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5引路菩萨,即引导死者进入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死者画得很小。
图26引路菩萨
大英博物馆最自矜的敦煌藏品之一。引路菩萨与死者都刻画生动。
图27水月观音(游戏姿)
Water-Moon Avalokiteshvara in Lalitasana Posture
观音手执柳枝净瓶,以游戏姿坐于岸边。观音为男像。图下方黑衣者是供养人的像。纸本设色。
高:82.9 cm ;宽:29.6 cm
图28佛祖像
五代至北宋初年,十世纪左右经幡的上部,绢本设色,绢上织有凤凰纹。色彩较简单,显得质朴大方。
高宽均为53cm。
图29维摩诘经》插图草稿(细节1)
这段表现的是维摩诘(Vimalakirti)示病,文殊师利(Manjushri, 亦即the bodhisattva of wisdom)前往探望的情节。
细节部分描绘辩才无碍的维摩诘与他的侍从。维摩诘手执一柄扇子,前景中一菩萨正在从瓶中倾倒无尽香米。文殊问维摩诘病从何来? 维摩诘答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大致完成在914年左右,可能是晚唐或五代作品。
图30维摩诘经》插图草稿(细节2放大)
这段表现的是维摩诘(Vimalakirti)示病,文殊师利(Manjushri, 亦即the bodhisattva of wisdom)前往探望的情节。
细节部分描绘文殊师利与他的随从。文殊问维摩诘病从何来? 维摩诘答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大致完成在914年左右,可能是晚唐或五代作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