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45|回复: 0

轻视劳动是道德滑坡和人性丧失的总根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6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按语]“强哥儿”先生所言极是。是劳动创造了人和社会,只有劳动能够使人幸福而不需要尔虞我诈,更不需要弱肉强食。所以劳动使人摆脱了动物性,显现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人性的光辉!所以,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性和人格教育的核心。然而,1980年代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和分数压倒一切,学校劳动教育已经完全成为虚设,社会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腐败和不正之风愈演愈烈,许多青少年越来越迷失方向,越来越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道德的滑坡和人性的丧失,应该说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的失误,造成人们轻视劳动是总的根源!
--------------------------------------------------
附[强国深入讨论区]关于《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的回帖原文:

[强哥儿] 于 2003-02-14 16:51:32发表
不应当把半工半读的教育仅仅用来解决贫困生的学习问题!而要把他当作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

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智慧,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好充足的建设者,简言之,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今人言之“素质教育“

反观现今教育之现状,“素质教育“宣传了多年,仍不见有效推行,学生老师还是在为升学考试忙碌。个中原委,不许多说。以我看来,单靠教育部门之自觉,实难奏效,唯有靠政府之强力推行之,并切实监督,才有望实现。

半工半读应是一个好办法,所有的在读学生,政府应规定每学期为社区无偿劳动一定时间,文化课授课时数应剪掉一半,多出的时间最好有专家们制定一定的科学训练计划,目的并不在于学习什么文化,而在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创新精神等。并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把学生当作一个成长中社会成员来教育,而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
))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0 16:16 , Processed in 0.053192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