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71|回复: 2

[兵器知识] 二战坦克及装甲车辆(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T7快速坦克是30年代苏联著名的坦克。1930年苏联向美国购买了2辆克里斯蒂坦克,经广泛试验,由哈尔科夫工厂试制成功,称为BT-1快速坦克。 BT坦克从BT-2起开始大量生产,并进行多次改进,先后生产了BT1型至BT7型多种快速坦克及多种变型车。其中BT-7于1934年提出设计,车体改为焊接装甲,同时增大装甲倾角,采用新设计的炮塔和新型发动机,性能明显增强,于1935年开始生产。BT-7的设计经验成功运用到更新型的T-34中型坦克上,从T-34坦克身上明显可以看到BT-7的影子。

至1940年法国投降前一共生产了B1-bis坦克365辆,其中66辆装备第1,第2,第3,第4后备装甲师,57辆配给各独立连。德军也使用过缴获的法军B1-bis坦克,左图就是换上德军装甲部队标志的B1-bis坦克。法国人在1944年解放鲁瓦扬港时使用了少量的B1-bis坦克。

1939年9月,为取代“马蒂尔达”Ⅱ型,代号为A20的新型步兵坦克由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开始设计,次年6月制造出4辆A20样车。此时正值英法军队在西欧大陆全面溃败,面对德军以坦克集群为主力的闪电战,英国严重意识到了对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A20已难以胜任对抗德国新型坦克的任务。为此,当年7月沃尔斯豪尔公司接受了研制A22步兵坦克的合同,并被要求一年内投入生产!1941年6月,首批生产型A22坦克共14辆交付英军,随即开始大批量生产,并被命名为“丘吉尔”步兵坦克。各型丘吉尔产量共达到5640辆,是战时英国产量最大的一种坦克。

1945年初,Comet坦克开始装备英军第11装甲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师是唯一全部换装Comet坦克的师,而英军的其他装甲师只配有少量的Comet坦克,因而Comet坦克在二战的最后阶段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坦克战。年初,该坦克被“百人队长”坦克取代。

Cromwell巡洋坦克在英国坦克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承上启下”四字来加以概括。承上,说明它继承了英国巡洋坦克的特点;启下,说的是它是最后几种巡洋坦克之一。从次以后英国就不再生产巡洋坦克了。Cromwell坦克是根据英军参谋本部40年代初期制定的“重型巡洋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而研制的。1943年1月正式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坦克,并统一命名为Cromwell巡洋坦克。它一共有8种车型,在武器和性能上略有区别。 Cromwell巡洋坦克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是它装备部队的时间较晚,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火炮威力相对较弱,难以和德军的Panther坦克相对抗。尽管如此,在诺曼底战役及随后的进军中,该坦克和美国的M3,M4坦克协同作战,也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也称为VI型巡洋坦克,是由VI型"Covenanter"巡洋坦克发展而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著名英军坦克,共生产了 5300余辆。Crusader巡洋坦克分为I,II,III三种型号,其中以Crusader II型巡洋坦克最为出名。Crusader巡洋坦克也参加了英军在北非战场的一系列军事活动。但是它的装甲还是太薄,1943年以后被淘汰。

“象”式坦克歼击车火力强大,防护性能超群,但是机动性却较差,而设计思想上的大胆创新,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使“象”式坦克歼击车确立了它在世界战车史上应有的地位。

1941年9月,德国陆军兵器部决定,新的自行榴弹炮尽量采用T Ⅲ/T Ⅳ上的零部件,并使战斗重量控制在23.5吨之内,由啊尔凯特公司负责研制,研制名称为”Ⅲ/Ⅳ型火炮搭载车“。阿尔凯特公司于1942年初正式开始研制工作。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总是认为在3/4号车上搭载150mm榴弹炮是很困难的。直到1942年7月,将leFH18型105mm榴弹炮装载 2型轻型坦克上之后,才重新审视150mm榴弹炮的装车问题。1942年7月15日,希特勒下令在T Ⅲ/T Ⅳ型坦克上装载150mm榴弹炮。这样。阿尔凯特公司在对地盘经过一番改造之后,终于在1942年10月制成了第一辆样车。后来,该车被命名为“野蜂” (hummel)自行榴弹炮。

IS-2重型坦克在1944年3月投入使用。加装了122毫米炮的IS系列取代了老式的KV系列。该坦克的主炮可以在1000米外击穿160毫米的钢板。而且常常把敌军的坦克炮打飞。该坦克的最大缺陷是只能携带28枚炮弹。

 为了在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SU-152的成功使苏联坦克设计师们决定再设计一种基于新型IS 坦克底盘的突击炮,这个设计方案被命名为"241项目".1943年夏季,"241项目"正式上报GKO,很快GKO批准生产并装备红军部队,命名为 ISU-152设计方案。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基于38(t)坦克的底盘上研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的最后一种坦克歼击车。古德里安于1943年3月提出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建议,以弥补德军反坦克能力的不足。德国陆军兵器局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43年12月下令研制“战斗全重为13t的38(t)轻型突击炮”,由捷克的BMM公司负责研制。BMM公司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第一辆样车。1944年4月20日,有20种新型坦克歼击车参加了希特勒生日进行的兵器展示,希特勒大喜过望。同年6月19日,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命名为“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产了 2584辆。

德国于1943年2月开始研制“猎虎”坦克歼击车,其设计的目的是远距离支援步兵和装甲战斗车辆。“猎虎”坦克歼击车由于生产数量很少,东线战场仅在德军向本土退却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在西线,阻滞盟军坦克的进攻中也有一定作用。

苏德战争初期,在苏军和德军的交战中,KV系列重型坦克对阻止德军的进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系列坦克机动性较差,火炮威力也显得不足,在二战后期终于被IS系列重型坦克所取代。。

1939年12月19日,苏联开始生产装备KV-1重型坦克。当时,KV-1坦克参加了苏芬战争,在那些战役中,苏联最高指挥部意识到需要加强KV-1 坦克的火力以摧毁敌军的雕堡以及其他的防御工事。大多数的KV-2坦克都是因为故障而损失的。例如第41坦克师损失了33辆坦克中的22辆KV-2坦克,只有5辆是被敌人击毁的,其他17辆都是因为故障或者燃料耗尽而被抛弃。1941年10月,KV-2坦克的生产被取消,苏联一共制造了334辆KV-2坦克。

M3中型坦克在二战期间,除了装备美军,还装备了很多的盟国军队,如英国,加拿大和苏联。在北非战场上,英军凭借着M3,M4坦克击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我军也缴获很多美国提供给国民党军的M3中型坦克。

M3 Stuart轻型坦克由于具有一定的火力,较高的行驶速度和良好的越野性能,所以在二战期间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北非战场上,美英联军M3轻型坦克,M3中型坦克,M4中型坦克等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在远东,M3轻型坦克和M4坦克一起,在缅甸,菲律宾的战斗中,使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居于下风。二战后,玻利维亚,巴西和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军队仍在使用M3轻型坦克。

  美国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M4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 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

  美军在二战期间使用过的坦克歼击车除了著名的M10和M36以外,就还有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M18的产量只有2507辆,它的优点在于速度较快。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上,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的名气远不及前面的M10以及M36响亮,它在美军对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美国在1943年7月开始生产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一直生产到1944年10月才停止生产。二战后不久M18 Hellcat就退出了美军现役。

 M24坦克于1944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编入美军驻欧洲的先头部队,曾参加了莱茵河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军外,奥地利,法国,希腊,伊朗,伊拉克,日本,菲律宾,沙特,西班牙,巴基斯坦和乌拉圭等国的军队也使用M24轻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朝鲜战争,印巴冲突等。美军中的M24轻型坦克于50年代由M41轻型坦克代替。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在使用M24轻型坦克。

 M26 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 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 50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二战中期,美军从苏联情报人员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研制大威力、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即“虎”式坦克)。而美军原来的M10坦克歼击车的76.2mm 火炮的威力已明显不足。为了能击穿“虎”式和“黑豹”式坦克的重装甲,急需增大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威力。为此,美国武器开发委员会下达了改进M10坦克歼击车的指示,不久,便生产出几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包括T72、T70、T71坦克歼击车。其中T72和T70样车威力不足,只能算是过渡性车。真正为 M36奠定基础的,是T71坦克歼击车。

  在入侵苏联以前,德国人已经制造了少量的坦克歼击车,但这些产品的表现默默无闻。它们的反坦克战绩甚至比不上客串的III号突击炮。T34坦克的威胁使得德军迫切需要火力更猛的反坦克武器。在仿制T34失败后,德国人迅速找到了一个替代方法:将T34主炮或相似的长身管75mm炮装在自己的坦克底盘上,作为支援武器协同装甲部队作战。于是几种型号的Marder几乎在同时投入生产。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现有设备拼凑而成。MarderI,II的威力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80-90mm的装甲。Marder II / Sd.Kfz.132 在II型坦克底盘上加装经过改进以适应德国弹药的T34/76的76.2mm Pak 36(r) L/51 火炮。弹种与Pak40系列相同。1942年4月到1943年6月共生产了201辆。

Marder系列是二战德军最早大量装备的坦克歼击车,尽管它的产生有很大的应急的成分,而且作为过渡车型在1944年就停产,还是有近三千辆 Marder系列装备了若干“装甲反坦克营”配属于坦克师和机械化师。更重要的,Marder系列确立了德国坦克歼击车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相应的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英军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战役中使用的Matilda I坦克由于性能较差,抵挡不住德军的PzKpfw III型坦克为主的进攻而很快被淘汰,转而开始生产Matilda II型步兵坦克。 Matilda II步兵坦克的研制代号为A12,1939-1945年间在英军中服役。它是英军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坦克。在阿拉曼战役之前,它是英军第 8集团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逐步被美制的M3和M4坦克所取代。

  1942年2月,埃克特Alkett公司在Geschutzwagen III/IV的底盘上装备了4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设计定名为"Hornisse" (大黄蜂)。1942年晚些时候,这种车体还被用于“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编号Sd.Kfz.165)。 1944年早期,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在生产中有了变动,火炮也变为43/1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1 L/71),这样该车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型号。1944年2月24日,希特勒下令将第二种型号命名为"Nashorn"(犀牛)。尽管缺少装甲防护,二者都为威力强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提供了急需的机动性。“大黄蜂”和“犀牛”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机枪,通常一挺MG34 或MG42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从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的“大黄蜂”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产量很低,分别为20辆和474辆。最后它们逐渐被威力更大、防护更好的自行反坦克炮如 Jagpanzer IV和Jagpanther所取代,但它们的战史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1943年2月,德国陆军武器局武器试验部第六科第Ⅲ分科(典型的官僚主义产物)为使“豹式”和“虎式”坦克达到通用化,而希望亨舍尔公司与奥克斯布格-纽伦堡机械制造厂(以下称MAN公司)进行有关的特殊技术开发。宗旨是使坦克零配件通用而减少各军工厂产品冲突的麻烦。这两种坦克的改良型从1943年 4月起被称为“豹Ⅱ”和“虎Ⅱ”。1943年底“虎Ⅱ”得到“虎B”的正式名称并开始量产,它成为著名的“虎王”,而倒霉的“豹Ⅱ”最多可能只完成了两辆试验型,有一辆搭载“豹式”G最终型炮塔的样车战后被送到美国肯塔基州的诺斯-福克斯美国坦克学校解析,现在展出于巴顿坦克博物馆。

  基于Pz-I坦克底盘德国开发了二战期间第一种自行反坦克车辆。它安装的是捷克制造的47mm Pak(t) 36 L/43.4(Skoda 47mm A-5 P.U.V vz.36 gun)型炮,底盘采用了PzKpfw I B型坦克的底盘,乘员三人。乘员的防护仅仅是依靠简单的火炮防盾,其顶部和后部都是开放式的。火炮的左右转角为各15度,可以携带86发炮弹。这些 Pzjager-I很快便基本在德国现役部队中消失了,因为它弱小的火力,不过直至1943年仍有一些在役。Pzjager I被编组成坦克歼击营投入西线、北非以及苏联战场(比如第521和第643坦克歼击营,1940年,法国)。 虽说Pzjager I坦克歼击车性能根本不能适应战争后期的形势,不过作为二战中第一种被实用于战场上的自行反坦克车辆,它在装甲车辆史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1938-1939年,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生产中的150辆LT-38坦克被德国没收了,并被重新命名为PzKpfw 38(t) A型。德国控制捷克后,LT-38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一直保留生产直至1942年6月。二战期间,,PzKpfw 38(t)坦克不仅装备德军还装备了其他很多轴心国军队,比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最后在1945年5月战争结束的时候,LT-38坦克被捷克斯洛伐克陆军用做训练直至50年代。

 尽管PzKpfw I型坦克不具备什么真正的战斗价值,但是它是一种优秀的训练工具,它帮助德国训练了大量的高素质装甲部队成员,很多德国坦克手首次使用的坦克也是PzKpfw I型坦克,对于二战中强大的NZ德军装甲部队来说,这种坦克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PzKpfw III型坦克除了德军使用,还输出到其他的轴心国家军队,比如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斯洛伐克。在1943年之前,PzKpfw III型坦克可以说是德国最好的坦克之一,是二战初期德军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坦克。

 二战期间,PzKpfw IV型坦克还输出到匈牙利(52辆)、罗马尼亚(100辆)、保加利亚(46辆)、芬兰(15辆)、西班牙(20辆)以及克罗地亚等轴心国军队。1943 年,少量的PzKpfw IV/G型坦克被输出到土耳其。从1941年到1943年,苏军缴获了大量的PzKpfw III型、PzKpfw IV型坦克以及StuG III型突击炮。其中一些被红军临时使用,另一些则被改装成突击炮,比如SU-76i、SG-122A。战后,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西班亚、叙利亚、约旦以及土耳其等国仍在使用IV号坦克,直至1967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是苏制T-34坦克最大的非盟军用户。在1941年到1945年的东线战斗中,德军缴获了几百辆各种型号的 T-34.据统计,到1945年3月为止,大约300辆T-34被用于战斗中。另外,退出现役的和在战场上缴获的损坏的T-34也经常作为在德军中服役的 T-34, SU-85, SU-100和SU-122的零部件来源。同时直至1944年底,这些T-34也经常用于性能测试和作为射击训练的靶子。

 PzKpfw Maus鼠式坦克是在希特勒本人的命令下于1942年开始研制的.它由电动马达驱动,动力由自带的柴油发动机提供. 两辆原形鼠式坦克于1943-1944年间生产.直到1945年,该坦克仍在测试中.但在战争末期,也被用于组织苏军的猛烈攻势.有一辆被保存在莫斯科郊外的博物馆中.

 PzKpfw VI“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与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

  PzKpfw V 黑豹式中型坦克在二战德军坦克中名气仅次于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Sdkfz251装甲输送车是用博格瓦德(Borgward) 公司3tHLKL6型半履带式运输车底盘研制的,主要用来输送人员,1939年-1945年间在德军中服役,包括各种变型车在内,其生产量共1.6万辆。该车的战斗全重8.5t,被列为中型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Sdkfz251系列装甲车在装备部队后,立即参加了1939年8月德军对波兰的入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几乎参加了德军的每一次军事行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提供给其盟国很多种坦克,其中给英国的最多。不过在英军中得到好评的就有M3 Grant和M4 Sherman这两种中型坦克。在英军中服役的M4 Sherman坦克被称为Sherman Firefly中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以及其后在法国和德国本土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直至德国投降。

  德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有大约9500辆StuG III型系列自行突击炮参战,该种突击炮结构简单,机动性较好,有一定防护力,自身车身低矮不易被击中,是德军装备的一种相当优秀的自行突击炮。

 “灰熊”的车体由奥地利的斯太尔-戴姆勒-布福公司的尼伯龙根工厂制造,战斗室由杜尔斯堡市的克虏伯公司埃森兵工厂制造,火炮来自捷克的斯柯达工厂。初期生产型由四人车组操纵而不是通常的五人,装填手还负责承担无线电操作员的工作。1944年1月,IV式突击炮正式获得了“灰熊Brummbaer”的命名。

  “突击虎”的构想源自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的残酷巷战。苏军利用断壁残垣的地利给予德军重大杀伤,而普通火力很难有效杀伤其中的目标。受此教训,德国急需为参加巷战的重装步兵配置足以杀伤结构复杂建筑内敌人的火力支援车辆。起初构想为“突击虎”装备210毫米榴弹炮,但当时这种火炮并未制造出来。作为替代,德军使用了38厘米短管 Raketenwerfer 61 L/5.4 尾装填臼炮,弹药为短程(4600~6000米)高爆火箭弹。这种臼炮由莱茵钢铁-博尔西格(Rheinmetall-Borsig)从海军用380毫米反潜臼炮(火箭助推)研发而来。此外,安装在150毫米正面装甲上的一门7.92毫米MG34机枪提供“突击虎”近程防御。这种替代设计却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突击虎”能用一发火箭弹摧毁任何建筑或者其它目标。它的车体内的挂架能携带13发火箭弹(每枚345~351千克),还可以额外在发射器内携带另1枚。“突击虎”装备了一个手动起重机以供乘员装卸弹药。

  至1945年6月,SU-76共生产了14292辆,其中战争期间生产了其中的60%。改进的SU-76及时的装备了部队,但是由于它的一些不可靠性导致它在苏军前线乘员中口碑并不好,一些乘员呢称SU-76为“荡妇”。一开始,SU-76被编入混合的自行火炮团,任务是对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而反坦克任务则是那些大威力自行火炮的事情。1944年底,SU-76被编入轻型自行炮兵,每组16辆,隶属于标准的步兵师。SU-76携带的60发炮弹里面有一部分是穿甲弹,它的优点是低轮廓,高机动性,很低的地面压力使其能行驶在沼泽以及森林等不良地形,协同步兵可以直接用火力摧毁碉堡和敌军加固的建筑物。战争后期该车也被大量使用在巷战中,但是其开放的上部结构往往一个手榴弹就可以杀死所有的乘员。反之,“装甲铁拳”这些反坦克的破甲弹对它的伤害效果却显著降低。到战争结束,苏联红军一共有119个轻自行火炮团和7个自行火炮旅装备了SU-76。


  1943年4月3日,首辆SU-76i被送到自行火炮训练团。苏军坦克手对SU-76i评价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只有一个舱口所以一旦SU-76i中弹燃烧,逃生就有问题。1943年八月,卡沙塔诺夫设计局准备改进SU-76i。SU-76i被用作训练车辆直至1945年底,之后SU-76i被正式宣布退役。

  1943年9月,在强渡第聂伯河战役中首次使用了SU-85。良好的性能使其在苏军中十分受欢迎。1944 年夏季攻势中,苏军装备SU-85的第1021自行火炮团摧毁了100多辆德军坦克。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一名指挥官在报告中说:“新的坦克歼击车在整个战役中对我们的装甲部队进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敌军坦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它们拥有良好的装甲防护,装备的火炮可以远距离杀伤目标。同时,新的坦克歼击车在防御中也表现出色。”苏联一共制造了2329辆SU-85和315辆SU-85M。除了苏联红军装备以外,波兰,捷克的部队也装备了SU-85。


  1944年中期,苏军发现反坦克武器的威力不足以对付德军的新式坦克,苏军坦克和反坦克炮都急需增强火力。1944年12月,一些苏军的自行火炮团和旅开始装备SU-100。1945年1月8日,SU-100首次在匈牙利参加战斗。SU-100在苏军中服役一直到70年代。二战后,SU-100在中东战争、安哥拉冲突中都被使用过。

  1942年4月,苏联命令一些设计局开发一种装备122mm或者更大口径的突击炮。这项工作交由苏联坦克工业部负责。每个设计局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Uralmash工厂首先拿出了U-35设计样车,第592号工厂则设计出SG-122(A)自行火炮。U-35装备122mm的M-30型榴弹炮,底盘采用了T-34坦克的底盘。而SG-122装备了相同的火炮,不过底盘却是基于缴获的德国StuG III突击炮。1942年7月,SG-122被通过准备进入生产,但是很快又被认为不便于维护而废弃了这个方案。U-35的前部装甲有45mm厚度,俯仰角为-3度到+26度,水平转角为左右各10度。引擎和传动系统为了节约制造经费没有改进。加装了一些外部油箱增加了最大行程。1942年12月,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后,GKO命令制造,并命名为SU-35突击炮。不久又被改名为SU-122。从1942年到1944年,苏联一共生产了1100辆SU- 122突击炮。



  面对德军新式的坦克,苏联开始研制一种名为KV-14的新型自行火炮,该种自行火炮装备一门152mm ML-20型火炮。ML-20型炮射击初速达到655 m/s,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垂直击穿110mm的装甲。它所使用的穿甲弹重量为48.78公斤,破甲弹重量为43.6公斤。尽管最初开发这种自行火炮的目的是对步兵实施近程火力支援,其实它也可以作为反坦克歼击车来使用。1943年2月初,原型车KV-14的开发工作完工了。由于ML-20火炮后座力很大,所以该车没有采用坦克炮塔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安装火炮的隔舱。由于采用了复杂的装填方式,ML-20火炮每分钟的射速仅为2发。所有的KV-14 突击炮都装备了10-RK-26型无线电以及TPU-3型内部通话机。它的底盘则是采用了仍在生产的KV-1s坦克的底盘。1943年2月14日,GKO 批准KV-14突击炮正式生产装备部队,并重新命名为SU-152。1943年3月1日,切尔亚宾斯克开始批量生产SU-152。到1943年底,一共生产了704辆SU-152突击炮。

  在早期的苏联坦克中,T-26(西方称为T-26S)是比较有名的一种。1930年,原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在H巴雷科夫和C金兹鲍格工程师的领导下,参照从英国购买的“维克斯”坦克,经改进设计,制造出20辆类似的坦克,定名为TMM-1和TMM-2坦克。在和其他设计的T-19,T-20坦克一道进行对比试验后,1931年2月13日,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采用以“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新坦克,并正式命名为T-26轻型坦克,从1932年起,以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为主的一批工厂开始大量生产T-26坦克。T-26轻型坦克一般被用来支援步兵,参加过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和1939年在中蒙边境上苏日哈拉哈河战斗,还参加过1939年的苏芬战争,一直被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它在苏联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缺点就是装甲防护较差,在苏日哈拉哈河战斗和苏芬战争中损失较大,不过这也成为苏联以后研制BT-7快速坦克和T-34坦克的契机。。

  T-28中型坦克是前苏联服役最早的中型坦克之一,从1933年起正式装备于苏联红军,一直服役到1941年。1932年,普梯洛夫兵工厂制造出一辆中型坦克样车。该样车与英国“维克斯”MKⅢA6E1中型坦克相似。据说前苏联当时并未买到英国的这种坦克,而是通过间谍搞到这种坦克的设计资料。该样车的战斗全重17.3t,乘员6人,其他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同。经试验后,军方要求增加其装甲厚度,并将火炮口径增大到76.2mm。样车经改进后,军方同意成批生产,并将它称为T-28中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是苏联以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的N174机器制造厂设计的,1933年由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制造厂批量生产,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1939年停产。总计生产了数十辆,其中有的参加了苏德战争的早期战斗。

  T-60使用的炮弹包括破片燃烧弹,钨芯穿甲弹等。后期开始使用次口径穿甲燃烧弹使其能在500m的距离上60度角击穿35mm的装甲。这使T-60坦克可以成功的对抗早期的德国坦克,比如Pz III型或者Pz IV型还有各种装甲车辆和一些轻装甲目标。T-60还装备了7.62mm DT坦克机枪。这种机枪和TNSh炮都可以拆卸下来单独作战。1942年一年里T-60的总产量是4164辆。1943年2月,在最后一批55辆T-60 坦克被送上前线后,苏联停止T-60轻型坦克的生产。

  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苏军仓促投入激战,大量的人员、装备被消灭掉。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骄傲的的德军突然发觉苏军投入了一种新型的战车,而德军现有的37mm和50mm反坦克炮根本就对付不了它,为此德军官兵死伤惨重,士气顿受打击!经过多方面的了解,方知道苏军投入战场的是T-34!无论火力、机动性、防护力均比德军坦克都要优越的T-34! 1939年12月19日,在工程师们的努力下,苏联Government批准生产T-34型坦克。1940年9月,第一批生产型T-34在共产国际工厂即 183厂组装完成。同年12月,183厂共生产了115辆T-34。除了183厂外,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也负责生产T-34。截至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苏军共拥有1225辆T-34/1940/1941型坦克。到1942年底,一共生产了24,700辆T-34。从1940年到1945年,苏联一共生产了53,000辆T-34。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当参加1942年底的大规模战役时,PzKpfw VIE 虎是战场上最重也是威力最大的坦克.一时间,所有的盟军火炮对它都没有效,而他的大炮可以在最大射程内摧毁所有的盟军坦克。这使它很快获得了令人生畏的声誉.直到苏军的122毫米和152毫米炮的出现这种情况才结束.虎式坦克常常结成一队。PzKpfw VIE共生产了1354辆。

  Valentine步兵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其特点是装甲防护较好,但行驶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协同步兵作战。该坦克由克斯-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于 1938年开始研制,1940年5月交付首批车辆。到1944年初停产时,共生产了各种型号的Valentine坦克8275辆,其中加拿大生产了 1420辆。该坦克于1941年在西非沙漠首次参战,其改进型一直使用到沙漠战结束。该坦克除装备英军外,还曾装备苏联,新西兰,和埃及等国军队。其中,苏军装备的2720辆,都用苏制的76.2mm火炮替换了原来的火炮。新西兰军队装备的这种坦克参加了太平洋战争。Valentine也有10多个型号的改进型,主要区别在武器和发动机。它的变型车有自行反坦克炮,自行加榴炮和坦克架桥车等。

 ZIS-30轻型坦克歼击车从1941年9月底开始服役。南方和西方前线的一些反坦克小队和20个坦克旅装备了这些车辆。有记录显示这些坦克歼击车又被称为57毫米ZIS-2反坦克炮。这种新型的坦克歼击车获得了很大成功,这要归功于它那门良好的火炮(1941年到1942年期间,这种火炮可以从较远距离击穿任何德国坦克的装甲)。但是这种坦克歼击车存在以下缺点:1.开火时的稳定性很差(车辆发生振颤) 2.底盘过载3.燃料容量少4.备弹量小5.人员几乎没有防护6.没有电台。1942年夏,大多数坦克歼击车都损失掉了。一些是在战斗中被摧毁,一些是由于机械故障而被丢弃。

[ 本帖最后由 asd20238 于 2007-11-23 15:0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2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二战那个时候,感觉二战那个时代,面对坦克集群的进攻,不应该调集坦克集群发起反击,就像苏军那样,用坦克跟人家坦克打,这样损失太大,经常会弄成两败俱伤,我认为坦克集群在当时那个时期应该注重于掩护步兵,和做突然袭击的前锋,在反突袭方面应该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能力。比如加强机械化步兵集群的反坦力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25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最喜欢坦克了 小时候买了一大堆二战坦克模型做 不太喜欢飞机和舰船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8 13:30 , Processed in 0.063508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