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77|回复: 2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1-8卷)下载链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刚刚把著名的古琴老八张上传到verycd,链接http://board.verycd.com/t443926.html各位有兴趣的试试下载,希望没有问题。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CD
   这是一套CD,共8张,古琴界称之为“老八张”。1956年,查阜西先生率领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的古琴调查组,遍 访全国各地86位琴家琴人,搜集、整理了大量琴学史料,并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不可复得的琴曲钢丝录音资料。这“老八张”唱片正是其中的一部分。限于历史 条件的限制,这些录音并非尽善尽美,但对后学者而言,如此原汁原味、醇厚无华的琴乐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聆听的。学琴之人宜备。


中文名称: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1-8卷)




编者的话
  
特约编辑:王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仅传世的唐至清代的琴曲就有三千余首,其内容之多彩,和文献之丰富,可称中国古乐遗产之冠。古琴不仅在中国古乐中占极突出的地位,而且也深受世界音乐学者的重视,它是研究中国音乐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清末以来,古琴一度中道衰落,琴人日趋稀少,许多宝贵琴曲也相继失传,使古琴艺术落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困境。
1954年,中国艺术研究所(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以后,对古琴音乐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工作。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古琴工作者赴全国廿一个省市开展古琴音乐的采访调查,访问了八十六位琴家,搜集270多首琴曲,在中国唱片社及各地电台的支持下,共录制琴曲约1500分钟。

在这次采访的推动下,各界对古琴又有了重新认识,并促使多年不弹琴的琴家,纷纷重操七弦,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日以继夜地刻苦钻研,发掘打谱,使绝响百年的古曲又重放光彩;有的招收弟子,传授琴艺,使古琴艺术后继有人。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渖阳等音乐学院都先后设立古琴专业,不少地区成立了古琴会,古琴事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5-1978年,中国琴坛再度萧条,原准备出版的古琴唱片,也无法付梓。今天,我们终於有机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将1960年编创的古琴唱片,进行重新编辑,并准备分批陆续出版。

这套激光唱片是一份珍贵的音乐遗产,因为这是古琴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搜集的古琴精华,它包括了广陵、虞山、泛川、九嶷、新浙、诸城、梅庵、淮阳、岭南等九大琴派,廿二位琴家,五十三首琴曲,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些琴家都是各派的第一流高手,现已有廿位琴家先后作古,目前尚健在的两位已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因此这套唱片可称为中国古琴音乐的稀世珍宝,不可再得。

我们怀著极其兴奋的心情,把这套包涵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珍品,奉献给国内外琴家和古乐爱好者,我们深信大家不仅可以从这绚丽多资的作品中,管窥一豹,了解各家各派的风格特色,而且可以从诸琴家的心血结晶中得到启迪和营养,从而使古琴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序言 刘森民

古琴(即七弦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照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那就更早,可以说是中国弹拨音乐的「鼻祖」了。

我非常喜欢古琴音乐,年轻的时候,听过一些琴曲,了解一些乐曲的性能,那时古琴给我的印象,似乎神秘,深奥,距现代生活十分遥远。近年来因为中国唱片总公司要出版一套古琴专辑,临时抱佛脚,听了一些录音,阅读了一些资料,学习了一下,在惊讶之余,倒是有些体会。古琴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素以题材广泛、曲目丰富而著称。据《琴曲集成》一书记载,仅60年代前后收集到的琴曲就有3000多首,《琴谈》、《琴赋》等理论著述一百五十余种,可见祖先留给我们这份艺术遗产份量很重,的确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保留继承,发扬光大。

古琴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倾注心血,谱曲填词,著述琴论,从而推动古琴艺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涌现了许多琴家大师,许多名曲经典流传至今。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学《文王操》,作《幽兰》,伯牙作《高山》、《流水》,师旷作《阳春》、《白雪》;公元140年战国时期的《关山乐》;魏晋时期的《广陵散》、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南北朝刘义庆的《乌夜啼》;唐代王维的《阳关三迭》、潘庭坚的《捣衣》;宋代郭沔的《潇湘水云》;元代毛逊的《渔歌》、《樵歌》、《山居吟》;明代朱权的《平沙落雁》,李水南的《普庵咒》以及清代的《鸥鹭忘机》等等,曾给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传说,脍炙人口,如「俞伯牙遇知音:,司马相如弹琴结良缘,嵇康遭司马氏杀害,临刑弹奏《广陵散》以为寄托,聂政为父报仇,学琴十年,刺杀韩王的故事;更有三国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演义等等,为世人传为佳话。

古琴能有这样长久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它有几个特点是值得提出的,首先,它的大部分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像歌颂民族气节的《苏武思君》、《正气歌》;充满爱国热情的《潇湘水云》;歌颂英勇斗争的《广陵散》;借景抒怀的《阳春》、《白雪》、《佩兰》;歌颂大自然美的《高山》、《流水》;同情女性不幸遭遇的《昭君出塞》、《秋霞吟》、《大胡笳》及《汉宫秋》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次,七弦琴音乐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曲体结构、表现技巧上都高於民间音乐,但它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并从中吸取营养而发展提高的,而且它的音乐语言和民间音乐几乎完全相同,像《矣欠(ai4)乃》一曲,就是直接引用了劳动号子,经过加工提炼而创作的;另像张鞠田编写的十几首琴曲,都是从明清流行的民歌和戏曲音乐中选来加工改编的。所以,可以说七弦琴音乐与民间音乐有著血肉的联系,第三,七弦琴音乐是结合诗、歌、词、赋,并从民间传统故事中吸取题材而发展的,因此,有著文化根底。如《关雎》取材於诗经,《离骚》取材於楚辞;《秋江夜泊》取材於唐张继诗《枫桥夜泊》;《岳阳三醉》是根据苏轼赤壁赋中的「羽化登仙」一句而作。还有《手挽长河行》、《禹凿龙门》是依据孟姜女和大禹治水的传说而写的。至於历来诗人词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岳飞、李清照、苏氏三杰、姜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不论在琴歌,或在琴曲中,则屡见不鲜,数量是很多的。

近几千年来,古琴艺术一直比较辉煌,只是在近百年当中有所冷落,而且日趋凋寒。为弘扬民族文化,抢救祖国这笔音乐艺术遗产,中国唱片总公司和中国音乐研究所联手编辑了一套大型有声节目--《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第一部分共八集,将在今年出版发行,值得提出的是这八集汇集了五、六十年代初不同流派的著名琴家演奏的精品,其中除了个别大师尚健在,大多已先后作古,成为绝版,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它的问世,对於继承发展古琴艺术,使之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是不无重要意义的,对於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研究、借鉴,也是很有价值的。

近年来古琴音乐开始复苏,一些海内外有识之士通过交流研讨,正掀起一股「古琴热」,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振兴古琴音乐大有希望,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国古琴音乐,一定会在新的艺术天地里,重放异彩。

1994-05

专辑曲目:

卷一
  管平湖 《广陵散》、《离骚》、《碣石调幽兰》
  
卷二
  吴景略 《阳春》、《墨子悲丝》、《潇湘水云》、《桐叶舞秋风》、《忆故人》、《秋塞吟》、《渔樵问答》
  
卷三
  查阜西 《洞庭秋思》、《长门怨》、《渔歌》
  张子谦 《梅花三弄》、《龙翔操》
  刘景韶《樵歌》
  詹澄秋《听泉引》
  
卷四
  管平湖 《流水》、《欸乃》、《胡笳十八拍》
  
卷五
  姚丙炎 《高山》、《华胥引》、《酒狂》、《大胡笳》、《楚歌》
  溥雪斋 《良宵引》、《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普庵咒》
  
卷六
  乐 瑛 《韦编三绝》、《沧海龙吟》、《岳阳三醉》、《列子御风》
  杨葆元 《鹿鸣》、《伐檀》、《归去来辞》、《平沙落雁》
  夏一峰 《静观吟》
  程午加 《秋江夜泊》
  
卷七
  吴兆基《搔首问天》、《渔歌》、《忆故人》
  顾梅羹《流水》
  徐立荪《捣衣》
  詹澄秋《石上流泉》
  
卷八
  杨新伦《乌夜啼》
  沈草农《平沙落雁》
  龙琴舫《捣衣》
  侯作吾《高山流水》
  喻绍泽《佩兰》
  关仲航《渔樵问答》
  卫仲乐《醉渔唱晚》、《流水》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5-11 11:39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4 21:12 , Processed in 0.057811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