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65|回复: 8

[成长教育] 一些关于儿童独立性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悠优现在从幼儿园回来后,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不论干什么都要妈妈在旁边,如果不在,就跑来拖拖拽拽的,硬是要将我拉过去。
阿姨说是因为她呆了一天幼儿园,所以想多和妈妈亲热,亲近。可看看大部分孩子,都没有那么黏妈妈。不知道是因为孩子的性格问题,还是从小我就没有培养过她地独处能力?
网上找了些文章,跟妈妈们一起分享。也请妈妈们来谈谈,你们怎么让孩子能够自己玩的?$送花$ $送花$ $ok$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儿童独立性的方法(ZT)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耳熟能详的动人儿歌,唱出了深深的母爱,也唱出了孩子对父母无尽的眷恋。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但也可能蜕变为禁锢成长的藩篱。我们赞美父母博大无私的爱的同时,也要看到,如果父母一味用自己爱的羽翼替孩子遮风挡雨,包办代替,那么当孩子迈出家庭这一温暖的港湾时,将会因为缺乏独立性而无法经受社会风浪的考验,这不是任何一个父母所愿意看到的.

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那么,在家庭环境中,应该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前提。我们提倡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并不是要拔苗助长。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是孩子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则失去了锻炼的价值。因此,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

  父母要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或许有些家长看过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电影《刮痧》,该电影描述了一对中国夫妇移民到美国的生活故事。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主人公许大同的孩子冲撞了一位美国邻居的孩子。按照中国父母传统的习惯,许大同为此登门向邻居赔礼道歉。而美国的邻居却善意地拒绝接受,认为,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这一处理方法的不同,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或许家长会替代孩子把问题处理得很好,但是,孩子无法从中感悟到自己哪些是对的,哪方面是错的,从而失去了一次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难免会有许多的错误,父母可以让孩子去体会错误的自然后果,而后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反省自己的行为之后,就能够学到行为的规则。例如,当孩子不再拉着父母的手,开始能独自在马路上行走时,父母在高兴之余,要教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各种规则的学习,是独立性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孩子意识到独立并不是为所欲为时,他的自我意识就能与社会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独立”(independence)并非与世隔绝,并非孤立,相反,独立为了是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inter-dependence),也能够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要给予示范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畏惧心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当孩子第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或新的挑战,总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是很正常的。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示范,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例如,全家人到公园游玩,一个5岁的孩子不敢像其他人一样走过一座独木桥。这时,父亲示范给孩子看怎样把握平衡走过独木桥,而后,在桥的另一端伸出手鼓励孩子自己走过来。父亲伸出的手,既是对孩子的鼓励,也是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在父亲和家人的关注和鼓励下,自己慢慢走过了独木桥。孩子每克服一次困难,就增强了一份勇气,也提高了一份独立的能力。给孩子示范和鼓励,是为了激励孩子,也是为了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为孩子的独立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例如,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把握平衡的动作要领,逐步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动作。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做出决定的方法。独立的行为其实只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就独立性而言,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才是独立能力的根本。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喜欢替代孩子做决定,例如,早上上学前,孩子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父母已经准备好了,孩子基本上不用动脑想问题。其实,我们只要稍微转变一下教育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例如,孩子早上上学前,如果父母准备两套衣服,问孩子今天想要穿什么衣服,这时,孩子就会去考虑选择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其实,孩子穿什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参与到了做出决定的过程之中。当孩子习惯自己思考时,孩子的独立性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也为孩子今后的独立发展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石。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持之以恒的过程,也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父母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还有清晰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

  来源:《孩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ZT)

爸爸妈妈的问题
  我的宝宝10个月了,现在正在断奶,但是断奶期间,孩子就显得依赖性特别强,平时能做的动作,爸爸妈妈不在的话就不肯做,也不要别人抱,要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中国母亲网专家团队的建议
宝宝10个月的时候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这个月龄的宝宝由依赖的婴儿到独立小儿,身体、智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这个阶段的小儿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您的身体的支持,情感的鼓励和耐心。
  下面我向您提供的一些可以帮助宝宝通往独立之门的常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鼓励宝宝采用站姿
  虽然宝宝每一次的站立都是颤颤巍巍的,显得孤立无援。但是家长对于宝宝每一次的站立都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鼓励。您可以通过拥抱抚摸,表扬的言语,高兴兴奋的表情来告诉孩子,你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无比的自豪和高兴。
2.向宝宝介绍新的东西和食物
  充分运用宝宝的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使宝宝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促进脑发育。
3.教宝宝自己洗澡
  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经可以慢慢锻炼宝宝自己洗澡。开始的时候可以帮助宝宝擦洗身体,逐渐地让宝宝自己使用这些动作,完成整个洗澡的过程。永远记住不要把宝宝一个人留在浴室或是浴盆中。
4.鼓励宝宝短时间独立玩耍
  首先要确定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一个人玩安全的玩具,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藏起来,或者躲在暗处观察宝宝,要时时查看宝宝的情绪,看他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开心。
5.鼓励宝宝独立吃饭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在家长的喂食下吃饭是很正常的,但是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除正餐以外的食品,可以让宝宝自己动手。我们的父母永远认为他们的宝宝还小,所以总是在包办代替。可是您知道吗?您的宝宝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动手吃饭了。使用语言和形体来让宝宝意识到您对于他可以自己吃饭有多么的高兴。
6.让您的宝宝学习喂自己吃小块食物
  将食物切成小块,把它们放到宝宝的盘中,让宝宝自己学着将食物送到嘴中。在这个过程中,随时注意宝宝送进嘴中的食物,以免食物过多使宝宝发生吞咽困难。使用勺子会比用手稍微困难一点,家长可以先将使用勺子的过程在宝宝面前演示后,让宝宝自己尝试使用。记住给宝宝准备一块围兜,以免弄脏衣物。给宝宝一块手帕鼓励他自己擦嘴巴。
7.让宝宝经历第一次独立喝水
  如果您想让宝宝尝试第一次独立喝水,最好在宝宝洗澡的时候来尝试,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弄脏全身。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就会发现,其实宝宝自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我们想象得要独立多了。


美国儿科专家斯蒂文·谢尔夫的建议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房间,也就赋予孩子最大意义上的自由,毕竟房间里受限制的区域很少,使得他可以在没有人干预和帮助下,继续解决自己的探索旅程,这种个人的成就感有助于建立独立。你可能在思考使上述问题更加容易解决的方式,例如:
1.把安全的物品放在橱柜的低层,让孩子自己发现:
2.把某些儿童花园工具放在花园的角落,当你和他在花园玩耍时,让孩子发现;
3.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垫子放在你的房间,让他体验以不同的方式在上面或周围活动。
  知道什么时候指导孩子和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是父母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爱表现,你应该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例如,当孩子遭受挫折而不是迎接挑战时,不要让他单独面对。如果他因为球嵌在沙发里够不到而哭泣,或者他爬上了楼梯不会下来,需要你的帮助。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重要的是让他自己解决问题,不要让自己的不耐心下扰任何不必要的事情。例如,你可能因为孩子自己进食缓慢杂乱而喂已经9个月的孩子吃饭。然而,这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学习有价值的新技能的机会。你给他发现、尝试和巩固他新技能的机会越多,他将更自信而富于冒险精神。

美国儿科专家斯波克的建议
幼儿学会走路以后,就应该在每次外出时把他从婴儿车上抱下来走一走。不要怕他弄脏衣服,因为这是难免的。最好领他去一个用不着大人随时跟着的地方,或者去一个他翌惯去,而且有其他孩子玩耍的地方。如果他拣起一截香烟头,家长必须_芷即把它扔掉,并且给他其他有趣的东西玩。千万不要让孩子吃沙子或者泥土,因为这些东西会刺激肠道,甚至会使他的肚子里生虫子。
  如果孩子非要把东西往嘴里放,不如给他一块饼干或者一件可以啃咬的玩具,使他的嘴闲不着。    这些便是该年龄段的孩子寻求独立时遇到的风险。虽说把一个体格健壮、会走路的孩子"禁闭"在小车里可以避免麻烦,但是这样会限制他的个性发展,阻碍他的进步,并使他精神不振。

育儿专家玛德·歌柏的建议
育儿专家谈育儿之道

  
  玛德·歌柏的育婴哲学和方法颇有点无为而治的味道。当人人急于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最多的东西时,她的看法却是:不要对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她说:“你不必教一个幼儿怎么站、怎么坐,当他到了学站学坐的时候,他自然面然就会站会坐了。”   

为人父母者担心过度   

    玛德·歌柏多年来出访世界各地,发现每一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婴方法,而每一个地方的父母都碰到同样的问题:担心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发育得不够快,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她认为,其实很多的时候,为人父母是可以稍微放松的。“人生何其漫长,何必凡事都急于一时呢?每一个人的一生头三年,是他一生中学东西最多的阶段。短短三年就要学会说话、吃东西、站立……,为什么还要担心他学得不够多呢?”   

     然而,难道我们就任由孩子无所事事,而不应该尽早地教他读书、写字吗?玛德·歌柏反问:“问问你自己,你还记得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学会读书、写字的吗?三岁学会或四岁学会,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   

幼儿不是任人摆布的东西

  玛德·歌柏的看法是,婴儿一生出来,就是一个自动在学习的人,而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东西,他们刚生出来就有能力注意环境,以个人的动作和经验来学习、创造,而不需要成人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向他们灌输任何东西。父母亲更不应该说,如果你这么做了,我就疼你,如果你不这么做,我就不要你了。

  她认为,父母只需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婴儿就能自动地学习成长。“留点时间给孩子,仔细看看孩子在做什么,听听他要说些什么,你会发现,他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的东西。”她主张,让孩子自由地学习,玩他们所玩的东西,做他们想做的事。“很多的时候,小孩自己在玩耍,父母不懂得观察,却在一边乾地种种干扰。”举个例子:“你常常看到他们把孩子的手拉过来,这么说:来、来,数一数你有几只手指?一、二、三、四……父母认为这是一种学习,但是你想想,学会数手指有什么意义呢?每一个正常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都会明白自己有几只手指,何必在孩子玩耍的时候,硬把他拉来数手指,弄得他不厌其烦,自己也不厌其烦呢?”

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

  玛德·歌柏认为,现代社会有那么多的育婴专家,那么多种育婴理论,父母心急之下,只知道盲目地接受各种说法,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真正地重要地是什么。父母亲更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学习,他们只知道:大家都这么做。而这种做法只有使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该知道些什么。她指出,如果父母都一直过度紧张,孩子就无法自然地学习。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拙新事物,是很重要的。

  当然,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不表示对孩子完全放纵:“你可以告诉孩子现在吃东西了,现在睡觉了,让孩子遵守这些基本规则,然后才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发展。”至于这些基本规则的松紧,以及孩子的活动范围该有多大父母必须凭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习惯及性格来判断。要注意的是,一旦与孩子约法了三章,就不要轻易妥协:“如果你因为孩子苦苦相求或哭哭啼啼而让步,孩子永远都会要你作出让步。”

  玛德·歌柏说,教导孩子是很简单的,困难的地方只在于如何改变家长普遍存在的紧张的态度。“人们对简单的事物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简单的一定不够好,这就象一幅漫画所画的一样,小男孩一边吃东西一边问:妈妈这真是有营养的东西吗?它怎么那么好吃?”


[ 本帖最后由 woodtiger 于 2008-1-28 12:33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孩子的“反抗”为独立(ZT)

当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事事喜欢自己来。成人开始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幼儿转折时期减少反抗表现,发展独立能力。 

  那么,独立能力的培养到底有多重要呢?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中国大城市幼儿独立性较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曾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幼儿独立性的调查。调查选择了4464名3-7岁幼儿父母,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教育观念与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幼儿个性发展现状、家庭教育基础及环境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从3-6岁,四大城市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比例由25%增长到45%,而不愿自己穿衣服的比例,从3岁的21%下降到6岁的11%。从数据来看,能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随年龄的长大而明显增加。但是实际上,幼儿在两岁就开始有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到3岁就可以独立穿衣服了。从调查结果看,到了6岁,仍有相当比例的幼儿不自己穿衣服,无论是什么因素,都不利幼儿成长。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显示幼儿独立性的指标,没有随幼儿年龄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别。无论3岁还是6岁,有主见的孩子都在40%左右,而不大有主见的则在8%左右;当孩子做事的时候,3-6岁的孩子,都有20%左右,即使自己可以干,也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不希望得到大人帮助的,仅占全体孩子的8%,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略有下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半左右的孩子都要求别人帮助,基本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此外,20%左右孩子3岁的时候经常哭,到了6岁依然如此。  

  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意识严重不足,幼儿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抓住独立性培养的关键期 

  两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也许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如果父母仍像以前那样,孩子有时就会发脾气。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成人应该抓住这个孩子要独立的敏感期,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与要点,让孩子的独立要求得到满足,避免过度依赖的形成或抵触“反抗”的出现?? 

  要点一: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要点二:尊重孩子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要点三: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要点四: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要点五:慢速分解动作 

  尽管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所以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决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比如吃饭,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父母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著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主张,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也许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要点六:语言指导必不可少 

  尽管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不很高,但如果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岁孩子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 

  儿童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两岁的孩子能跑、能跳、能说,有了生理上独立的能力和心理上独立的要求,那何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两岁开始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2―3岁幼儿独立性发展(ZT)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psytopic.com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Psytopic.com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Psytopic推荐自千龙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4-1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4-1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3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6-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9 06:27 , Processed in 0.063445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