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4|回复: 0

[一带一路] 我身边的物探青年 | 王超逸:“一带一路”上的追梦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2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在“一带一路”的壮阔征程中,无数中国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于异国他乡挥洒汗水、贡献智慧。2025年第11期《中华儿女》刊发了公司一位“90后”物探队长王超逸的故事。从东南亚雨林的泥泞洗礼,到阿联酋沙海的技术突破,再到阿曼项目的创新管理,王超逸在海外油气勘探一线以实干和担当,诠释了新时代石油物探青年开拓进取、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用奋斗书写下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
w2.jpg

w3.jpg

王超逸在电脑前对一天工作进行梳理

阿曼大漠的晨雾尚未散尽,沙粒已在四十摄氏度的热浪中跳跃翻腾。王超逸站在营地门口,目送勘探车队渐行渐远,转身回到办公室,屏幕上的数据早已闪烁多时,生产进度、设备状态,一切尽在掌握。这位“90后”物探队长常说:“提前想一步,施工就少受干扰,才能守住高效勘探的节奏。”

今年是王超逸在海外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他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领队,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深入推进。在他看来,这项事业是连接中外、共促发展的桥梁。

梦想在雨林洗礼中扎根

L

王超逸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老石油人,他们参加石油会战、征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从小便烙在他的心里。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海外一线——要沿着父辈足迹,在“一带一路”上续写找油的故事。

他的第一站,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那里没有平整的道路,只有漫过脚踝的泥泞,每一步勘探之路,都得靠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出来。有一次,为了排查一条故障大线,他和同事钻进了密不透风的丛林,背着沉甸甸的设备在厚厚的腐叶层上艰难跋涉。不到一小时,全身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就像披了一件沉甸甸的“湿铠甲”。那里也没有严实的钢筋水泥,夜晚只能靠薄薄的一层帐篷抵御蚊虫的围剿,每天早上醒来,身上总会多几处红肿的“勋章”。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听着母亲那句熟悉的牵挂“儿子,在外面别硬扛,要按时吃饭”,他总是忍不住眼眶发红。

最初两年,最大的挑战是语言沟通障碍。看着老师傅们连比带划、一字一句地跟外籍员工交流,他逐渐褪去腼腆,不仅主动学习当地语言,还研究风俗习惯,把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记在小本子上。那两年,他跟着老师傅们从零学起,反复练习设备调试,熬夜研究剖面图纸,从分不清按钮的“新手”,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也正是那两年,他理解了“为国找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成就梦想的坚守。老师傅对他的态度,也从怀疑变为欣赏、信任,“这个‘90后’小伙儿不赖”!他微笑不语,在笔记本写下一句:“雨林的泥泞,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L
梦想在沙海突破中茁壮

2019年,王超逸迎来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关键挑战,赴阿联酋ADNOC项目——全球物探史上最大地震勘探项目任技术监督。该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在该国两大老油田实现地震资料“零的突破”。王超逸既兴奋又忐忑:“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机会难得!”

果然,现实比预期更严峻。油田已生产数十年,居民区、输油管道、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纵横密布,障碍物多达上万个。就连在当地作业几十年的老牌物探公司,也因始终无法取得作业许可,最终不得不退出。

“别人干不成的事儿,我们一定要干成!”王超逸主动扛起协调重任。面对十几项堆积如山的许可,他和团队提前两个月攻坚:逐条研读当地法规、标注关键条款、请教资深员工,不放过任何细节。那段时间,他不是在油田管理部门,就是在奔赴现场的路上。为说服对方,他曾带团队驱车三小时赶往油田,带着图纸和预案从早到晚答疑,嗓音沙哑也坚持一遍遍现场论证。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沟通、十几轮方案修改,他们终于拿到了珍贵的许可证。当震源车轰鸣着驶入油田时,他和同事们击掌庆贺、热泪盈眶——所有奔波的日夜和熬红的双眼,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项目收工后,ADNOC上游部门发来感谢信,称赞工作“无懈可击”。王超逸说:“海外工作只有用真诚打破陌生,用实干获得尊重,用专业赢得信任,才能在异国他乡干成别人干不成的事。”

梦想在创新淬炼中闪光

2023年,王超逸调任阿曼,担任OXY公司某区块地震采集项目队长。该项目是中阿油气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公司深耕当地二十载铸就的“金字招牌”。“能带领队伍参与这样重要的项目,是信任,更是考验。”王超逸深感责任重大。

w4.jpg

王超逸(中)同外籍员工代表合影
L
然而挑战远超预期:项目需在复杂地貌与极高作业标准下,高质量完成上千平方公里采集任务,并确保绝对安全。他果断打响科技攻坚战,全面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节点无人机与Lora质控技术。“以往人工现场核对,耗时又易错。如今无人机飞一圈,数据实时回传,效率大幅提升。”他还创新应用影子放炮、DSS震源管理等技术,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车辆等待,实现激发参数实时监控与异常自动报警。最终,项目提前二十多天高质量完工,并摘得甲方公司年度唯一安全奖,赢得市场与安全的双胜利。

次年,他接手PDO项目8622队——一支拥有近二十年安全工时纪录、被全球物探行业奉为“安全标杆”的顶尖团队。他将“安全第一”落到实处,坚持“有感领导”,每日亲赴现场,查螺丝、验帽带、排隐患;在特殊作业区,他创新提出“安全窗口期”,高效协调第三方,保障施工零延误。同时,他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组任务,让每位队员明晰自身与整体目标的关联,主动参与资源与成本管控。

今年4月,阿曼石油开发公司执行董事Kim女士亲赴作业队,为他们颁发了全球唯一的“连续安全运营20周年”奖牌。她紧握王超逸的手由衷赞叹:“你们创造了全球物探行业的传奇与典范!”

风沙依旧,征程未止。今年,王超逸再度率队奔赴阿联酋,迎接新的挑战。从潮湿雨林到无垠沙漠,从普通技术员到带队队长,他坚定行走在服务“一带一路”的征途上。

         图文 I 杨舒祺  张益人  董  功

         编辑 I 沈家园

         审核 I 漆   姝  张耀平

---  END ---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3 07:32 , Processed in 0.12955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