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ifeifish 于 2007-4-2 22:09 发表 
另外,介绍一下最基本的常识吧,如股市从什么学起?
我当年进入股市完全是被逼的,没有学过什么正规的理论课程。只能和妹妹说下我入世的经过,希望妹妹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东西。
刚毕业的时候正逢国内股市第一次重创后进入休眠期.回家以后发现姐姐被套了十几万.那个年代十几万不是小数目,当时姐姐很急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说让我试试吧.为了怕姐姐的资金负担影响自己的判断力,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2000块钱开了个个人帐户. 然后有空就去各个证卷交易所找免费可以看K图的机器, 去听老股民吹牛(不管对方说什么都先记下来).同时每天买一份证卷报,把每天涨幅在前10名和跌幅后10名的股票都记录下来. 几个参数: 开盘价, 收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以及相对应的成交量全部记住. 自己回家在做分析表,想象如果我是庄家我会做些什么,再和庄家后面的做法相比较. 我最高记录可以用脑子记住4个股票一个月内的所有参数, 任何时候只要这4个股票一有动静,马上能够作出相应的判断.这样的过程用了大概一个月时间, 到月底我已经可以预测被我关注的股票每天的开盘价, 每天最低价和每天最高价. 误差基本不超过2分钱.我当时做的时候,国内是采取的T+1操作方式。即当天买的股票当天不能卖。 这就给庄家操纵股票带来了很大便利,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有庄家入驻,哪怕是垃圾股。一个月之后我开始买进第一个股票。国内一次1手至少是100股,第一次试探买的是原油板块,是个国企,很稳定,但是赚钱相对来说比较低。只是当时大盘刚有启动现象,所有的庄家都在蠢蠢欲动,但又持观望态度。 第一个股票让我赚了1500, 有了第一笔资金后,也碰上了大盘由于国企转制政策的刺激正式启动, 炒作的是壳的概念,即借壳上市。 于是一头栽进垃圾股里,从垃圾股里去找那些盘面不大,利于转手收购的中小型国企的股票来购买。 第二个我记得的石劝业,一只标准垃圾股,在政策的影响下,在不成熟的股民推动下,1周之内涨了6个涨停,1个3,6%。我的个人资金终于成熟了。 这时的大盘还是早期抬头阶段,没有明确的热点,只有追捧的各股,真是谁抓到,谁赚钱。接着充满信心地我全盘接收了姐姐的户头,一年解套,盈余30万。 1998年,大获全胜的一年。 1999年股市转向, 垃圾股一落千里,老牌绩优股接过领头羊的位置, 其中以深发展,东方明珠为代表, 新兴科技股如清华同方在国家的扶持下业悄悄探出了头。当时转向时我选的是兰花股份和新锦江, 一个是老牌绩优股,一个是和领头羊同一板块的小盘股,可能是因为从垃圾股发家,对股市资金的来源非常疑惑,不明白没有业绩支撑的股市怎么能红火了一年,虽然当时存款利率一直在降,外部资金源源入市,市盈率一直在涨,总感觉不太安全。 所以后期并没选大盘面的3只领头羊,而是找的小盘面,容易脱手的同类股票。 这里我插叙一下交易规则。很多人认为如果股票跌了,卖掉就好了。其实不是这么容易卖的。股票执行规则是优先权交易,就是说买单和卖单,谁先输入就以谁的价格先成交。 如果卖单碰到没有买单出现的话,也会不成交。就是说卖不掉,砸在手里。很快股市里传言国家要出台证券法,支持股市发展。 由于前期的疑惑,和一直对新闻的关注,我没相信这次证券法出台会促进股市发展。6月30号我全部清仓,并通知所有买股票的朋友全部清仓。 7月1号证券法出台,在大家一片呼高声中,大盘开出了第一个全线跌停。 全线跌停意味着大盘所有的股票下跌10%的总值。一般来讲跌停,跌掉的价值是大于涨停的。因为基数的不同。一个是从低到高,一个是从高到低。映像很深刻的是其后整整6天,大盘挂出了一共7根大阴线。 当时的我一方面庆幸自己的果断,一方面为没来得及出手的朋友担心。 第8天开始,大盘稳定下来,但是士气已经低迷。在这时开始有2各股票解权, 我算出解权后的下午开盘价后给那个朋友打了个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底价割股,换股操作。当时那个朋友已经全乱了,把账户全部交给了我。8万多资金7天下来再扣除手续费只剩下了3万不到。 我把这点钱分成2部分,因为是t+1操作, 所以每天我用一半资金在最低位买入当时的赣南果业(选这个股票是因为前期涨幅不大,而且庄家比较小,没来得及出逃,但是还有一定的托股能力,正采取每天振荡洗股方式积累资金),另一半在最高位抛出. 很辛苦的做了一个多月,算是挽回到本金情况. 后来没再帮他做下是因为妈妈希望我出国,她从小就希望我能象爸爸当年那样到处走走,见见世面,而且我过太沉迷了,当时的大盘激发起了我全部斗志,她也怕我从此掉进去,所以选在了这个时候劝我出国. 我也不想她失望, 之后就开始一系列的大家都经历过的程序了.
在德国做股票是因为习惯吧,也有经济的要求.当时出来,因为在国内是工作过的,总觉得用家里人的钱很没面子,所以每年家里给的钱都悄悄的存了起来, 自己则在来德国的第二月找了份工开始边工边读做.第一次攒够自己的2000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当年2000人民币开户的情景.真是是忍不住想在这里重新开始.可是当时德语并不好, (我是来德国以后开始学德语的,之前一点没碰过,当时是01年的8月份,才来1年多,刚开始大学生活),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于是找到自己的开户银行约了个Termin,让人家给讲了一个下午. 当时觉得银行提供的服务费用太高, 就没开户,而是又去了其他的银行.一个下午跑了5家银行后,决定在Deutsche BAnk或者Sparkasse两家中任选一家. 最后选的是Deutsche Bank,$害羞$ 因为喜欢蓝色的网页, 呵呵.
好了,之前有点偏题了,现在回来看我的德国股市经验.德国的股票炒做和国内有很大的区别, 基本还是以投资为主的。而且我开始的时候机会比较好,正是大盘最低迷的时候,而第一波试探行情蠢蠢欲动,所以毫不犹豫入市,全仓买入了戴姆勒奔驰,( 这边可以一股一股的买。)买后果然行情开始,赚出了我的第一桶金。 不过这桶金并不理想,可以说是我买的时间最久的股票,整整用了2个半月才达到预期值,其间的回弹一波都没抓到。 当年挣了700多,但是对自己很不满意。 可以说并没抓到热点,而且就单只股票而言,没有做到最好。在这笔之后又试了试生物技术股ALTANA,感觉虽然大盘出现热点,但是上涨后续无力,外围资金明显在做观望。所以暂时退出股市,先接妈妈出来玩了3个月。顺便重新理清自己在德国的做股票思路,在思想上从投机炒股转向投资炒股,为下面做准备。 01, 02年就这么过去了,小有斩获。 2003年大盘开始启动,这次等到外围资金入市,大概下半年后才开始做, Commerzbank,Deutsche Postbank, 西门子, E.on, 汉莎, 奔驰, TUI, 电信, WCM, 做过很多, 终于养成自己风格的操作方式, 短, 平, 快。 决不恋市, 一期3波就是在这时候养成的。 刚开始还喜欢找热点, 以赚钱为主,后面基本就是乐趣,怎么在别人都亏钱的股票中做出盈利,才是乐趣所在。 最典型的就是TUI和汗莎,我遇见的做这股票的德国人都是赔的,只有我,光TUI, 就赚了3000多欧.;) 是我最得意的一只股票,也是短,平, 快的经典战役. 所有庄家的操作我都赶在了前面,小佩服自己一把.呵呵.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