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48|回复: 4

我看鲁迅及其它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鲁迅时代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中国要走何种道路?有三种方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走俄国人的路”。代表人物-李大钊,毛泽东。

    军政,训政,宪政,德、意、日的路。代表人物-孙中山,蒋介石。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一步步来,“取法其上”,学英、美,希望能收“得乎其中”之效。代表人物-胡适。

    有两个特别的边缘人-孙中山,陈独秀,须说一说。

    孙中山心慕英、美,可是,中国的事,一办起来,“一盘散沙”,非“法西斯”不可。因此,在“军政”、“训政”后,加上“宪政”,作为最终目标。而蒋介石是实干家、急性子,一办中国的事,径直就组织“蓝衣社”了。

    陈独秀早年留学法国,以为取到真经,鼓吹民主、科学。但民主、科学底事,他实在不甚了了。后经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说,科学社会主义乃真科学,普罗民主方多数人之民主。于是,服膺马列。“清党”后,成了“第三国际”-苏联政策的替罪羊,入了托,座了狱。后骂斯大林与希特勒为一丘之貉,成为自由主义者。王昭君终于嫁了胡。

    鲁迅于中国应走何路?全未论及。他只说:“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颇有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之味。“五四”间作-狂人日记-指旧社会全是“吃人”;“清党”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受他感染的青年,都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中坚。比诸俄国的托尔斯泰、高尔基,他是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鲁迅对“铜板换角子,角子换大洋”的经济学,毫无兴趣。对辛亥革命的不能成功,认为是没有“痛打落水狗”的原故,所以“费尔泼赖”应该缓行。后读曹聚仁文-杀错了人-又说,与其说杀错了人,不如说是看错了人。类似于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鲁迅于中国近代史之演进过程,并未看透,这是他终生苦闷的原由。鲁迅早年曾参加革命党,属徐锡宁、秋瑾一派,说起话来,总是气势汹汹,有革命家气质。但于如何建国,他所知甚少。“五四”中,他希望胡适能多说两句,看见胡适等人都去“整理国故”了,且反对激烈的革命,才灰了心,终与胡等人分道扬镳。鲁迅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佥事,在数所大学里任讲师,职卑薪少,常有饥渴之忧。与胡适之等人,不属一个阶级。言辞上,自然激烈些。

    鲁迅于“五四”前,饮酒无度,烂了肠胃,“五四”中不得不天天喝盐酸;“清党”后烟瘾奇大,烂了肺。这也是他早逝的原因。对中国之前途,他曾引裴多菲诗“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语近颓废。

    鲁迅一生秉达尔文进化论,晚期加入些许点物质论。人说其好作尼采式的癔语,其实是“师心”、“使气”的魏晋文风。为中国小说史的始作俑者。晚年,忽忧心于海婴之教育费用的来源,方露出其可爱之一面耳。

    鲁迅的小说,胡适曾评说:“没有不好的”。它好就好在都是亲身之经历和体验;或者说写出了“永恒不变的人性”。譬如:《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鲁迅本人或范爱农的形象。鲁迅对阿Q之类愚民的态度,绝想不到要“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的。鲁迅不是共产革命家。又譬如:《弟兄》中的弟弟,生病高烧不退,可能感染了“猩红热”,要死人的。当哥哥的着急万分,既耽心于弟弟死前、死后的大笔花消,又忧心于将要遗下的子侄的供养,成天饮食难安。中医西医,病急乱投医,最终确诊是出“疹子”,因打小就没出过,方才皆大欢喜。这正是鲁迅与周作人真实生活的小说化。
   
    鲁迅的魅力,恰在“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孤独和感伤:他觉悟着爱情,就不能与“妈妈的礼物”同房;他欲要救国救民,又不是“振臂一呼,应者数百”的英雄,更不是刺秦的荆轲。“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高长虹说他是性变态;周作人也骂他是流氓,并大打出手。考据他有生海婴,亦具男人的正常生理,却又长期不得正常的夫妻生活,偷窥手淫解决,也在学理之中。总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他总是枕利刃而眠,随时准备着“我以我血鉴轩辕”。鲁迅是人,不是神。
      
    鲁迅终于走出了“绝望”和“虚妄”,要了“我的女人”-“害马”;参加了“左联”,并成为“旗手”,与蒋汪政府作对。临死亦不宽恕自己的敌人,并留话道:“忘了我吧”,而希望“速朽”。无赖有毛泽东的表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造成许多的恶果。但这些,他是不能负责的,因为他已经死了。
      
    读鲁迅的文字,总感“此中有真味,欲辨又忘言”,颇具禅家的机锋,他曾引《五灯会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常让人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尽管说得高妙,确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空空如也”。他让文学青年们,去张之洞《书目答问录》中摸门径,即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禅家本就是让人,自己去体认,自己去顿悟,自己增见识,决不会教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鲁迅欣赏苦行僧,而厌恶居士,重形式轻内容,其实,他老人家并不懂什么是禅。

    鲁迅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展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实绩。他的文章,就是“呐喊”与“彷徨”的交错,颇具煸动宣传性。但所有的,也只是要打倒一个旧世界的情绪,唯独没有如何打倒、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思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之道没有论及工业化,但却为工业化准备了实体——巴金的《家》。这个宗法的家,正是五四诸人要千方百计打倒的。工业化是知本与资本的累积,是干出来的。从上海荣氏家族的实例,以及当今大陆、台湾民营企业看,中国的资本主义只能从这个家中产生。耶苏也没论及工业化,但却为工业化准备了基督教伦理,韦伯说:“资本主义精神者,新教伦理也”。欧美法制国家的民法、商法,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先有商业的习惯规则,后把这些规则做成了法规。这些个习惯,开先都是按基督教伦理办的。伦理先于风俗,风俗先于法制。古希腊文化光辉灿烂,为什么要在二千年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后,才能放出异彩?正因为古希腊文化仅是些元素,必要经由经院哲学的酝酿积累,才能开花结果。世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先考察土壤,再选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国有没有工业化、民主政治的土壤?这个土壤也只能是传统文化。
鲁迅说“古人并不纯厚”;意大利也有《十日谈》;文艺家们总是从个体的表现上,来谈道德的真伪。诚然,僧侣们长得有“鸡//巴”亦要勃起,诱奸了善男信女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基督教伦理存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更不能否定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了五千年的实在性和合法性。文艺家多是扒粪主义者,但历史是要算总账的。道德律令从日用伦常中抽象出来,本就不是个人能做全的。忠孝不能两全,古人明白,现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鲁迅指旧社会全是“吃人”,并把中国的历史分成“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把历史上的中国文人分成“帮忙”与“帮闲”两种人。司马相如、李太白“云想衣裳花想容”自然属帮闲;连贵族出身的屈原,也属想帮忙帮不上一类。真正把中国历史,涂得一团漆黑。后来的“外国月亮比中国园论”、“全盘西化论”、“中国应被殖民三百年论”,与鲁迅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无关系。抗战前,鲁迅写了《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今天我们要问他,在中国的历史上,究竟“脊梁”与“帮忙、帮闲”哪个是主流?怎么又跑出来了“第三种人”?
中学读《藤野先生》,对 鲁迅的弃医学文,欲救中国人的灵魂,深以为是。后来读《琐记》中说:“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以及鲁迅自承不能从听诊器中,区分出痨与非痨的声响。加之,陶成章曾向他求教催眠的药物,以便在算命时用来赚到钱。再纵观五四一辈人,周作人是学海军的、胡适是学农业的、郭沫若亦是学医的、成仿吾是学军工的,后来统统都搞了文艺。联系到八十年代初,千军万马都来过“文学的独木桥”的现实——文饭好混而理工农医难干。五四运动时,鲁迅正忙着置办“八道湾”的房产,还请蔡元培来参观,他与周作人月收入共计五百大洋,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五万;而与周作人翻脸,体面的说法是经济的原因。有人考究“八道湾”的结构不适于偷窥。海婴在《我与鲁迅七十年》里说:日本人洗澡,男女同浴,从不避家人。自己在日本出差时小便,厕所里正做卫生的女工就不避。千家驹说:“家信”乃鲁迅早年的日本姘妇,本欲与之成婚,无赖“妈妈的礼物”的到来,而此“家信”正是周作人的老婆。鲁迅常举叔本华书页中的梅毒方子,以及日本一大帮作家的变态,来说明“只有自认为不可靠的人,才有几分可靠”。鲁迅的文字多有孤愤之语,这份孤愤举止多是社会包括他的至亲至爱——母亲、兄弟逼出来的。读人的书,更要理解书后的这个人。知根知底的方法,正是孔子所说:“视其所以,察其所由”。
列宁曾说:“伟人之所以伟大的原故,是因为我们都还是跪着的。站起来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罪己诏2 于 2006-2-8 21:40 发表
...读鲁迅的文字,总感“此中有真味,欲辨又忘言”,颇具禅家的机锋,他曾引《五灯会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常让人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 ...

真是同感呀!:lo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2-13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2-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宁曾说:“伟人之所以伟大的原故,是因为我们都还是跪着的。站起来吧!”

赞一个。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4 00:42 , Processed in 1.389991 second(s), 2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