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4|回复: 0

AI+科创如何重塑未来?——科技交流馆专场复赛路演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当大学生的创新智慧,勇敢闯入生命健康、能源材料等“硬核”领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5年11月21日,第十一届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复赛的舞台移至杭州市科技交流馆。相较于前天杭科院专场在智能制造、农业科技等领域的百花齐放,本场比赛的聚光灯,精准地投向了“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发现)这一前沿阵地。21支团队,不约而同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具,应用于解决人类最根本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难题。

w3.jpg



趋势一:AI正在成为“超级医生”的透视眼

在医疗领域,项目的共同特征是让“看不见”的病灶“看得见”,让“看不准”的诊断“看得清”。

从二维到多维的诊疗革命:“肠智愈新”团队试图为肠镜装上“三维导航”,将传统二维图像实时重建为立体模型,让医生拥有“透视”肠道褶皱的超能力,旨在将漏诊率从行业平均的20%降至1.4%。而在口腔诊疗上,“颈动新颖”项目则更进一步,构建了融合面部、关节运动的“4D虚拟患者”,让每一颗义齿的设计都经历动态功能的千锤百炼。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捕获”:“破检呈蝶”团队带来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早筛试剂盒,其创新之处在于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生物标志物“DDX5”。这如同在茫茫人海中拥有了精准的“人脸识别”技术,让这一隐匿性极强的自身免疫病得以被早期发现,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窗口。

趋势二:硬核科技瞄准“卡脖子”环节

本场赛事中,大学生们展现出攻克产业核心瓶颈的雄心。

为新能源“强心”:“绿电新催”团队直面燃料电池成本高昂的“心脏”——催化剂。他们通过在原子、纳米尺度上的精准“雕琢”,创造出中空结构的PtCu纳米晶体,用更少的贵金属,实现了更高的催化效率与稳定性,其目标直指高端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

为科学研究“造工具”:多个参赛项目以构建底层工具平台为突破口,无论是旨在打破设备间“数据孤岛”的口腔诊疗一体化平台,还是利用联邦学习框架保护隐私的医疗AI训练系统,都显示出同学们正从“解决具体问题”向“构建赋能底座”的思维跃迁。

趋势三:代码与文化的跨界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竞赛中,人工智能不仅服务于自然科学,也深度赋能人文领域,展现了科技的温度与包容性。

让千年戏曲在数字时代“新生”:“戏韵新生”团队将AIGC技术应用于越剧的传承与创新。项目并未停留在技术表层,而是深入越剧发源地,进行了扎实的“文化溯源”,构建了包含流派唱腔、表演程式、经典剧目的专属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团队训练出“戏曲+沉浸式演艺”模型,不仅能智能生成符合越剧美学的新内容,更打造了“白大褂白娘子”、“肌肉男许仙”等一系列“反差IP”,并衍生出零食、饮品、洗护用品等文创产品,为传统文化IP的现代化转化与商业化探索了一条充满想象力的新路径。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左右滑动图片

本场比赛的科创项目最可贵的变化在于:技术的锐度,正与产业的深度、社会的温度紧密结合。科创陪跑,价值领航。浙江迎来以实现“千企促万岗”为目标,继续助力这些充满潜力的科技火种,培育成驱动未来的新质生产力。

w11.jpg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2 14:55 , Processed in 0.1391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