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40|回复: 5

140多间洞室分布在山崖 谁是山崖密室的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9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北京的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人们把这个山脉叫做军都山,实际上,在过去它一直被叫做“北山”。由于北山地处大山深处,因此在这里流传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传说,但在这众多的传说当中有一个“洞沟”的故事却特别引人注意。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6-9 07: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洞沟”———
    洞室分布在两座山崖上,一共有140多间

       据说,只要人沿着山沟往里走不久,就会看到一个有很多很多房子的衙门,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房子从来没有人住过,因为它是一个鬼衙门!这个传说真是神乎其神。

       1984年,负责文物调查工作的程金龙在走访北山周围的村子时,头回听老人们说起了“洞沟”。他吃了一惊,就在自己身边的北山里头,会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程金龙告诉记者:“当时村民就带着俺们上去,从外边往里走,都是大沙堆,道相当不好走。走着走着,我们面前的山崖上忽然出现了规模庞大、整整齐齐的一排排洞室,看样子像是用来居住的屋子。从勘察结果来看,洞室分布在两座山崖上,一共有140多间,样式很丰富———有单间,有里外套间,甚至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结构。原本遮挡在前面的山体不知在哪年坍塌,露出了这些石屋。”程金龙觉得很奇怪:什么人会在这里造屋子?目的又是什么?种种神秘传说当中,是否隐藏着真相?在山外,人们意外发现五百多具无名尸骸,他们与空室有没有关系?山崖上的密室在何时建成?考古、历史、建筑学家轮番出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种推测———

    推测一:山崖石屋是不是和墓葬有关联?

       在历史文献中,没有任何与这些石屋相关的记载。石屋里几乎什么也没留下,墙壁上只有凿痕,没有文字或图画;屋子里空荡荡的,门窗也都成了一个个空洞。考古人员就像是面对着一座空城,一切与原来主人相关的证据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程金龙寻找线索时,附近传来一个消息。据村民反映,山脚下,到了晚间,地头上常有火光出现,像是鬼火,甚至有村民声称听到了奇怪的声响。挖地时,还捡到过好像是铜做的物件。

       直觉告诉他,那片地里可能有文物,兴许还是墓葬。老百姓说的鬼火可能就跟墓地有关。如果真是这样,会不会跟石屋有什么联系?

       考古队在距“洞沟”15公里的山脚下果然发现了墓葬!整个北山一带总共挖出了571座墓,尸体一律头朝东方。80%%的出土文物都是青铜的,没有一件铁器。他们就是山崖石屋的主人吗?

       经专家考证,确定这片墓葬属于山戎部落———两千五六百年前、生活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原始部族。他们使用的全部是青铜器。专家指出,用青铜器开凿出“洞沟”这样大面积的石屋群是很难想象的,石屋、墓葬,不大可能存在关联。

   
推测二:山崖石屋里会不会生活着一群小矮人?

       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程金龙想不出,是谁如此了解这山的构造,能依山势开凿出这么大的一片石屋?如果外壳还没坍塌,也许人们根本注意不到这山里别有洞天。

       2006年初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王昀带着学生来考察这片建筑。这里已经有了新的名字叫古崖居。

       王昀主要从事人类居住形态的研究,他认为,在居室的构造尺度里,往往隐藏着人类留下的重要信息。可一进屋,王昀和同学们就觉得不对劲:个子稍高一点的人,站在屋里不得不弯下腰,同学们在测量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房间高度基本都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间,在今天来看普遍偏低。

       王昀说:“在测绘的过程中,我们就怀疑石屋里面会不会生活的是一群小矮人?在山体中开凿这么多石屋,究竟是不是为了居住?”根据以往的研究,他相信,居室的大小、高矮一定与住在里面的人密切相关。在古崖居里面,和人之间能够产生关联的生活道具就剩下一个炕。能不能在火炕上面发现什么?王昀和同学们开始着重研究屋内现存的火炕遗迹。很快古崖石屋的测绘图纸制作出来了。大家研究后发现火炕的长度很不一致:有一米多的,也有两米四的;但是大多数的宽度都在一米六左右。我国北方火炕的睡法特别,它的宽度往往能够反映出使用者的身高。

       由居室的高度与火炕的宽度可以推测:古崖居的主人,平均身高在一米六上下。考古证据表明,火炕起源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最早的记录出现在1600年前。那么石屋的建造者会不会来自东北?他们在这里安家又是为了什么?

 
 推测三:山崖石屋坐东向西是不是为了躲避山外的视线?

       与此同时,专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古崖居的房间都是坐东向西的,这很不合常理。在测量火炕的同时,人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火炕的分布不平均,前山与后山差别很大。这里面是否隐藏着建造古崖居的秘密?

       程金龙说:“在前后两山之间,我们看见有一个凿得比较大的地方,老百姓叫‘官堂子’,意思就是当官的开会的地方,‘官堂子’比较大,像是一处公共场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类似集会、祭祀的地方。地面上突起的圆石是原本支撑殿堂的岩柱。一旦风云突变,危机降临,首领们可以在此商讨对策,运筹帷幄。”

       古崖居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打造的堡垒,还是出于安全考虑而建筑的家园?它北面靠着群山,南面有一条狭长的小平原。房间向西,明显是为了躲避山外的视线。有一点可以肯定:前山守护的并不是什么关口、要道,而正是后山的生活区!专家猜测,古人是想把这里建成一处进可攻、退可守,集军事防御和日常生活功能为一体的隐蔽住所。

   
推测四:简单的铁制工具能不能改造花岗岩的山体?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里整个山体都是花岗岩石结构,古人如何能把这一整座石头山开凿成一幢“大楼”?在屋内墙壁上可以看见一道道刻痕,专家们疑惑,使用古代的铁制工具,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

        王昀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找来石匠,完全用铁制工具,在山体上试着开凿一间同样的石屋?王昀找到了有着四十多年开石经验的石匠张明远,希望用最直白的事实验证铁器的效力。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张石匠和徒弟二人用了两天时间,仅仅打出了一个石门的轮廓。但这足以验证:仅凭借简单的铁制工具,改造花岗岩的山体并非没有可能。

        石屋各处都体现了主人的智慧:屋内所有的炕、灶与墙壁、地面之间没有接缝,这说明建造者在开工前就已经对整个建筑群做了周全的设计,可是这神秘的建造者到底是谁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谜底揭晓———

    山崖石屋的建造者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

    建造者在石屋中没有留下更多线索,但程金龙坚持在古崖居周围继续调查走访,终于,他又有了一个震惊的发现:形式相同的石屋远不止古崖居一处!在北山一带,这样的石屋至少还有七、八处!如此大面积的分布,意味着古崖居的建造者人数众多,在规模上足以构成一个神秘的部族。程金龙马上将新的发现告诉了北京的有关专家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玲得知消息后,立即开始在史料中寻找线索。翻阅文献时,一支曾经强大的民族吸引了她的视线:这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唐朝晚期曾出没在妫州的北山附近,而妫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延庆一带。

    王玲说,奚族在唐代的时候,就相当强大,但是在唐朝中期以后,遭受了两次重要的打击,使它逐渐没落下来。

    第一次是唐朝政权对它的打击,奚族的力量由此开始衰弱。第二次打击是由于契丹人的兴起。在辽国建国前后,奚人对契丹人经常是时服时叛。

    王玲了解到,奚族后来背叛了契丹,集体迁往现在的延庆北山一带,曾在山中居住,但没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可是奚族以游猎为生,按说对帐篷更熟悉,他们能造出这样完整的方形石屋吗?王玲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奚族的居住模式有过相当大的改变。

    住在这片山崖上的人们曾在石屋里烧火做饭,在下面的马厩喂饱牲畜,到“官堂子”举行祭祀……可是既然周密规划,投入心血打造了一个家,这些人又为什么抛下它,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说这里是奚族人的家,那么,历史文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线索:奚人在“北山”生活了大约三十年,之后被契丹发现、强行遣返东北故乡。

    斯人已去,空留下一片设计巧妙的石屋,让后人去猜想。时光荏苒,一天,表层山体坍塌,露出了山崖石屋这一奇观!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链接

        按照传统建筑学理论中力学的概念来理解,如果在一个山里头,或者在一个侧墙上挖一个洞穴的话,比较合理的一个力学关系应该是拱顶。
  
       大家都知道,我国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拱顶式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可是,为什么在古崖居人们会选择方顶而不是拱顶呢?经过研究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土质与石质的完全不同:黄土是直立不塌,可它的稳固性肯定没有一些花岗岩之类的岩石坚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常去延庆玩, 这个山也去看过, 洞里的确矮的要命. 印象深刻的是, 里面除了有人住的屋子, 还有专门给马住的, 里面有几个石头凿出来的马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20:57 , Processed in 0.0874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