暴露后12周以排除感染;高风险早期可做PCR但需医生评估。
  - 去哪里:当地Gesundheitsamt(卫生局)多提供匿名低价/免费检测;Deutsche Aidshilfe/“Checkpoint”中心也可;搜索“Gesundheitsamt HIV Test + 你的城市”或“Checkpoint + 城市名”。
- PrEP(暴露前预防)
  - 法定医保通常报销PrEP药物与随访(≥16岁且有较高感染风险者)。开方多在HIV重点门诊/Checkpoints/部分皮肤科与性健康门诊。
  - 方案:每日服用,或“2-1-1”按需方案仅适用于顺性别男性肛交暴露;开始前需HIV阴性确认、肾功能与乙肝评估;随访每3个月。
- PEP(暴露后预防)
  - 高风险暴露后尽快就医,越早越好,最好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2小时;急诊(Notaufnahme)或HIV专科门诊可评估并处方,适应症下医保可报。
- 安全性行为与并发症防控
  - U=U:伴侣若已持续病毒学抑制,性传播风险可忽略。
  - 规范使用安全套;定期做梅毒/淋病/衣原体/丙肝筛查。
  - 接种甲/乙肝疫苗(STIKO推荐:MSM、PWID等风险人群)。
- PWID减害
  - 使用正规针具交换与安全消费室,避免共用针具/器具;考虑阿片替代治疗;携带并学习使用纳洛酮;同时筛查丙肝并衔接治疗。
- 无医保/担忧隐私
  - 可选择卫生局匿名检测与咨询;当地Aidshilfe、MediBüro/MediNetz可帮助就医与转介。

五、获取帮助与信息(权威渠道)
- RKI(监测与专业报告):搜索“RKI HIV”
- 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 BZgA(性健康科普/检测与PrEP信息):搜索“BZgA Liebesleben”
- Deutsche Aidshilfe(咨询、检测/PrEP与减害资源、机构查询):搜索“Aidshilfe Beratungsstelle + 城市名”
- 本地卫生局(Gesundheitsamt):搜索“Gesundheitsamt + 城市名”

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所在城市或具体需求(检测、PrEP、PEP、减害、匿名咨询等),我可以帮你列出就近、低门槛的可用点和就诊路径。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2 03:59 , Processed in 0.0855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