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飘雪

[八卦专栏] ★ 一起走过的日子:香港娱乐界的旧情与往事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土”刘晓庆

1984年,谢晋导演率领内地电影代表团来香港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一位女团员刘晓庆最令我留意,可能是我对她主演的《芙蓉镇》特别喜欢吧,她这次来港给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一般来说,明星在幕前和幕后的表现,尤其是形象更会不同。但这位刘晓庆,在我们一班香港记者包围访问时,她的答问又是那么自然,那么坦率,毫无造作。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她的一身打扮,那一套裁缝师傅制作的时装(我认为的),一身格子布料套装,还有她手上的太阳眼镜,不是LV名牌的手提袋,但我相信是当时最流行、最时髦的,当然,也是最乡土的!


刘晓庆

内地演员,四川涪陵人。1970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下乡到宣汉县农场劳动,1971年入成都军区达县军分区宣传科工作,1974年任成都军区话剧团演员。1975年初上银幕,在《南海长城》中扮演角色,1979年出演影片《小花》引起注意。后在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中扮演青年慈禧,为她赢得海外声誉。此后多次荣获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显示了表演上的深厚功力。1990年她正式从商,开办多家公司,成为名噪一时的女强人。2002年,她因偷税漏税案发被捕,2003年获释出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荣吃鱼蛋粉

2004年的金马奖决赛当晚,我想起了20年前张国荣参加金马奖一事来。

这一张照片是在1984年拍摄的,地点是香港启德机场(旧机场),当时他正准备前往台湾参加金马奖影展,上机前在餐厅吃一碗鱼蛋粉。张国荣食相的投入,令我想起他对饮食的要求和对口味的选择。要知道这一碗鱼蛋粉是我们一班驻守机场记者公认为全港最昂贵的鱼蛋粉,18港元一碗,而其他食店只卖七八港元一碗。这是1984年的价钱,今日来算,这一碗机场鱼蛋粉已经是40元!

那一天,张国荣和记者做完访问之后,便一个人默默地细尝这一碗昂贵的鱼蛋粉。只见他在数碗中的鱼蛋有多少枚,一口一口地慢慢细嚼,最后,连汤也喝光了,才放下碗来,一点也不浪费。在现实生活中,他不是挥霍的“十二少”,而是懂得享受生活、品尝美食的“荣少”——我记得自己就曾经在菜市场遇上他在买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背米老鼠的成龙

上个世纪的成龙是什么样子?这张图片可以告诉大家,他很纯真!

1983年,在东京成田机场,遇上他前往台湾,和他闲聊几句之际,发觉他背后用颈巾缠绕着一只米老鼠。他说这是一位日本影迷送给他的,他很喜欢,不肯放进行李仓,要随身携带,在机上可以把玩,也可以揽住睡觉!

多可爱!我是说成龙,不是影迷,也不是米老鼠。在当日的成龙来看,他正在发展日本市场,有影迷送一只米老鼠给他,如果不好好爱惜,怎对得起影迷?何况还有大批中日记者在场,更得来一个可爱纯真的表情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少年华仔

青春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财富,有它就有希望。我也曾经拥有过,只是不懂珍惜,让它轻轻溜掉了。但我见证不少明星的青春,今日还留下来,其中一个是刘德华。

这一张照片在1984年左右拍摄的,我约华仔出来做专访,并为他拍下这一辑青春无敌的照片,不需要化妆不需要摆Pose,已经星味十足。

那时候华仔接的片约比周润发还要频密,一年拍足十部戏,日夜不停开工。那些出外寻欢作乐的事都没有他的份儿,华仔对这些活动没有什么兴趣,除了工作之外,就是睡觉,或者躲在家中看书,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不放过,还把他熏陶得练起字来。直到今时今日刘德华仍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所以他可以红那么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卫青年吴宇森

请留心细看吴宇森的发型服饰,想知道这张图片是在哪个年代拍下来的吗?

那是1978年在嘉禾片场拍摄的!当时吴大导演替嘉禾筹备新片《饮血部队》,也替新艺城拍戏,一脚踏两船,赚钱养家,很正常不过。

那时候香港的文化潮流时尚,长头发,窄狭的衬衫,还要高领子,裤子要用腰带,不要牛皮带,那当然是喇叭裤,还要穿上高跟鞋,手上更是少不了一根香烟!

吴宇森思维前卫,所以他拍的电影风格也超英赶美,否则,今日好莱坞也不会有一位吴宇森为我们华人电影争一席位。今日再看一看这一张照片,记得我家中的衣柜里,好像也有一条和吴宇森一样的喇叭裤!


吴宇森


香港导演。生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公司跟随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深受美国新生代导演山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布利克的影响,1986年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奠定了吴氏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在港片辉煌时期,吴宇森获得了“暴力美学大师”、“香港新浪潮先驱”、“杀手教父”等称号。后前往好莱坞发展,执导《终极标靶》、《断箭》、《变脸》等片,成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华人导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舞男“冲击”第一波

大家在《PTU》中看到的任达华,是一个外表严肃、非常有正义感的警察。这部戏令他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从出道起共拍了200多部影片之后,才得到这个姗姗来迟的奖励。怪不得他对记者表示,不收片酬也要拍杜琪峰的戏。

这一张大约在1980年拍下来的照片,令我记起他在电视台首次当男主角的经过。那一年,周润发因压力太大,逃避拍摄无线电视台的新剧集而远走加拿大,争取更多发展。他一走,就令一班艺员训练班的艺人有机会担任男主角了,任达华就是靠这样的机会成为新剧集的主角。这部剧集叫做《冲击》,描述舞男生涯的故事,也为任达华后来接下的舞男系列电影打下基础。他真是要多谢发哥。

经过岁月的洗刷,成熟了的任达华,凭着精湛的演技终于成为影帝。现在再回头看昔日的他,披头散发的样子,相当新潮呢!


任达华

香港演员。外型俊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逐渐走红。台湾著名导演、摄影师陈坤厚很赏识他,他在台湾主演了《刺客春秋》、《感恩岁月》等片。回到香港后,身价倍增。从1987年起,每年拍片都在5部以上。舞男、警察、江湖大佬、变态杀人恶魔、同性恋者,他饰演的亦正亦邪的角色也得到影迷推崇。近年与杜琪峰等影人合作,演技日益精湛,作品包括《暗战3》、《旺角街头》、《全职杀手》等。凭杜琪峰的《PTU》和《黑社会》连续两年夺得金紫荆奖影帝的桂冠。他与名模琦琦的结合,也成为娱乐圈一段佳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哥,等待黎明

《2046》为王家卫带来震撼,1984为周润发带来了日后的进军好莱坞、成为国际明星的开始。在1984年之前,发哥事业不太如意,影片票房失利,角逐影展最佳男主角多次空手而回,失意非常;但在1984那一年,他年头凭着《等待黎明》获得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年底又夺取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成为双料影帝。那一年发哥真是意气风发,替自己争回一口气,但也不忘记失意落寞的一刻,发愤图强,今日他是国际影星!

他得到亚太影帝那一日,正在香港拍《灵气逼人》,公司未有安排他去影展——他落选太多了,这个奖是何江西代表那间公司,去到拍片现场给发哥的。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可以看到发哥的开心表情和那一份落寞无奈的眼神,苦尽甘来嘛!


周润发

香港演员。祖籍广东宝安,生于香港。18岁应征到香港无线电视台当演员,从此踏入演艺圈,1975年入无线举办的第三期艺员训练班,一年后成为无线的基本演员,1976年主演长剧《狂潮》成名。1980年,主演电视剧《网中人》、《亲情》、《上海滩》风靡香港和内地。他参演电影之初多为奇情片,劣评如潮,一度被称为“票房毒药”,直至《胡越的故事》才有起色。其后凭《等待黎明》成为金马奖和亚洲影展双料影帝。1986年,在吴宇森执导的影片《英雄本色》中扮演小马哥,一举成为80年代的电影巨星。1995年他赴好莱坞发展,先后主演《再战边缘》、《安娜与国王》等片,2000年主演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国际影坛好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豪哥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豪哥”,就是大家对狄龙认识的开始,《英雄本色》尽情表现他的忠肝义胆、一生无悔的银幕角色,但我认识的台下的“豪哥”,是一位乐业敬业的好演员,不迟到也不早退,休息时间,也在化装间做准备。

这一天,他在拍楚原的《蝙蝠传奇》,古龙笔下的楚留香——香帅,都给他演活了。只见狄龙一个人独自在化装间练习功夫动作,事关他在十分钟后,在片厂和其他演员来一趟激烈打斗的拍摄工作,怕会失手,只好预演一番。

狄龙在邵氏影城拍了不少令人回味的影片,我记得有《拳击》、《刺马》、《报仇》……都是动作片,也是张彻导演执导的。拍这些功夫动作电影,需要有真材实料。狄龙是一位咏春拳高手,少年时代跟随叶问**师父学习咏春拳,李小龙是他的同门。来头不小的狄龙,在拍电影之前,却是一位裁缝师父,替人家做西装的,你说是不是“豪哥传奇”?


*狄龙在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中扮演“大哥”宋子豪,人称“豪哥”。

** 叶问(1893-1972),本名继问,佛山人,自幼拜艺于咏春拳大师陈华顺(南海拳王梁赞得意弟子)门下。1949年赴港定居,后二十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咏春拳的推广和普及,桃李盈门,李小龙就是一位杰出代表。


狄龙

香港武打片演员,原名谭富荣,祖籍广东新会。幼时家境贫苦,11岁在服装店当学徒,曾拜师学咏春拳。1968年,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国演员训练班。70年代,在香港新派武侠片高潮时期,狄龙是主演楚原影片最多的男星,如《楚留香》、《蝙蝠传奇》、《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并在张彻导演的《独臂刀王》、《保镖》、《报仇》、《十三太保》等片中与姜大卫搭档演出。狄龙主演的电影在台湾、东南亚风靡一时,他的演技也声誉遐迩。 此后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影坛武侠红星的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龙的背后全是靓女

明星从未成名到天王阶段,这一段过程千变万化,尤其他们的Fans都是年年不同的,因为他本身也在不断改变中。成龙在电影圈捱了足足40年,才有今日这个“大哥”的称号,不简单啊!

这两张照片是在东京富士电视台拍摄的,时间大约是1982年。成龙在日本宣传《A计划》,大批日本影迷来到捧场,一睹成龙庐山真面目,场面哄动。现在我们大家看一看这个场面,成龙在主持人访问下,他背后的Fans全属靓女,当然,也有靓仔,毕竟是少数。成龙打扮斯文,笑容又乖乖,他的女Fans都举起相机拍下他的可爱笑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邵氏的好莱坞式制作

在这里不必详细介绍邵老板,他在香港电影界众多老板里面,应该是最精明最出名的一位。我在邵氏影城采访时,很多时候见他独自一个人,手持文件在影城四处走,精神抖擞,健步如飞,连我这位小伙子也佩服不已,仰慕地大声叫:“六叔!”他总会悠闲地应一声:“你好!”这是我对这位长辈20多年前的印象,至今仍然未有改变。

自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业起了变化,不少独立电影公司成立,像新艺城、世纪、德宝,宝禾……也多了一批新浪潮导演出现,许鞍华、徐克、谭家明……对电影圈造成冲击。邵氏的好莱坞式制作,更是面临考验,但邵老板处变不惊,大胆起用这些新浪潮导演,拍一些迎合潮流的像《表错七日情》这样的电影。该电影刷新票房纪录,成为邵氏创办以来第一部过千万票房的电影。邵逸夫曾对我这位当时还是小伙子的记者说:“拍时装片比古装片更赚钱!”他开心地呵呵笑。

随后,他投资拍《倾城之恋》,找来许鞍华这位新浪潮女导演执导。首映那一个晚上,他在嘉道理爵士夫妇陪同下,举杯庆祝。邵老板跟随时代步伐,在电影界他始终是“第一”。看,今日香港电影有多少老板是连本都输光,人也消失了,只有邵老板仍然健在,真是精明的老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9 18:51 , Processed in 0.05803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