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29|回复: 2

以科学精神寻找莫扎特的历史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1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宾:

  许靖华:科学家,《莫扎特的爱与死》作者

  刘雪枫:《爱乐》前主编,三联书店编辑

  2006年12月5日,是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逝世215周年的纪念日,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2006年是公认的莫扎特年。在这一年里,三联书店组织出版了一些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有关的书,包括《莫扎特的爱与死》、《莫扎特说话了》和《莫扎特的德意志兰》等,这些书中分量最重的就是许靖华探究莫扎特死亡真相的这本《莫扎特的爱与死》。

  今年77岁的许靖华是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曾经获得过地质学界最高荣誉的乌拉斯坦勋章。同时,许靖华还是一位作家。这本书是许靖华的新著,用英文写成,三联书店出版的是中文版。

  热爱莫扎特的许靖华,穷究各种文献,想发掘莫扎特离奇猝逝的真相,他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根据大量的书信与历史记录,重新建构莫扎特去世前三年的人生,证明他恋爱了,他的死亡也跟这段秘密爱情有直接关联。

  我们已经被康斯坦茨欺骗了二百多年

  记者:莫扎特的死因存在各种传说,但您在书中得出的结论是莫扎特是为情自杀。莫扎特爱上了自己的学生、有夫之妇玛达伦娜。当玛达伦娜的丈夫发现她怀有莫扎特的孩子后,这个狂怒的丈夫与莫扎特签订了死前协议,如果莫扎特喝了毒酒,玛达伦娜就可免于一死。于是,莫扎特分别在1791年的11月底和12月初,两次喝下毒酒,并于12月5日死亡。您这样写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许靖华:要了解真的莫扎特就要从他怎么死开始。这本书也可以看成我另外一个科学研究的著作。

  人们后来写莫扎特传记的时候,很多说法都来自莫扎特的太太康斯坦茨,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被康斯坦茨欺骗了二百多年。作为与法律有关的调查和研究,康斯坦茨和其他一些看起来比较“可靠”的证人的陈词是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但是我们发现了莫扎特写给康斯坦茨的一些信件是不真实的。

  此外,我注意到一个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线索,就是他最后一个学生玛达伦娜的丈夫在莫扎特死的第二天把玛达伦娜的脸弄得非常难看,然后她丈夫自杀了,但是当时的皇室把这个事情掩盖起来了,说是两个强盗把玛达伦娜的丈夫杀死了,但我却相信这件事情是有缘由的,而1983年,另外一位研究者弗朗西斯·卡尔也曾经把这两件事件联系在一起看。

  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到莫扎特的内在情怀中

  记者:学界对莫扎特的死亡有过很多猜测和推断,对于许先生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你怎么看?

  刘雪枫:许先生是一位聪明绝顶、睿智过人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位对音乐有敏锐感觉的音乐爱好者。许先生对莫扎特之死所提出的新见解一方面来自他对莫扎特音乐风格所做的理性分析,一方面他也去剑桥、维也纳和萨尔茨堡查阅了大量莫扎特时期的档案资料。

  但是我认为许先生最了不起的是他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到莫扎特的内在情怀当中,他在这方面的描述虽然缺少所谓的“客观铁证”,但却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至于他的推论方法,属于科学方法论的范畴。科学的发展来自假设和猜想,它不需要学说来证明它是否正确,而需要“反证”来诘驳,只要有一个“反证”成立,这个假设或猜想就是有问题的。许先生关于莫扎特死亡真相的假设同样缺少“铁证”,但是目前也没有“反证”来驳倒它,相反持有这种假设倒是能够解释莫扎特生命最后三年的人生及创作的一系列疑问和谜团。

  希望呈现出一个与其音乐或文献相去不远的莫扎特

  记者:和一般的传记不同,在《莫扎特的爱与死》一书中您使用了小说体的写作方法,还原了书中主人公的对话和当时的情景,而且每一章的后面还有您的“题解”,您为何要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许靖华:这本传记体的爱情故事既非小说,亦非真相。或许可以称之为文字与推论之书。我写这本书的动机之一,是希望能呈现出一个与其音乐或文献相去不远的莫扎特。正统的传记将他的生活忠实地记录至1788年。莫扎特的创作年表,特别是他生命后期的生活,的确也有一些记载,但并不详实。

  我试图把他的创作年表和所推论出来的暧昧的爱情关系联系起来。我选择了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作为这本书不同章节的标题。他的作品透露出他的心态、情绪和他的内心世界,或许这些作品反映了一定的意图和目的。其中有两个章节没有这样的标题。第六章所涉及的是1788年一个创作的贫瘠时期,这个时候,莫扎特用了大量时间谈恋爱,因此,他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乞讨金钱。

  记者:好多人了解莫扎特都是通过美国电影《莫扎特传》,电影里讲莫扎特是一个天才,他是疯狂作曲之后累死的,里面还包含了另外一位音乐家萨利耶里出于妒嫉对他进行精神上的迫害。您对这个电影怎么看?

  许靖华:这个电影坏得一塌糊涂,因为它把莫扎特描写成一个很幼稚的人。此外,萨利耶里是很有名的音乐家,他没有任何理由把莫扎特杀死。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科学价值,完全是无稽之谈。

  我眼中的莫扎特像贾宝玉,但是和花花公子、和跟人家通奸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莫扎特是一个非常有感情的人,对人忠诚,不是非常幼稚的、没有人格的人。真理在音乐里,在莫扎特的音乐里可以看到谁是真理。

  “莫扎特对于孩子太容易,对于成人是太难了!”

  记者: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音乐是研究他的状态的一个重要线索,那么您怎么理解莫扎特晚年的音乐?

  许靖华:的确,音乐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不容易讲得清楚的语言。但是,音乐中却充满了真实和诚实。莫扎特的创作年表,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确切地反映了他真实的一面,他的作品透露出他的心态、情绪和他的内心世界,或许这些作品反映了一定的意图和目的。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告诉我们,莫扎特为什么创作了《音乐的玩笑》,是谁给了他灵感创作G小调五重奏。还有一个更隐秘的作品就是1788年春天创作的《B小调柔板》,但看得出来,这个时候,他陷入了爱恋之中。

  很少有音乐爱好者不被G小调五重奏的柔板感动得落泪。而音乐学者们普遍认为降B大调协奏曲是莫扎特生命最晦暗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欢乐与悲伤。

  记者:在12月5日莫扎特去世215周年纪念日那一天,许靖华先生的夫人英国长笛大师苏珊·米兰和英国巴迪克弦乐四重奏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用音乐来诠释莫扎特,与其他作曲家相比,莫扎特音乐的独特性在何处?在国内很多成名的钢琴家都不弹莫扎特,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刘雪枫:关于演奏莫扎特,我还是想重复前辈钢琴大师施纳贝尔的话“莫扎特对于孩子太容易,对于成人是太难了!”所谓对于孩子容易是因为莫扎特的奏鸣曲对技术要求并不高,但要真正欣赏他的音乐意境,恐怕需要相当的修养。

  国外的许多钢琴大师一般都不急于演奏莫扎特,而对于国内一些钢琴家来说,莫扎特对他们既是诱惑又是梦魇。你可以把李斯特、贝多芬甚至舒曼的乐曲弹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但莫扎特是要考你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程度的,考你对声音和气息的控制,如果你的心静不下来,如果你总心存表演欲望,那么你在演奏莫扎特的过程中是要出丑的。对于进入成熟期的钢琴家而言,演奏莫扎特的乐曲比演奏巴赫和舒伯特的还要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12-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新的说法。。。回头找这本书来看看。。。:) $支持$ $支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10:49 , Processed in 0.0867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