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51|回复: 47

[婴儿话题(bis 18M)] 转贴给万里挑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我确实是一个极度喜爱孩子的人。正是这种喜爱,在我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时决定将“计划外”的心心生下来,而我也将为此过早体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忧。孩子生病对每一个有爱心的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残忍的折磨,而医生对这种折磨却似乎已麻木不仁。

  因为是自己带孩子,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以汲取,我只好求助于书本。书上说,婴儿在六个月前有从母体带的免疫力的保护,一般不会生病,但过六个月之后,随着自身免疫力的消失,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之前也听过不少有经验的老人及已做妈妈的同学说过。但并不是完全相信这种来自母体免疫力的保护。随着心心的成长,这些经验逐一得到验证。

  从北京返回长春之后不久,一直健康成长的心心突然发高烧。不流鼻涕、不咳嗽,完全排除了感冒的可能。坦白地说,当时我没有惊慌。因为对于看过很多书的我来说,明白那可能是一种婴儿常得的轻病:突发性急疹。

  日本著名儿科专家松田道雄教授所著的《育儿百科》我翻过不知多少遍,所以对每个阶段婴儿可能会发生的疾病及注意事项都比较清楚。书中写到,大多数婴儿在过六个月之后常会患一种叫“突发性急疹”的轻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不流鼻涕、不咳嗽,连烧三天,第四天烧退,同时婴儿脸上及身上出现芝麻大小类似蚊子叮咬的小红点,一天即消,无需用药打针,即使用药打针也无济于事,发烧持续三天自然消退。

  当时心心快七个月大了,我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种病。所以起先并没有当回事,而且虽然烧到38度,但心心情绪很好,吃奶也很好,所以我就没有带她去医院,只是小心地观察她的体温,同时多给她喝白开水。

  很多儿科专家都建议,尽量少带孩子上医院,少给孩子吃药、打针,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松田道雄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婴儿生病时,只要吃奶正常,情绪正常,就不会有事,应尽量不要带婴儿去医院,因为在医院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他还多次强调,母亲对孩子的感觉判断最为重要。

  我当时最初的感觉判断就是,没有事。

  但到当天夜里1点,熟睡中的心心自己醒了,身上很烫,我用温度计量了一下,39.5度。顿时有些慌了。舅姥说,送医院吧,别给孩子耽误了。我说这么晚了,别折腾了。她又说,那快给喂些退烧吧,别烧出肺炎了。

  一直没给心心吃药的我这时真有些不确实了。我又翻开《育儿百科》,里面很清楚地写到,用药只能暂时退烧,又说,如今因高烧而引起的肺炎已经很少见了。但那是在日本,在中国,我不能确定。

  打电话给北京的LG,他说,问问老太太吧。

  他一直认为在抚养孩子方面,我妈妈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其实,涉及到孩子生病用药时,我爸爸才权威。

  看看心心,依然不哭不闹,给她喝白开水也很乖,但脸像红苹果一样。

  想了想,还是拨通了远在河南的爸爸电话。

  “别着急,别害怕,没事……”爸爸永远是爸爸,清楚地知道此时女儿的心情,在他眼里,我一直是个孩子,而我确实还是一个孩子。

  “家里有退烧药吗?给喂点退烧的药。小孩发烧是常事,注意着别烧大就行,长时间高烧容易引起肺炎。”爸爸说。

  想起前一阵一朋友的双胞胎儿子得肺炎,我真有些怕了。家里的退烧药是有的。也是在一个朋友来看过我们之后告诉我家里应该备些常用药我才买的,之前是什么药品都没有。

  没想到心心吃药很顺利,半小时后,她开始出汗。我用体温计不停地量着她的体温,烧退了。

  但第二天早上醒来,又是高烧。这时舅姥在一旁着急起来,“快带去医院看看吧,可别给孩子耽误了。”舅姥曾经失过两个孩子,我明白她对孩子的另一种珍爱。

  给心心再次喂了退烧药后,我们去了儿童医院。

  医院人很多。在分诊处测了体温后去专家门诊,简单问了一下情况,说化验血。儿童医院抽血就是先进,一个仪器在手指头上轻轻一碰血就挤出来了。心心居然很好奇地看着那个医生拿着细长的玻璃管抽了5毫升的血。20分钟后化验结果出来,专家医生说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打点滴吧。

  “能不能不打针?”我问。我知道打针对儿童不好,能吃药解决的就坚决不打针。

  医生抬头看了我两秒钟,似乎有些不确定我说的话。

  “她太小,我不想给她打针,能不能吃药?”我再次委婉的解释与询问。

  “她现在还烧吗?”她问。

  “来时吃了药,现在不烧了。”

  “那给开点药吧,如果再烧的话再过来打针。”

  我说家里有退烧药。

  她说我开的是消炎的。

  拿着医生开的一百多元的药回家了,在医院门口,花了10元钱买了两个气球给心心。加上来回搭车费,200多元出去,换回了一个放心的化验诊断: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4个小时药力失效后,心心的高烧又上来了。我用体温计测量着,不超过38.5度,就给喂消炎药,超过38.5度,给退烧药。

  心心情绪一直很好,但到第三天时有些萎靡不振,因为喂了医生开的消炎药后,她开始拉稀。那么小的人,一天拉三四次,不萎靡才怪。

  第三天晚上,心心的脸上出现了小红点,烧也退了。我这时有些确信是“突发性急疹”而非“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了。

  我又翻出《育儿百科》,逐行逐字地看着。

  那天夜里心心没再烧,脸的红点越来越多。我掀开她的衣服,发现前胸也有很多淡淡的小红点。

  至此,我终于确信她得的是“突发性急疹”,和那个日本儿科专家说的一模一样。

  我停掉了消炎药。

  第四天,心心脸上及身上的小红点全部消退。

  整个过程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

  舅姥说,“你真有主意,幸亏没打那一针,到底还是有知识的人。”

  我心想,如果我够有主意的话,就不该带心心到医院,就不该给她喂退烧药与消炎药。我同时也在想,如此一家有名的儿童医院,这样一种病竟诊断不出,那些医生离开仪器后就什么都不会了,仪器检测不出的,他们就给找一个差不多的理由。于是家长在四天后孩子治愈时,还感激涕零医生的高术。

  我这样说,大家或许会认为我有些一叶障目。但以后我亲眼亲耳经历的事情将能更坚实地证实我对医生的质疑。

  心心在烧退小红点退后,仍然拉稀。但她情绪已好多了。抱她遛弯时和真真妈妈说起心心拉稀的事,她问是不是吃消炎药了?我说是。她说那就对了,小孩子吃消炎药都要拉稀的。我问怎么办。她说她家真真去年也是发烧,一个星期后烧退,拉肚子一个多月,后找一个老中医开了两副中药吃好了。真真是女孩,刚好大心心一年。

  我没有去中医院,一是觉得煎中药很麻烦,二是感觉心心情绪很好不用吃药也担心她不喝中药,三是《育儿百科》里多次强调如果孩子情绪很好就不要用药。

  我停止了心心的一切哺食,只给吃母乳,同时喂大量白开水。三天后,心心就完全好了。

  心心病好后的一个星期,我碰到了住在我楼下的另一叫壮壮的宝宝及他妈妈。看到壮壮额头上有一块淤紫,连忙问怎么了。他妈妈说,发烧,带他去医院打针,扎了两针没找着血管。壮壮年龄只比心心小五天。

  看着壮壮扎了两个针眼的额头,我都很心疼。这个孩子一个多月大时还吃过我的奶呢,他小时有小儿疝气,又是剖腹产,生下后就被放到保温箱二十多天。他妈妈说当时她的奶水很好,她都给挤到奶瓶里,可恶的医生却拿去喂了那些给了红包的产妇的小孩。后来她的奶水就没有了。我是在搬到租的地方后每次走楼梯总听到有小孩哭,出于对孩子的喜欢,忍不住敲了她家的门。她也是一个人带孩子,更没有什么经验,也很少看书,当时壮壮饿得哭得厉害,小儿疝气又不能多哭,看着她手忙脚乱地给孩子冲奶粉,我说我先喂他两口吧,反正我的奶好,心心吃一边就够了。

  而现在,已半岁的他,也发烧了。

  我问流鼻涕吗?咳嗽吗?是不是感冒了?

  她说不是。

  我说可能是“突发性急疹,心心刚好,和壮壮症状一样。我一会儿给你拿一本书,你看看吧。是一种很轻的病,不用吃药,连烧三天,第四天脸上及身上出小疹子。过去老人都称为‘三日麻疹’,其实还不是麻疹。你别着急,没事的。”

  她有些怀疑的看着我。我理解做母亲的面对孩子生病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只相信医生,无法轻易相信别人。

  我把那本《育儿百科》给她送过去,指着其中几页,说,“你看看吧,我感觉症状和书上说的一样。我也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你观察观察,尽量别给喂药,多给些白开水。”

  我不是医生,不能完全肯定壮壮得的也是这样的病。或者就算我能断定,也无法果断地让壮壮妈妈停止喂药,当然也无法完全消除壮壮妈妈的忧虑和担心。毕竟,每个孩子的体质是有差异的,毕竟,一家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第三天晚上九点,我正躺在床上睡觉呢。有人敲门。“小董,你到我家壮壮身上起的红点是不是和心心的一样?”是壮壮妈妈有些欣慰的声音。

  我穿上拖鞋到她家,一进门,满鼻孔都是药味。壮壮在卧室躺着,情绪看上去不错。搭眼一瞅,就确定是跟心心出的小疹子一样。

  “对,就是这样的。就是书的说的那种病。你马上停掉所有的药,别再喂了,你看满屋都是药味,空气都不好了。”我郑重地告诉她。

  “他奶奶来了,说不喂药不行,我给喂了各种各样的药,现在还拉稀。”她有些后悔。

  “拉稀是吃消炎药引起的。真真妈妈说真真拉稀一个月多呢,后吃中药才好。心心消炎药吃的少,我没喂她中药。”我说。

  “中医院我也去了,有个老中医说这种病不用吃药四天就能好。”她说。

  “哦,中医诊断出来了?那你还给喂药?”我有些怀疑她的智商。

  “哎,我也是急迷糊了,烧得厉害,我都害怕了。”她不好意思笑着。

  这就是年轻的妈妈呀。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无法时时刻刻保持理性的头脑,原因:我们太爱孩子。

  我对心心这次生病的处理令LG大为感叹,说我是一个有知识有主意的母亲,说很少有人能对医生的处理意见对抗。

  但我心里却在疑惑:一个小医院的中医都知道这种幼儿常见疾病,为什么堂堂一家省级著名的儿童医院却诊断不出?

  如果说我对长春那家著名儿童医院的怀疑有些牵强的话,那接下来全国著名的北京儿童医院对这种病的诊断将无法再次归结于牵强。

  因为喜爱孩子,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常和别人交流孩子的点点滴滴。

  送我上班的司机小王,他儿子现在半岁。第一次坐他车时和他聊天,他说有孩子后有很多乐趣,但就是孩子一生病大人比小孩还受罪。说现在医院的大夫根本不把病当回事。我告诉他尽量别带孩子去医院,并和他说起了“突发性急疹”这种病。

  后来因嫌租车太贵,我开始乘坐公交车上班,在一次晕倒以公交车上后,我又重新租用了他的私家车。

  那天,他向我说起了他儿子患“突发性急疹”去医院的前前后后。

  四个多月,突然发高烧。带到儿童医院,量完体温先让买一个冰帽。我问那么小的小孩能戴吗?嘿,医生说不能戴我给你开干吗?我一听医生都这样说了就买呗,倒也不贵,40块钱,打开说明书一看两岁以下的孩子才能用。想想算了给孩子看病要紧就没给医生计较,冰帽我给扔一边了。然后化验血,说什么上呼吸道感染,打点滴,孩子额头血管不好扎呀,扎了一针没扎上,我急了抱着回家了。我跟我家媳妇说你跟我说过很多小孩都会得这种“急疹”,但想着你说的是六个月以上的小孩才会得,我家儿子才四个多月呀,有些不确定。我儿子他姨也说她家孩子小时候得过。但看到孩子都烧过39度了,又给送到医院了,按医生的方子打了一针。第三天,烧又起来了,又抱到医院打了一针。嘿,好一顿折腾。第四天好了,烧退了,全身起小红点。想着是你说的那种“急疹”了。过后儿子又开始治拉稀,前前后后两个星期才好。

  看着车前镜前挂的他儿子的照片,我不由一阵心疼。

  “你那不是你我电话吗?早打个电话给我就好了。你家儿子满月就能翻身,说明他比一般孩子发育早,提前得“急疹”也是正常的,结果白扎了两针。不过也是让人气愤,你说儿童医院这样有名的权威医院居然都诊断不出这种病?”我真的无法再相信医院。

  “孩子有病吧,家长真是着急,像乱头苍蝇似的,就只抱到医院,可现在的医生根本不负责任,只知道挣钱,凡是发烧的,一人要买一个冰帽,也不管孩子能不能用,切。”小王愤愤地说。

  我建议他说,以后孩子再闹小病尽量别去医院了,如果要去,就去首都儿研所吧,那里还不错。像北京儿童医院这样的著名医院也就只能治疗重大疾病,一般的幼儿常见小病他们或许不屑于顾。

  但是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日本儿科专家松田道雄在医界是很有影响力的,他所著的《育儿百科》是教授穷其毕生的精力,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及几代母亲的育儿经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和充实,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一部名著,在泰国、韩国、中国等东方国家也广为流传。难道现在的儿童医生全都没看过?

  松田老人已经过世,但却让成千万万的妈妈记住了他的名字。我家的那本《育儿百科》也是研究生同学送的,一本已很旧的书,却陪我至今,伴随孩子的成长。

  心心已经两岁了,很健康,很活泼,我也成为朋友间相互传颂的优秀育儿妈妈。我将这很多因素归谢于松田老人的那本书。

  在这里,出于母亲的关爱,向所有宝宝的家长及即将成为家长的朋友郑重推荐这本书,你们在网上就能搜到关于此书的介绍。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松田老人强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强调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教育孩子,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松田老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幼儿及儿童每个成长阶段常见的疾病及注意事项作了详尽的说明。

  孩子生了病看医生是理所当然的事,任何育儿书籍都不可能成为医生的代用品。遗憾的是医生们“太忙了”,“忙”得无暇向母亲们详细解说、解释病情,“忙”得不细问症状就让做各种化验,“忙”得在化验结果没有问题时却为了提成给你开说明书中禁用的昂贵的药,“忙”得忘记了儿童和成人的用药限制与体质差异,“忙”得听不到孩子瞅心的痛哭只管注射“先锋”,甚至“忙”得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位母亲。似乎在她们面前,所在的孩子都只是她们赚钱的工具。

  而我们作为家长又能如何?还不是战战兢兢揣测着医生那“耸人听闻”的论断或者是“不屑于顾”的漠然。

  医疗科技在进步,然而医生医术水平在下降,医生医德也在面临众人的质问。很多问题是社会性的复合因素造成的。我们的抱怨并不能切实解决现存的问题,所能做的,或许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补充方方面面的知识!“医生要求我们”,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常见的疾病有所了解,避免以病患无知为前提的盲目治疗,也避免从医院经营的角度出发无视患者立场、漠视患者痛苦的治疗。

  都市的生活节凑本身就很紧张,我们为生计而奔波,为物质富足而努力。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无法怠慢工作,我们慎重每一次因家事而请假,我们谨慎关注个人事业发展前景。

  而我们更注重孩子的健康与成长!

  我们希望两者兼顾!

  因此,我们需要工作技能,我们也需要育儿技能。

  在这里,我不由想起一句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找今天读给你的那段话,想给你LG也看看,但是找出来的都很触目惊心:o

儿子得了肠套叠,我们度过了凶险的一天

这是半个月前写的,本来贴在我们小区论坛的,想想也贴到这儿来。

昨天大概12点钟左右,儿子突然凄厉地哭叫起来,过了一会儿停止了。我们以为他闹瞌睡,也就没有在意。但是过了几分钟,又开始哭闹,并且这种哭闹跟平时不同,哭声十分尖利,双腿拼命向腹部屈曲。哭几分钟,停几分钟,然后又开始哭。我和lg立刻意识到,儿子可能患上了肠套叠,因为很了解这是个抢时间的病,我们拿起东西就抱着儿子去了华侨医院。
在急诊室,我们陈述了儿子的哭闹经过后,特别提醒医生:“看上去很象肠套叠。”医生问:“便血了吗?呕吐了吗?”我们回答没有。医生又摸了摸儿子的肚子,说:“肚子没有硬块,脸色也不差,应该只是普通的肠炎,不象是肠套叠。”我们又再次强调了儿子间歇式哭闹的特点,但医生坚持说儿子不是肠套叠,并说普通肠炎也会有阵痛,最后开了一点消炎药和思密达给我们。
然而回家给儿子吃药后,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仍然反复哭闹。过了两个小时,我们决定再次去医院,确诊一下。医生见到我们,很不高兴,说:“你儿子脸色不是挺好的吗?精神也不差。告诉你不是就不是。”我们表示希望通过超声波确诊一下。医生不耐烦地说:“你儿子根本没有指征,没有必要。”想了一想,又说:“既然你们这么担心,那就给你开张单吧。省得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到医院来。不过这个只能在x线下做空气灌肠才能确诊。”然后给我们开了单。我听说要灌肠,且又是在x线下,很担心,问她会不会不舒服,回答:“我怎么知道,我又没灌过。”我们决定先咨询一下X光医生。医生看了一下单,说临床显示不像是肠套叠啊,又问有没有便血,我们说没有。医生说那应该不是了。灌肠是不舒服的,而且孩子的生殖系统暴露在x线下也不好。我们见医生们如此异口同声地肯定不是肠套叠,不由得犹豫了。他们毕竟是医生,我们也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做灌肠。
回到家后,儿子仍旧哭闹不休。Lg十分担心,抱着书看了又看,跟我说还是觉得不妥。到5点多的给孩子端尿的时候,发现孩子肛门处沾了血。这次我们没有犹豫,抱着孩子直接去了影像室要求灌肠。让我们非常生气的是,单递进去半个多小时,才有医生来。把管子塞进儿子的肛门以后,用来灌肠的球阀却总是漏气,这样又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我和妈妈分别按住儿子的手脚,lg捏球阀进行加压。X光显示,肠子套进去已经非常深了。随着空气的灌入,套进去的肠子慢慢复位,进行到最后一截的时候,却怎么也不动了。Lg已经筋疲力尽。我问医生:“你们难道没有高压灌肠的设备吗?”回答说这就是了。我又要求医院找个人来捏球阀,医生说那怎么可能?!我很生气,问他:“如果今天是我一个人带孩子来看病又怎么办呢?”他没理会我。休息了一会儿,还是lg捏球阀,儿子很懂事,一直很努力地使劲,配合我们。终于,最后一段冲过去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儿子也累得睡着了。儿子流出的血染透了床上厚厚的卫生纸。
我不想对华侨医院的医生的医术和医德以及破旧的设备发表什么议论了。只是想非常郑重、严肃地提醒各位JM关于这个病的一些情况。
         1.        如果孩子(特别是3个月到一岁左右)出现类似我儿子那样痛苦的间歇性哭闹,在发病30分钟以内,一定要想到肠套叠的可能。因为这是个赶时间的病。如果发病在6小时以内(实际应该是2小时以内),可以采用从肛门空气灌肠的方法,在x线的透视下,将套叠的部分复位。如果超过8小时,就要实施全身麻醉,将管子插入气管中保持呼吸顺畅,然后边点滴边复位。如果超过24小时,就必须进行开腹手术,但此时即使手术也不能保证孩子得救。
         2.        一定要去有外科手术能力的大医院。基于我的惨痛教训,各位jm千万记住,即使医生说什么肚子平软,脸色正常,没有便血,因此不像是肠套叠,也不要相信。一定要要求确诊。书上说大部分孩子在发病初期,并不会便血和呕吐,也不一定会脸色出现变化,也并不一定能在腹部摸到肿块。书上提到通过超声波就可以确诊,不知道华侨医院为什么一定要灌肠照x光才行。我还要感谢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正是因为看了这本书,使我们能够重视这个病并且最终及时抢救了儿子,使儿子可以免受更多的痛苦。再次向这位苦口婆心的可敬的老人致敬!
另一个想说的话题是:什么医院是值得信任的?儿子6个多月的时候,得了幼儿急疹,却被医生诊断成感冒、扁桃体发炎,开了一堆的抗生素,还要求打吊针。7个多月的时候,感冒,却被诊断成喉梗阻,说是有生命危险,要立刻住院。换了一个医生看,倒是诊断出是感冒,却开出了早在2003年就因为毒副作用太大而被通报的穿琥宁。这次又是这个情况。我该相信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的孩子50天了!经常几天不拉屎,

--------------------------------------------------------------------------------
以下内容摘自《育儿百科》,人民卫生出版社,(日)松田道雄 著
“85 婴儿便秘
一直每天答辩2~3次的婴儿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如果每天只大便1次,那么快一个月时就不会1天1次了。而当两天或3天一次时,母亲就会很担心而带婴儿去看病。
……
实际上,便秘的婴儿大都是吃牛奶的婴儿。
……在此,必须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便秘是否有害。一点也不排便的确是可怕的,一定是肠子什么地方堵住了,或者是大便结成了硬块,这是不得了的。
可是,因为便秘而去看病的婴儿并非不能排泄,而是能够排便,只是间隔长一点,等二三天就会自然排泄。事实上,并没有每天必须排便的规定……
有的人从婴儿其就每天排一次,到长大后就形成规律……如果说一天便五六次是(生理)个性的话,那么3天一次也是个性吧。
虽然两天或三天才便一次,但是排便不困难,大便也不硬,不会把肛门撑破,婴儿精神好,体重也正常增加,就没有理由把这种便秘说成是病。……
便秘是一种个性,一半不容易改变。……
……婴儿每次排便时非常用力,而且硬便可能使肛门口破裂时就不要耽误,要马上想办法把硬便弄出来。
……
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的便秘一般到三四个月时就会自然痊愈。等到能吃蔬菜和水果后,就会有更大的好转。
……可以每天进行三次腹部按摩。”

我个人的意见,(1)最好全母乳喂养,这样肯定不会便秘。(2)实在没有办法母乳喂养(我认为不存在实在没有办法的可能),加蜂蜜、果汁等。

      

maomaotu
查看公开信息
发悄悄话给 maomaotu
查找 maomaotu 发表的更多帖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开始,希希就有点拉肚子,因为次数不多,希希精神状态也很好,妈妈就没怎么在意。到了昨天,希希拉得厉害起来,晚上拉了两次,白天拉了四次,这下妈妈有点担心了,赶紧上网查资料。
一看才知道,现在是腹泻的多发季节,也就是秋季腹泻,是一种好发于秋季的感染性肠炎,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才发病的,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在出现腹泻前,患儿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接着出现水样的腹泻和呕吐,几乎全部病人均有呕吐,且呕吐多出现在腹泻之前,持续2至3天。腹泻初期1至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此外,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
仔细观察了一下,希希既没发烧,也没呕吐,不像是秋季腹泻的症状啊!可能是吃坏东西或冻着了吧!今天早上希希又拉了两次,不能再拖了,赶紧带希希去儿童医院。
医院里人那个叫多啊!排队挂完号,再去内科诊室排队,轮上希希已经十一点多了。医生大概问了一下便便的次数和颜色等情况,又问了有没有脱水现象,最后医生说腹泻不是很严重,不过还得化验一下大便。于是再去排队付费,这么个小人验个大便居然要52米米!!!去拿了个装便便的容器,心想:去厕所把的话不好接啊!算了,反正希希用着尿不湿,就地把一下吧,拉在尿不湿里,也好解决!于是在候诊大厅坐下来,扒开希希两只脚,嘴里“嗯嗯……嗯!”地引导小丫头大便!走过路过的人无不看一眼希希妈妈,对她们笑了笑,继续把……
这个不争气的丫头,真要叫她拉吧,她偏不拉!看来希希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拉了,看看时间也十二点多了,决定先去吃饭。。。在附近小饭店随便吃了点,给希希喝了180ML奶粉,再把大便,还是没有!真是晕!怎么办呢?算了,去旁边的百盛逛一圈再说,离医院也近,就算希希拉了也好及时去化验。结果,爸爸妈妈轮流抱着希希逛了几个楼层,看了十几次尿不湿,还是没有!这时希希也开始揉眼睛,小丫头几个小时没睡了,肯定困了。一看时间快三点了,算了,还是先回家再说吧!希希倒是一路睡到了家,小丫头饿了一下午了,赶紧泡奶粉给她喝。
接下来可把妈妈给气S了,希希喝着喝着,忽然停下来,没等妈妈反应过来,小丫头用力一涨,只听“噗噜噜……”,希希拉大大了,而且隔了半个多小时后,希希又拉了一次。想想不能拖到明天了,就叫希希爸爸去药店买“妈咪爱”,用温水冲了一支给希希喝,小丫头咕噜咕噜一会儿就喝光了。
目前希希没有呕吐、发烧、脱水现象,今晚还要继续观察,希望明天不用去医院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育儿百科>>松田道雄

一天三次根本不算腹泻,但孩子的身高体重是检验喂养是否正确的标准,不知道一直喂养的是什么,是母乳还是牛奶,我们都知道吃多了会腹泻,但没吃饱一样会腹泻.

1.可以请推拿医生上门推拿(效果没有期待中好)
2.经常补充补液 温水(或着米汤)+盐+糖
3.自己榨苹果汁(苹果水止泻,苹果肉通便)
4.胡萝卜擦丝煮水 喝水
5.蒸芋头
----------------------
5~6个月
在排便上,大多数婴儿每天大便1~2次。但用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大便4~5次的也非少见。相反,也有不少每隔两天不灌一次肠就不会排便的便种型婴儿。便秘型婴儿从开始吃代乳食后就会每天排便了,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多的。此外,有的婴儿是因为没给他吃含有丰富纤维的蔬菜或肉类而便秘的。也有的婴儿吃水果或酸乳酪,排便就会轻松一些。

这个时期常常出现的大便异常,就是由于婴儿自上个月开始加代乳食吃得过多而导致的“稀便”。以前只吃浓米汤的婴儿能吃粥后,因某种原因(例如吃多了或感冒)使大便变稀,做母亲的能排出硬便。不明白婴儿营养的内科医生最常见的做法是,一听说稀便,便认为反正吃母乳或牛奶保险,就命令停吃一切代乳食,但过了4~5天后,大便也不变硬。

由于光吃牛奶吃不饱,婴儿常常会饿得直哭,看到妈妈吃饭,就会伸手去抓。这种由于婴儿半断奶已达到某种程度却又返回去光给婴儿吃牛奶或母乳所引起的“腹泻”,若不给吃原来的代乳食就不会恢复(消化不良)。
*****************************
母乳不足时,究竟加多少奶粉或鲜牛奶合适,大致可从体重的增加上估计出来。在5个月到6个月前后,婴儿每天平均体重增加15克左右,而现在10天内只增加120~130克时,可加1瓶牛奶(180~200毫升)。如果10天里增加不到100克的话,可加两瓶牛奶。然而,再过10天秤1次体重,如果增加到150克左右,就可以按这个加法坚持下去。

也有母乳下的很好,婴儿吃得很饱,其体重平均每天增加15克以上的情况。即使是这样的婴儿,满5个月后也可少加点母乳以外的食物。这时可不按代乳食食谱而采用现成的半断奶法(现成半断奶法)去进行断奶。

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之所以也要给婴儿加点代乳食,是因为只喂母乳,怕铁分不足。在出生后4个月内,因母乳里的铁分较多,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分还有储备,用不着担心。但婴儿满5个月后,身体中储存的铁分就减少了,特别是出生时体重不到2.5公斤的未成熟儿,长到两三个月时就要快速地追赶着普通婴儿,为此就要增加血液。而增加血液就得制造血红蛋白,这样就会把储存的铁分用光了。铁分用完以后,婴儿长到6个月左右会发生贫血。为了预防贫血,一过5个月,就要加母乳或牛奶(二者的铁分都很少)以外的食品。所以,越是未成熟儿,就越是要尽早给予代乳食。
****************************

所谓这个月龄的消化不良,是婴儿腹泻的别名。如果婴儿主要吃母乳,尽管平时大便不硬,而且便中混有颗粒和粘连,由于母亲看惯了,就乐观地认为“这就是母乳喂养的大便”。


但是,如果吃牛奶的婴儿以前一直排硬便,而现在忽然排出水便,当母亲的就会吃惊地说:“哎呀!拉稀了”。于是就马上带他去看病,消化不良就是这时候使用的病名。


不过,婴儿腹泻并不完全是病。现在,在5~6个月的婴儿中,已几乎看不到恶性腹泻了。一般都是小题大做,往往使婴儿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这个月龄引起腹泻的原因,大致分两类:一是由细菌病毒引起;二是由饮食引起(吃多了或吃不饱)。由细菌引起的腹泻,以前是很多的,这是由于制作代乳食时消毒不彻底,从而使细菌进入婴儿体内所致。在还没有制造出对细菌有特效的抗生素的年代,这种腹泻是很可怕的。现在有了各种抗生素,细菌性腹泻能治好了。


也有因病毒引起的腹泻。幸运的是婴儿在五、六个月时,这种腹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虽然还没有专治病毒的特效药物,但这种腹泻能自然痊愈。


细菌、病毒等所致的腹泻,会引起婴儿全身感染,因而婴儿会表现出发烧、精神不振、不想吃牛奶、吐奶等全身症状,腹泻本身没有症状。


相反,还有一种腹泻,不是由细菌和病毒的侵入(消毒很彻底)所致,而是因饮食过量所引起的。患这种腹泻,婴儿既不发烧,精神也好,和从前一样爱吃牛奶和代乳食,只是大便形状与以前不同。不看婴儿的全部情况,只因为大便形状改变了,注诊断为消化不良,又注射、又停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确诊的办法就是看婴儿的精神和饮食等状况。这一点,做母亲的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一直在非常卫生的条件下制作牛奶和代乳食,并亲自喂婴儿的母亲,看到婴儿排稀便时,应首先察看婴儿的各种状况。假如情况和昨天一样,精神很好,有说有笑,爱活动,爱吃牛奶,就不要认为是患病了。


如果平常总是喂10克土豆泥,而昨天却让婴儿吃了30克土豆泥,那么这就是腹泻的原因。那么,只要象往常一样喂10克就可以了。


在喂了婴儿从未吃过的胡萝卜、西红柿的第2天,假如婴儿排出混有胡萝卜或西红柿的水分较多的大便时,其原因就在于吃了胡萝卜和西红柿。只要今天停止喂胡萝卜、西红柿,下次再喂时,把食量减少一半就可以了。


吃多了会腹泻,这是谁都知道的。但吃不饱,也会引起腹泻,这却是人们所不了解的。


开始时,婴儿由于吃多了,大便很稀,就被诊断为“消化不良”。除打针外,又将他以前一直吃的代乳食,什么米粥啦、牛奶面包粥啦,全部停止了,只喂母乳或牛奶。可是,大便却总是不变硬。


在小儿科医生中,很早以前就把这种腹泻称为“饥饿性腹泻”。对此,只要再次喂米粥、牛奶面包粥就会好。如果把这种情况也叫做消化不良而总是不给代乳食的话,那么,这种腹泻就不会好。婴儿本来是由于饥饿而啼哭,体重也相应减轻,但却说为了补充营养而注射葡萄糖等,这对婴儿来说是多么大的灾难啊。说“半断奶失败了”的母亲,多半都经历过“饥饿性腹泻”的苦恼。由于婴儿大便次数多就停止喂代乳食,可“腹泻”并没有被止住。这时,如果还想不起来给婴儿恢复以前的米粥和面包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附近流行痢疾,很多人因腹泻而躺倒(多半在夏天)时,如果是用人工喂养的婴儿,应特别注意牛奶的调配。如果母亲患腹泻,婴儿也腹泻,精神都同时不振时,应尽快找医生看病。
<<育儿百科>>松田道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10-1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10-1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thena_hu 于 2006-10-13 18:54 发表
我在找今天读给你的那段话,想给你LG也看看,但是找出来的都很触目惊心:o

儿子得了肠套叠,我们度过了凶险的一天

这是半个月前写的,本来贴在我们小区论坛的,想想也贴到这儿来。

昨天大概12点钟左右 ...

翔翔上个月出现blaehung的时候,我也怕是肠套叠这种可怕的疾病,问我妈,他听我说翔翔一直放屁就说没事,真正的肠套叠根本放不出屁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万里挑一 于 2006-10-13 20:10 发表
谢谢huMM!我慢慢学习$送花$ $送花$

还想打电话叫你看呢

不止你啊,翔翔爸也要学:coo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10-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thena_hu 于 2006-10-13 20:15 发表

还想打电话叫你看呢

不止你啊,翔翔爸也要学:cool:


心有灵犀啊;) 翔翔这家伙吃完了还不睡,现在正把他放趴了撸背放屁$汗$ 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 14:28 , Processed in 0.066527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