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8|回复: 0

[一带一路] 高端视点丨孙瑞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筑全球产业协同融合新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2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1120日,2025纺织业“一带一路”新加坡论坛(BELT AND ROAD TEXTILE CONFERENCE)在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在论坛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筑全球产业协同融合新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刊将全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w4.jpg



w6.jpg

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国纺织行业同仁在美丽的新加坡相聚。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纺织产业格局深刻调整,必须寻求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富于韧性的产业布局体系。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新加坡,充分展现了全球产业命运共同、发展协同、融通同进的愿望与愿景。面对变局,唯有强化合作才能创造和把握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纺织产业深化协同、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引导和实践依托。

借本次论坛机会,同大家交流分享几点认识。

w7.jpg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并付诸实践已有12年。从外交理念到务实合作,在基础设施 “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民“心联通”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效,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平台。在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稳定、可预期的国际合作机制,是全球纺织产业实现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剂”。

1

坚持多边主义,增强发展动力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开放的区域主义推动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一带一路”合作为基础,中国与全世界27个国家签订了20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已进入3.0版本高水平互利开放阶段。以“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为基础,东盟与中国共同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现了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市场、产业的高水平互通。以国际市场开放及区域多边合作为动力,东盟以及南亚、北非、南美多国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纺织供应链上重要的新兴力量;中国纺织行业在外贸环境持续高压的态势下仍保持平稳发展,是全球纺织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2

完善发展环境,稳定贸易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成效。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物流通道逐步建设完善,稳定运行;多国货币与人民币达成本币互换协议,便利国际结算,一系列合作措施在地缘风险频发局势下,为稳定国际货物贸易提供保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2023年中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全世界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841.6亿美元,占全球的43%,比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之初增长20.3%。其中,中国及东盟十国对全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为4504.6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11.8%,约占全球的25%;出口额为3803.3亿美元,占全球44%。

3

深化产业共建,广泛惠及民生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合作伙伴国累计推进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创造40多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纺织行业作为供应链环节丰富、准入门槛适宜、就业密度较高的民生产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践行者和推动力。通过跨国直接投资、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往来,全球纺织供应链的分工合作体系日益完善,中国面料—东盟服装、东盟纱线—中国深加工、东盟服装—中国消费等分工协作形态稳定运转。纺织产业跨国融通协同,发挥了就业创业、减贫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例如,东盟纺织服装制造产业链直接就业人口已逾1000万,每年可为劳动者提供400多亿美元收入。

4

推进绿色合作,面向可持续未来

绿色低碳发展是关系人类共同命运与地球永续未来的全球性事业,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推进深化可持续发展合作。中国先后与30多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伙伴关系倡议,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各国纺织产业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可持续合作,通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达成对于纺织行业碳减排使命的一致认同,开展标准认证、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交流互鉴。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六国开展了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梳理、环境保护指南编制等工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共创共治。

w8.jpg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面对高度复杂的外部形势,坚持客观认识历史变革大势,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发展变局,以“一带一路”为核心支点,不断深化与有关国家的产业合作,在稳定国际供应链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1

深化转型,支持全球供应链平稳运行

中国纺织行业聚焦全球产业链协同与稳定,强化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在高新技术纤维、纺织专用装备等关键领域突破国际技术垄断,不断提升化纤、纱线、面料等纺织中间品的高质量供给能力,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2024年,中国化纤、纱线、织物等纺织中间品出口额达到813.4亿美元,规模已经超过纺织制成品;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为564.8亿美元,约占同类商品出口额的70%。中国纺织机械出口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2024年出口额达47.8亿美元,其中37亿美元出口至“一带一路”国家,以高适应性和高性价比优势广为认可。

2

协同共建,打造跨国协同供应链体系

中国纺织行业有序推动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布局,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在要素资源及投资环境适宜的国家建设了一批现代生产基地。2013~2024年,中国纺织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4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累计投资额达68.3亿美元,占对外投资存量的近一半,在当地的年销售规模约150亿美元。中国纺织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重点,早期以棉纺织、针织服装为主,现阶段正向纺织全产业链延伸,织造、印染、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投资项目稳步增多,为合作伙伴国进一步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提供重要支持。中资纺织企业在投资所在国培养本地技术和管理团队,合理应用数字制造新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将中国纺织行业多年发展经验转化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动力。

3

机遇共享,开放超大规模内需市场

中国是全世界纤维消费规模最庞大的市场之一,2024年纤维消费总量达到3800万吨,约占全球30%;服装零售总额超过7000亿美元,服装网上零售额约3300亿美元。为更好畅通“一带一路”合作,中国积极扩大市场开放,与“一带一路”伙伴分享内需市场机遇。纺织行业在自贸区谈判中均率先开放全产业链零关税、低关税进口,中国政府在2018~2023年间对33个税号的纺织服装商品实行优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2024年,中国自全世界进口纺织品服装217.2亿美元,其中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101.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7%,比2013年增长11%。

w9.jpg

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五年规划衔接更替时期,中国纺织行业正系统性锚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石,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核心引领,增强全面融入国际分工合作与良性参与竞争的定力。中国将与合作伙伴一起赢得战略主动,打造全球产业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生态,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确定性。

1

以产业升级驱动外贸升级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以先进、智能、绿色制造技术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制造服务化转型,进一步增强纺织面料、功能性纤维、智能装备等重点产品的供给能力,为全球产业布局调整重构提供坚实物质支持。充分用好区域自贸合作有利条件,促进纺织品服装贸易顺畅流通,将中国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全球产业升级发展关键驱动力。

2

以布局优化牵引供应链共建

有序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兼顾中国纺织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目标与合作伙伴国产业扩容提升需求,协同推进全球化原料供给基地及生产网络体系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和区域自贸体系为重心,在具有适宜要素资源条件和稳定贸易、投资环境的地区,建设现代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先进制造技术与优质人才投入,培育具有跨国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跨国布局与合作体系协同性。

3

以模式革新深化合作内涵

促进中国纺织行业国际合作模式多元化,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鼓励纺织服装品牌走出去,投资建设海外零售渠道,用好跨境电商等平台模式。关注新兴市场消费偏好、文化习俗的特点,提供更优产品选择与服务体验,积极引入当地时尚设计人才和设计元素,合理扩大本地采购,以贸易为支点,带动纺织制造产能及零售、物流等服务体系扩容,创造更多、更好本地就业机会。

4

以高质量引进实现长短互济

加强对国际产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优质纤维原料、棉纱加工、服装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供给优势,扩大相关产品进口。开放引进各类高水平研发、设计、管理人才资源,鼓励外商外资投入中国纺织行业关键创新领域,以中国完备纺织产业体系和庞大内需市场为根基,建立更广泛、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体系。

w10.jpg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代表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各国纺织行业应将深化国际分工协作、推动全球产业韧性发展视为己任,共建共享更具抗风险性和应变力、更富协同性和长远价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在此提出三方面发展建议:

1

互相互利,共进共荣

维护区域供应、国际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符合各国产业共同发展利益。要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推动各国坚定维护多边合作机制,产业间加强互信互助、互学互鉴,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构建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区域及全球产业生态。

2

共育共享,创新驱动

聚焦全球纺织产业升级大势,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打造与现代技术、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国际合作及区域合作,推动创新要素跨国流动,以场景牵引、需求驱动,促进纤维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关键创新取得更广泛应用成果,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

责任导向,共同治理

统筹当下与长远,兼顾责任与行动,协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ESG创新,加强传统领域的标准统筹和互认,开展碳足迹核算、AI应用等新兴领域的建标立规。在国际产业合作的重点区域和领域,建立稳定落实的多边交流平台和机制,形成各国广泛公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平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良好氛围。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全球纺织产业体系实现高效、创新、可持续发展,是集各国产业之力方能得以推进的美好愿景。中国纺织行业愿以“一带一路”为关键契机,同各国产业同仁一道,在相互尊重、协同融合中合作共进,共赴锦绣未来。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w19.jpg

w20.jpg

w21.jpg

w22.jpg

w23.jpg

w24.jpg

w25.jpg
、、、、
w26.jpg
、、
w27.jpg

w2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2 19:43 , Processed in 0.17083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