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23|回复: 14

京城探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秘特殊符号 京城著名景观的数字之迷




  在北京许多著名的景观中,因一些与之相关的数字独特,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长安街有多长?过去称长安街是指从东单至西单,长度为7.4华里。通常说的“十里长街”,则是指建国门至复兴门的距离,长为13.4华里。而现在所说的“百里长街”是指通州至石景山的距离,全长84华里。所谓的“十里”和“百里”均是泛称,并不是确切的数字。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2:4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门楼子是九丈九吗?过去老北京人常说“前门楼子九丈九”,其实是对正阳门高度的泛称。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于是用“九丈九”来说明前门楼子特别高大。经测算,正阳门的城楼高度为40.94米,是北京城内外16个城门中最高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房屋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民间有“故宫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传说,其实不然。经古建筑专家的实地调查统计,故宫现有大小宫殿、堂、楼、斋、阁等共计8707间。

  故宫的“云龙阶石”有多重?据史籍记载,“云龙阶石”在毛坯时重约300吨,粗雕后为239吨,精雕后为200吨,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大的巨型石刻。

  故宫的门钉为何有阴阳数之分?故宫有四座城门,每扇门上都有凸出的门钉,但数量却不同。午门、神武门和西华门均为纵横各九颗,九九八十一颗,为阳数,惟有东华门为九路八颗,八九七十二颗,为阴数。按清代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所以南北西三个门均为九九八十一颗,而东华门是出灵柩之门,俗称“鬼门”,故将门钉减为阴数。

  太和殿的龙多得没法数吗?故宫太和殿的龙饰之多,确实难以数清,于是民间便有“太和殿的龙———没法数”的说法,并非如此。据统计,太和殿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及殿内陈设上造型各异的行龙、围龙、蟠龙等共有13844条龙。

  故宫里有多少铜缸?据史料记载,故宫里最多的时候有308口,其中鎏金铜缸22口,分别陈设在太和殿(4口)、保和殿(4口)和乾清门(10口)的两侧以及乾清宫的庭院里(4口)。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0:2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园的长廊有多长?从最东面的邀月门到最西面的石丈亭,全长为728米,共273间,各种绘画14600多幅。

  颐和园的铜亭有重量吗?据史料记载,1755年铸造这座铜亭时,共用铜414000斤,约合207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沟桥的狮子真的数不清吗?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其实早在清代就对卢沟桥上的狮子进行过统计,为368个,1964年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是485个,1983年丰台区文物所的统计为498个。1990年夏季的一个劈雷,又使数量减到497个,这是目前卢沟桥石狮子的最准确数字。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0:3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海九龙壁上只有九条龙吗?到过北海的人会说,不是,正面9条,背面9条,一共18条。其实也不对,除了壁的前后两面有18条龙外,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陇垂等处都有龙的踪迹,总计达635条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卧佛寺的铜佛有多重?据史料记载,元至治元年(1321年)“冶铜50万斤”铸成,据推测,铜佛的实重在54吨左右。

  大钟寺的铜钟上刻有多少文字?经有关部门的反复统计,大铜钟的内外共铸有佛教经咒108种,总计230184个字。

  历代帝王庙里供奉多少君臣?在历代帝王庙的景德崇圣大殿里,供奉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守业帝王188人,东西配殿供奉着历代文臣武将79人,并在关帝庙里单独供奉关羽。总计供有君臣268人。

  云居寺里的石刻有准数吗?从隋朝到明朝的千余年间,共刻石15088块,约50995200字。其中大碑共4196块,计33568000多字。小碑10892块,计17427200多字。共刻经362部,1196卷。

  通州燃灯塔上的铜铃是三千个吗?民间有“通州塔上铜铃三千,留名三千”的说法,并非如此。经文物部门统计,高达56米的燃灯佛牙塔上,共悬挂铜铃2248枚,而且每个铜铃上均铸有捐献人的姓名和籍贯。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0: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坛祈年殿柱子的数量有什么讲究?共有28根楠木大柱环绕排列于祈年殿的四周,当中4根被称为“龙井柱”,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被称为“金柱”,代表一年的12个月;外层的12根象征一天中的12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在一起是24根,代表24节气,再加上4根“龙井柱”,象征周天的28星宿,如果再加上顶柱的8根童柱,象征着36天罡。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0: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寺罗汉堂里只有508尊罗汉吗?实际上只有罗汉500尊,另供有“三世佛”3尊,护法神、地藏王菩萨、接引佛、疯僧(寒山)和济公癫僧5尊及“四大天王”(4尊),总计有神佛512尊。

  孔庙碑林留有多少进士的功名?位于国子监东面的孔庙,矗立着198块碑刻,记录着元、明、清三个朝代600年来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十三陵只埋葬着十三位皇帝吗?除了葬有13位皇帝外,还埋葬着皇后23人、嫔妃16人、王子2人、太监1人及殉葬妃子16人,总共86人。

  北京的最高峰有多高?位于门头沟区西部(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灵山风景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第一高峰。

  世纪坛上的数字寓意着什么?圆形广场的面积是960平方米,用960块花岗岩铺就,正好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一的比例。广场周边有两道水幕,象征长江、黄河。喷泉56个,寓意着中国的56个民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大象地理 光禄寺里埋象骨象来街上过大象




清代《万国来朝图》中画有外国人赠送的大象


在这里居住60多年的朱阿姨说:“从台阶上去,就是过去的象来街。”


在新华社附近制版厂工作的吉先生说:“佟麟阁路62号新华社院内,就是过去的象房。”

  如今的北京居民若要观看大象,当然是去动物园。然而自700多年前的元代起,皇家在京城就饲养着大象。高大威猛、寓意吉祥的大象,曾是皇家仪仗队里的重要成员。明清两代饲养大象的驯象所周边,也曾留下了象房桥、象来街、象牙胡同等地名。每年夏季到护城河畔观看大象洗澡,则更是旧日京城酷暑中的一道盛景。

  
元朝皇帝乘象轿 海子浴象入诗篇


  老北京城在元大都时期就有大象。《元史·舆服志》记载,元朝皇帝的车队里,除有青马青车、黄马黄车等青黄红白黑五色车马外,还备有用大象驮载的象轿,供皇帝出行时乘坐。皇帝的仪仗队里还有大象牵引的巨辇,行列的最前方走着6头大象作为先导。

  有史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用大象将许多名贵的大树驮到青山上栽种,青山即现在景山的前身。

  当时大象都在积水潭岸边高大的象房里饲养。积水潭在元代又叫海子,到了夏季,荷花盛开,水鸟出没,风景秀丽。每年伏天,象房的官员就让大象到海子去洗澡。元代诗中写道:“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舄鸱鹪鶄(音‘xī chì’、‘jiāo jīng’,均为水鸟)好风景,一时惊散不成群。”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2: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来街上过大象 光禄寺里埋象骨


  《明史·仪卫志》记载,明朝皇帝举行大朝会时,宫廷仪仗队里有“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列左右。还有5乘礼仪车,其中的“大辂”车和“玉辂”车各用二头大象驾辕。明朝的仪仗队归锦衣卫掌管,下设演象所和驯象所。演象所在大慈恩寺,即今西长安街电报大楼位置。从南亚新来的大象先要在演象所里演练娴熟,然后再送到驯象所饲养。

  现在的佟麟阁路,当年是一条排水沟,沟南端抵近宣武门西侧城墙处曾有一座小桥名叫“象房桥”,桥西的胡同名叫“象来街”,都是大象出入的必经之地。桥东就是驯象所饲养大象的象房,即今新华社大院所在地。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述:“凡大朝会,役象甚多,常朝则只用六只。”这些大象被授予高低不等的武将官衔,享有不同的待遇。

  现在的沙滩后街,旧称马神庙街,明代是太监掌管的御马监所在地。御马监不仅设有马房,还设有9间象房,常备着9头大象,以便就近去宫廷摆驾。这9头大象如有缺额,就由驯象所补充。

  明代的光禄寺是筹办宫廷宴会的衙署。当时还有个可笑的制度,若是大象死了,须送交位于东华门外的光禄寺,以便利用象肉备宴。有时公文往来多日,死象已经腐臭,也必须照章移交,弄得沿途街道臭不可闻,行人皆掩鼻躲避。年深岁久,在光禄寺后院的地下掩埋有许多象骨。

  
乾隆年间养象多达三十九 康熙南巡大象摆驾大红门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接收了象来街旁的象房,并从南亚国家补充了许多大象,那些大象都住着编有号码的单间象房。据清宫档案记载,象房至少有42间,养象数量在乾隆五十八年最多,达到了39头。每头大象都配备有长22尺、宽18尺的毛毡、被子各一条,长25尺的铁链二条,木制饭桶、水桶各一个,以及许多配套的装具。每头大象一天的食料是官仓老米3斗、稻草160斤,小象减半,草料贮存于设在象来街西边的草厂。今宣武门西大街111号院,老门牌是象来街9号,过去院子里空地多,房屋少。居住此院60余年的宋先生说,他听老辈人讲,此院就是以前的草厂。距象房东边不远处的宣武门教堂后身,现在还有个象牙胡同,清代曾出土过象牙,也是与象房相关的遗迹。

  168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他的首日行程是从永定门至南苑。在纪实画卷《康熙南巡图》中,描绘了排列在皇家园林南苑的正门“大红门”外的銮驾行列,行列中共有11头大象。

  明清时期,每逢夏季伏天,给大象洗澡的场所是在距驯象所很近的宣武门外护城河里。平日难得见到大象的京城居民,到了大象洗澡那天,万人空巷,都去护城河边看热闹。有钱人还乘着马车和轿子,到护城河南岸上斜街的酒楼里,在出高价预订的临河窗口前就座,边吃边看。清代京城曾流传一首描述观看大象洗澡的《竹枝词》:“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

  
发野性长鼻卷太监 使蛮力拉开宣武门


  乾隆五十八年,因象房养象太多,皇帝下旨说,若是再有外国贡象,暂交云南和广东的官府代养,待需要时再送到北京。到了咸丰年间,战乱不断,养象数量日趋减少。

  光绪十年(1884年),一头大象在早朝摆驾时野性发作,甩开牵引的“玉辂”车,跑出西长安街,逢物即碎,逢人即伤,还用长鼻卷起一个太监,抛到皇城的墙壁上摔死,北京西城的百姓吓得一整天不敢出门,直到当天晚上才将其捕获。此后清廷銮驾不再使用大象,象房也不再补充大象。

  光绪十六年五月(1890年7月),北京连降十余日大雨,宣武门内积水有一人深,致使无法开启城门泄水,最终还是从附近的象来街牵来大象,借助大象的蛮力才拉开了城门。后来大象陆续死亡殆尽,象房也遭荒废。

  清末宣统初年,在象房旧址上建起了相当于议会的资政院。民国时期,又将资政院扩建为国会,旧象房南边的城墙根土路被改建成“国会街”,东边的“象房夹道”也被改称为“众议院夹道”,即今“众益胡同”。

  解放后,新华通讯社进驻旧国会大院,在院内施工时,曾挖掘出昔日象房的石板水池和石雕小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最大的城门楼 大清“国门”百年商路





前门为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的统称,是在元朝丽正门的位置上建起来的,明清时为北京内城正门

  八国联军火烧箭楼

  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北京最大的城门楼,因其位于皇城之前,俗称“前门楼”,其中门专供皇帝通行,平时不开,市民经瓮城东西两个门洞出入。城楼的正南方是箭楼,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明清时箭楼多次遭火灾,多次修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箭楼首先毁于八国联军炮火,随后八国联军在正阳门城楼上宿营时,做饭失火,烧毁了城楼。

  《辛丑条约》签订后,袁世凯主持对城楼、箭楼的改建,首先拆除了正阳门瓮城。1915年6月在城楼的左右两侧城垣上各辟两座券门,修了门前广场,在正阳门箭楼上添加了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遮阳,形成现在的外观。

  国货陈列所轰动北京城

  民国17年(1928年),一些爱国人士为了抵制洋货,发展祖国实业,曾在前门箭楼上建立国货陈列所,陈列传统工艺品和手工艺品,包括丝绸、棉布、工艺品、陶瓷、食品等。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轰动全城。

  正阳门箭楼正南是正阳桥,走过正阳桥,就是清代建的正阳门五牌楼,它属国门牌楼,在当时是最大的衙署木制牌楼。

  明朝城市规划创新:“前朝后市”被打破

  五牌楼往南是前门大街(也称正阳门大街)。明朝打破了“前朝后市”之制,在此形成新的商业区,商贾荟萃,人口剧增。前门大街的两侧,旅店、客栈、商号相继出现。这里日日有市,百货云集,琳琅满目。大街上终日人声鼎沸,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到了清代,正阳门外大街商业已形成规模,店铺林立,商品齐全,从日用百货到家具陈设,无所不有。在大街东边市面房后,有肉市、布市、瓜子店,以南至猪(珠)市口大街、打磨厂、东河沿、鲜鱼口、大蒋家胡同等街巷,这里有全聚德、都一处等百年以上著名老字号。

  大街西边的珠宝市、大栅栏、粮食店,有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等中华老字号。《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歌咏过:“前门辇路黄沙软”,宣统时也有人描绘前门大街“绿杨垂柳马樱花”。


[ 本帖最后由 风.水 于 2006-8-7 22:4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00:27 , Processed in 0.10297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