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94|回复: 0

『苏州』吴门烟水(0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最初出处 http://qjl75.blog.sohu.com/6011195.html
  
  
  说起苏州,总要谈一个水字。
  
  早在伍子胥相土尝水,起建阖闾大城时,苏州似乎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城外星罗棋布的湖泊,到城内水陆并行的交通,从因水而建的城墙,到临水而起的宅居,水早已在2500年前就将这座城市氤氲在朦胧而又优美的水气之中了。于是,苏州从此便成了水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定格在丹青高手们的画里,又凝聚成了文人的诗歌,化进了游人的梦境……
  
  苏州城外,一条流淌了千年的古运河仍然在书写着她的神奇历史,当年,一边是满载着鱼米和丝绸的漕运官船,首尾相接,绵延数里,浩浩荡荡地北上京城,踏过皇城砖道,直达天子脚下;一边是旌旗飘扬的游船画舫,搭载着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锣鼓喧天,招摇过市般的南下苏杭,没入烟柳之地。富甲一方的苏州府郡,因了这水脉,从此名满天下,不经意间就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收入囊中;更因了这水脉,苏州人脉渐起,僧侣、官僚、商贾、诗人、画家、歌妓、工匠……一时间,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咸聚于此,成了人文荟萃、卧龙藏龙之地。这水,赋予了苏州以灵气,从那绝缘于中原之外的蛮荒之地,摇身一变成可进可退,攻守自如的风水宝地了。不知是哪一年,乾隆爷腻烦了宫廷生活,于是脱去了龙袍,化成了便衣,偷偷地钻进一艘南下的游船,沿着古运河一直游到了苏州。这一来不打紧,只是苦了那些眼巴巴地指望着他临幸的三宫六院七十二个妃子们。她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们的男人已在千里之外,绯闻缠身了。
  
  去看看太湖吧,与运河的繁忙景象不同,这里,是苏州水所营造的另一番境界。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浩淼的太湖水面,一群采莲的女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了,银铃般的笑声清脆悦耳,随着水波荡漾起伏,一圈圈地扩充、散去……勤劳的渔夫也已收网回舟,迎着微风,“渔歌唱晚”,卸下了一天的辛劳和疲惫。此刻,难道你的心中没有涌起做一个太湖隐者的冲动吗?夜幕已经降临,点点渔火,袅袅炊烟,把这个世界装点得如梦如幻。农家饭桌上,鱼虾、莼菜和嫩藕……美味早已盈香满屋,呷着两口黄酒,这太湖水滋养出的奇特美食不让你乐不思归,“口服”“心服”才怪呢!
  
  好东西自然人见人爱,如今,无锡宝贝似的守着太湖的那小小一角大做文章,一派独占太湖的架势。苏州倒是气定神闲,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柔媚的太湖只能是天然的,容不了过分的雕琢。当然,如果实在聒噪得很,扰了耳根子的清静,他们便会轻描淡写地来这么一句:看看地图吧,太湖在哪?
  
  可能有人会说,我心目中的水乡可不是这些。别忙,到古城区或者古镇上转转吧。“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成全了苏州,她们汇成河流,形成河道。于是人们因地制宜,因河建屋,遇水搭桥,自然的造化和人工的精巧共同缔造了这个烟雨朦胧的水乡古城、古镇。走在那里,水的千年沧桑时时在冲刷、涤荡着人们的心扉。密如蛛网的河道、形状各异的古桥、临水而建的民居,虽然满目的苍夷,却承载在历史的厚重。齐水深的墙基上端斑驳的水痕仍然隐约可见、泊船的碇上缆绳勒出的道道沟痕早已化成了历史的遗迹,而岸边拾级而下的台阶似乎依旧可见浣衣洗菜女子的婀娜身影。对了,还有那摇啊摇的乌篷船,船头包着头巾的女子娴熟地摇着橹,水面上也荡起了涟漪,船儿摇篮似的,摇着水乡的人家,也摇着游人的梦……流水、小桥、渔船,这童话般的水乡,日子却是平实而具体的,女人在埠头上浣洗,男人在河里行船,孩子们在船头桥上穿梭,老人们则安详地晒着太阳,数着门前河道里过往的船只,一切都如水乡的水一般 ,温润而宁静,这就是梦锏乃乡吧?br>  
  好像是陆文夫先生说的,水有两种,一种是躺着的,一种是站着的。运河和太湖是躺着的,站着的可能就是井水和雨水了吧。苏州多水井,有一种形象的说法,“井挑桥,桥挑井”,很难说有哪一座城市能像苏州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水井,到底有多少,我说不出确切的数字,但只要你到古城走一走,相信你会很轻易地找到,在路口、在宅边、在小巷深处……
  
  一方井水,养育了一方人。当年,人们凿井汲水,相聚而居,形成了市井。人们用井水煮饭、烧菜、泡茶……就这样,她们溶进了人们的生活,化成了血液,化育出了苏州人独有的性情,水一样的,柔媚,包容。如今,这些古井已经悄悄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寻常百姓似乎已经渐渐地忘记了她们。但她们依旧静静地立在那里,栉着风沐着雨,她们是不肯离去么?是啊,她们见证了这座城市太多的荣枯兴衰和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就如这座城市的眼睛。那圆圆的水面,明澄如镜,分明就是那善睐的明眸,无论尘世间如何喧嚣浮华,她依然是一汪清水,平静而深邃。
  
  再来品味一下苏州的雨水吧,她是朦胧的,女性的,黄梅时节,她永远都是那样不紧不慢,淅淅沥沥地下着,温顺的似乎没有脾气,像雾,似烟,如丝,笼着粉墙黛瓦,小桥人家,悄悄地就入了水墨画了,空灵,写意;远远的,诗人来了,撑着一把从唐诗宋词的缱绻里走出来的纸伞,轻轻得踏着青砖石板,在悠长而寂寥的雨巷,书写着他那无限的遐想和期盼: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来自天下美文 http://qjl75.blog.sohu.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8 07:13 , Processed in 0.05132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