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61|回复: 1

[婴儿话题(bis 18M)] The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0-60M)身高体重头围BMI等,很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5年出的,根据母乳BB的体检数据作出的曲线,表格

:: Length/height-for-age 身长/身高标准(与年龄对应)
:: Weight-for-age 体重标准(与年龄对应)
:: Weight-for-length 体重与身长对应标准
:: Weight-for-height 体重与身高对应标准(身高用于2岁以后,身长用于0-2岁)


这4个比较重要,下面的是肥胖指数,头围等

:: Body mass index-for-age (BMI-for-age)
:: Head circumference-for-age
:: Arm circumference-for-age
:: Subscapular skinfold-for-age
:: Triceps skinfold-for-age
:: Motor development milestones


我贴几个女宝宝0-2岁的$害羞$




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公斤)/ 身高平方(米),成年人正常体重应该是18.5-25




[ 本帖最后由 拍拍脑袋 于 2007-5-19 23:5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新指标是基于8440名母乳喂养的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出的。

与吃母乳的婴幼儿比起来,吃配方奶的孩子体重比吃母乳的孩子要增长得快些。而“世卫组织”旧的有关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指标却是根据吃配方奶的孩子的发育情况制定的,这就意味着这一套标准存在着重大缺陷。

从1997年到2003年间,世界卫生组织对包括巴西等6个国家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孩子来自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等6个不同的国家,身体都很健康,且他们的母亲都不吸烟,对孩子的照顾也非常周到。而之前的指标只是取单独一个国家的儿童为样本(也就是美国儿科学会公布的美国婴幼儿生长发育曲线)。

新的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还包含了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单位为公斤/平方米),这是WHO首次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引入此项指标。BMI为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提供了工具,对于监控孩子的肥胖症非常有效。它是评估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革新。


用生长曲线检测孩子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比起简单用一个数字断定孩子是高是胖要更科学。使用方法如下:

1、做顺时记录。
每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体重,把测量结果描绘在生长曲线图上(不要在孩子生病期间测量),连成一条曲线。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3号线到-3号线之间)匀速顺时增长就是正常的。有些孩子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生长曲线呈斜线,只要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就不用担心。

误区:追求最高值,认为平均值以下就是不正常。
孩子的生长发育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都不同。平均值曲线不是判断发育正常与否的标准。即使孩子的生长曲线一直在平均曲线之下,最低值曲线之上,只要一直在匀速顺时增长就是正常的。

2、做动态观察。
每2-3个月对生长曲线增长速度进行一次横向比较,如果出现突然增(减)速,就要提起注意,定期体检时可向医生讲述情况,听取医生的建议。

误区:生长曲线突破正常值才引起注意。
很多父母都是在孩子的身高、体重超出或低出正常值勤后才发现问题,似乎有点亡羊补牢。生长曲线总是超过2号线,或低于-2号线时,就应提起注意,是不是你的喂养方式有问题,或者孩子的健康是不是出现异常。此时你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干涉。

3、BMI曲线观测。
计算出孩子的BMI值,描绘在BMI曲线上,曲线匀速顺时增长为正常。

误区:忽视BMI曲线。
BMI指数也是肥胖指数标准,不能被忽视。它的曲线图增长速度比身高、体重要慢,最好能保持在2号线到-2号线之间,平稳地前进。一旦超出正常值(3号线到-3号线之间)或递增(减)速度过快,就要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5 22:00 , Processed in 0.08557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