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weder

[亚洲游] 探访泰北国民党孤军后裔(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座上题“美斯乐”三个大聚居着一字的中式大牌坊,矗立泰国北部清莱府高山上的美斯乐村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招牌、大红灯笼、对联等种种鲜明的中国符号,在泰国北部山区美斯乐村绵延的商街上格外醒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家户户承续着中国人特有的过年习俗——张贴春联和倒“春”、“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斯乐,泰国北部山区一个华人聚居的村落。有人说它是泰国的“云南村”,有人说它是泰国的“春城”,也有人说它是泰国的“小中国”。不管是何种称谓,都赋予了美斯乐一种中国渊源。正是它那特有的历史渊源,美斯乐才格外受到中国人的注目。

  住着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

  美斯乐声名远播,是因为那里聚居着原国民党九十三师的后裔,他们大多祖籍云南昆明、保山一带。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段充满悲酸的历史已经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记忆,成为今日美斯乐向游人述说的一个故事。

  怀着一种好奇慕名而去,蜿蜒、狭长的山路把我们带到美斯乐。从饱经沧桑的健在老人,从风雅轩餐厅墙上悬挂的黑白老照片,从后裔集资修建的段希文将军陵园,从村中小店出售的《被遗忘的泰北美斯乐中国人》等一本本书籍……逝去的往事,没有被淡忘。

  五十多年前,也就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末期,一部分国民党军队从云南败退缅甸边境、流离失所,几经辗转落脚泰北,困居高山密林中。美斯乐就是他们的一个安身处,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迄今,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不断繁衍壮大,已经从当年只有三、四千人漂零到此发展为约十万人寓居世界各地。

  美斯乐人不怕说起自己的过去,也不沉沦于往日的辛酸、困苦、血泪中。苦涩的过去,却更加激励他们平凡而顽强地活着,用自己的双手开发、建设起一个美丽的新家园。茅草屋变成了砖瓦房,度假山庄矗立山村里,络绎不绝的游人来了走、走了来。

  飘着“中国茶”茶香

  随着泰国政府对美斯乐农业和旅游业开发的扶持,美斯乐日渐成为泰北新兴观光度假胜地,美斯乐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好。美斯乐的茶叶、咖啡,作为美斯乐的品牌特产,行销泰国国内外,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美斯乐地处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风景优美,山林层叠,全年气候温暖如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奠定了美斯乐茶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间开始,放下武器的原国民党九十三师部队人员受惠于皇家计划,从台湾引种乌龙茶。而今,美斯乐已有高山茶园,还拥有三家大型茶叶加工厂和四家茶叶加工家庭小作坊,年产茶叶数百吨。

  在美斯乐,只要走进一家小店,店主店员就会用中文、中国人的方式热情招呼,“来喝杯茶吧”。浓浓的茶香,在壶杯间升腾,在美斯乐村中山间飘逸。

  承续着中华文化

  来到美斯乐的时候,春节已过去近两个月,“年年富贵年年盛,日日平安日日春”、“吉祥如意贺新岁,迎春接福喜临门”等一幅幅大红春联,却仍醒目地张贴在村中各家各户的门口,喜气洋洋。村民家门上墙上贴的“福”、“春”,也一如在中国所常见的倒过来贴。村中小街上,那一家家挂着中文招牌的店铺更是大红灯笼高悬。

  美斯乐人一样爱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样热衷说中文、学中文。华文教育的受重视,成为美斯乐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

  接踵而来的游人,纷纷开办的旅馆、饭店、商铺等各类旅游设施,已经使这个安静、淳朴的山村渐渐改变,变得喧闹了许多,变得商风习习。有人迁往山下,有人进入都市,美斯乐还是美斯乐,保留着华人的传统。
  
稿源: 中新网 编辑: 尹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在哪都是中国人 探密金三角国民党残军

  3年前记者见到的雷雨田先生,不久前听朋友说现年已86岁的雷先生依然很健康。

  老一辈安居深山新一代渴望发展

  三年前,记者曾造访金三角地区泰国北部清莱府的山村美斯乐,那里因住有前国民党军队残部及其后裔而成为著名的旅游点。在村里的“樱花餐厅”,记者与其老板、该村“大家长”、曾任泰北“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第5军参谋长的雷雨田老先生共进午餐。雷雨田是云南建水人,国内改革开放后他不止一次回过家乡,受到当地官员和乡亲的热情欢迎。当时,记者询问了他的“老部下”及其后代的情况。此后,记者又接触过一些国民党残军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孙,对他们的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

  身份问题一直困扰他们

  解放战争后从云南逃入缅甸,之后又辗转流入泰北的国民党军残部,其前身是国民党军赴缅甸西征抗日的93师部队。这些残军到泰北落脚后,为执行蒋介石“从西南策应反攻大陆”的指令,拼凑成“云南反共救国军”5个军,总共不足2万人。在联合国的压力下,1、2、4军于1953年和1961年分两批撤到台湾。以云南人为主的3、5两军共2000多人留在了泰北清莱府靠近泰国、老挝、缅甸边界的山区,即金三角地区。

  兵败出国时这些人没有眷属,随着“反攻、回家”无望,多数老兵与当地的大傣族和苗族妇女结婚生子定居下来,但没有泰国籍。这些人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协助泰军围剿反政府游击队出了大力,在他们于1985年前后全部解除武装后,泰国政府分4批给残军老兵(泰政府称之为“游离的云南人”)发放了泰国山民证,此后又专门给他们的后代发了证。

  泰国的山民证分3类:粉红色的只给山地少数民族中的大傣族人;蓝色的给其他少数民族;发给残军及其后裔的是桔色的。前两种证几乎与泰国普通公民证同效,持证者在全国旅行、谋职基本不受限制。但持桔色证的残军及其后代只能在本县活动,出县必须经特别申请批准。

  残军官兵目前在世的也已是风烛残年,安于山区生活。他们的后代却多想向外发展,但因身份问题,不少人到泰国内地打黑工时会被警察发现,被罚款、坐牢,之后遣回原地。不过,也有一些人通过特殊途径取得了泰国公民证。记者曾多次用餐的曼谷一家中餐馆里,一个叫小清的打工妹就是残军后代,只有桔色山民证,她曾被警察带走,后经餐馆老板托人疏通才被放出。去年的一天,小清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已拿到了泰国公民证,解决了身份问题。

  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

  残军及其后代目前主要住在清莱、清迈山区的64个大小村子。现在,这里已有了电站、工厂、公路等设施;台湾国民党执政时,台当局也给“泰北难胞”拨款,派农林专家到泰北帮助发展;台湾许多民间慈善组织也开展“送炭到泰北”活动。再加上他们自己的艰苦努力,目前其生活已不成问题。老一辈开垦的农田、种植的近10万株果树、大片的茶园、农林产品加工厂及近年发展的旅游业等,均为其生活所依。

  距离“樱花餐厅”不远,有一家规模更大、装璜更讲究的“风雅轩餐厅”,经营者是双胞胎兄弟李泰增和李泰福,其父也是“93师”军人。40来岁的李氏兄弟说,由于美斯乐村发展了旅游业,餐厅生意不错,但他们的主业是种植、加工茶叶。简短的相识、闲聊后,质朴好客的兄弟俩送给记者两袋自产的真空包装“高山绿茶”。

  与美斯乐村隔一道山便是另一个大村子满星叠村,居住在那里的残军第3军曾大肆贩毒,全球有名的大毒枭坤沙、张苏泉就出自该村。现在,满星叠村也成了著名旅游点,那里已绝少有人再参与毒品交易。该村的大同中学是当地开办较早、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中文学校,毕业生谋职范围也较广。去年记者受邀参加了在曼谷举办的大同中学校友聚会。50多人中,两位在台湾求学并留下谋职;20多位仍在泰北;其余20多位已解决身份问题,在曼谷工作。

  持桔色山民证在曼谷等地的打黑工者也有一定数量,他们有的在旅行社当中文导游,有的在餐馆中或台商投资泰国的企业工作,也有些女孩混迹于按摩院、歌厅和大浴室。

  十分注重中文教育

  当年的残军老兵多数文化程度极低,在泰北娶的当地妻子也没有文化。老兵们深知后代要立足社会必须要有文化,因此他们努力办学,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学,一些大村子还有初中,并建了几所高中。这些学校都非常注重中文教育。泰国曾有一段时间不允许办正规的中文学校,他们就将其改为中文补习班,孩子们清早学中文,白天读泰文学校,晚上再学中文。事实证明,掌握中文对他们谋生十分重要。

  满堂村于2002年开办的建华综合高中在办学宗旨中说,数十年客居他乡,众皆深知教育是全体之命脉。在21世纪,小学初中文化实难立足社会。为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必须强化文化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发扬中华文化,创造学习机会,增强学生能力,顺应时代潮流”。

  目前,这些村办中小学中大多数还使用十几年前台湾提供的中文教材。有时也有一些台湾民间慈善机构的人来到这些学校并提供资助。每当这个时候,学生们都会列队欢迎,高唱“美丽的大中华”、“不论我们生在哪里,我都是中国人……”。
  
稿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编辑: 杨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13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 16:20 , Processed in 0.085278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