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04|回复: 0

《德国通史》读书笔记之一---从文艺青年到乱世枭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yumigougou 原作



这些天在看《德国通史》,看到其中一段特别有意思,所以就摘录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8世纪的德意志兰就象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各大诸侯自立一方,常年混战不止,没有统一的政府,没有统一的经济,只有各国君主的利益纷争。在这些诸侯国中,有普鲁士、奥地利、莱因联盟、捷克、萨克森以及一系列城市国家,他们的国王都试图增强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成为德意志兰的霸主。


普鲁士的国王是弗里德里希一世,人称“士兵王”,这个木讷、冷酷的人以其本性的“吝啬”和行事的“粗暴不文”而著称,一方面惨酷剥削人民,另一方面个人生活惊人的节俭,他答应给柏林大学捐款,但却只捐了9个硬币。他把全国的敛财所得和个人积蓄毫不犹豫的投入军队建设,对国家进行军国主义改造,是欧洲第一个穿军装的君主。在军队建设上亲自提着棍棒训练士兵,训练的目的是“把士兵变成没有意志、没有思想的工具,对上级的命令死尸式的服从”,并在全欧洲范围内绑架青壮年参加普鲁士军队。在社会生活上提倡精读《圣经》,反对跳舞、看戏等娱乐,大力推行“国家利益”思想,进行“国家崇拜”。在经济上禁止进口,奖励出口,建立国营手工场,组织博览会增加外汇,推广庄园经济。在政体上,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效率极高同时又互相监督精神极强的官僚体制,官员们的职业准则被规定为“服从、尽职、守时、节俭、准确”,否则军法处置。在弗里德里希大王的治理下,普鲁士国力蒸蒸日上,成为德意志兰中部的一个强国。


为了能够成为德意志兰的霸主,使国力可以在自己身后继续上升,弗里德里希大王很注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执意要把自己的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军人国王,大力向他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和行政管理知识,而他的王子偏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对父亲的教导很是不以为然。他聪颖机敏,富有音乐天赋,爱好吟诗作赋,崇拜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法国,是法国巴洛克文化和启蒙文化的热烈追捧者,连他信任的宫廷教师都是从法语区来的胡格诺教徒。他为自己的法国文化修养骄傲不已,坚持不用德语行文,说自己的德语讲的“象个马车夫”。他宁可穿丝织睡衣在轻松的社交场合挥霍胡闹也不愿意穿军服监督自己的军队进行训练。面对父亲的严格教育,1730年,18岁的他协同挚友逃亡英国,试图奔向自由的乐土,但不幸在国境线上被捕,挚友被斩,自己被软禁。在被幽禁的建有中国式别墅、四合院的洛可可风格宫殿里,他痴心不改,仍然保持着自己文艺青年的本色。他经常吹笛子,举办音乐会,举办沙龙讨论哲学、历史、文学,还置信给自己崇拜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散文和诗歌的形式保持书信来往,他说自己是“误生在帝王家的艺术家”。


就是这样一个爱好文艺令父亲伤透脑筋的青年,在26岁的时候渐渐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开始在全国考察,监督税收,并出入军营,向父亲请教管理知识。2年后,弗里德里希一世去世,他正式即位成为普鲁士国王。


弗里德里希二世具有作为“国王”和作为“人”的双重性格。


作为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继承了父亲的官僚机构和治国思想,提倡理性主义统治,采取政治、外交、军事的强权原则。政治上他鼓吹“国家至上主义”,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在政府中的影响,挑动贵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矛盾,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达到让全国各个阶层都依附于自己的目的,他还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大臣们有不同意见的也要按照自己的意见执行,不执行命令的解职或处死,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统治作丝毫的批评,实施“权大于法”,使自己的地位日益稳固。经济上他推广重商主义,专门成立商业部,开办制作紧俏商品的工业手工场,制作法国式金银制品,仿制中国瓷器,千方百计推动商业和出口商品,开发矿山,废除国内关税,提高其他税收,开办技术学校,修筑公路,扩大港口,公布法定利率,尽量把外国人的钱都赚到普鲁士。军事上设立军事银行,一切工商业税收都投入军队建设,军费支出占国家全部收入的五分之四,在军队中采取普遍强制义务兵役制,继续采用呆板的操练来训练士兵,灌输“祖国”观念,论战绩起用官兵,并规定逃兵不得忏悔、不得圣餐、不得进父母的家,在军事艺术上大胆创新战略战术,主张出其不意和各个击破,并建立了那个时代无以论比的骑兵,要把军队建设成为“象灰烬中升起的不死鸟”,每32个居民中就有一个士兵,真正把普鲁士建成了一个“和平时期的军营”,号称“其他国家只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只有一个国家”。


作为人,弗里德里希二世禁止在审讯中进行拷打,放宽新闻自由,废除宗教歧视,推行废除农奴制,禁止驱逐农民,解散专门镇压国人的卫队,发表自己著名的文章《反马基雅弗利》,经常冲到法庭前台,演出平冤狱的活剧,为自己树立明君的形象,他还充实大学教育,聘请外国学者到普鲁士讲学,盛情邀请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到普鲁士作客,并在自己的行宫中和伏尔泰以及柏林大学的学者们高谈阔论,交流思想,成就了著名的波茨坦桑苏西宫“一桌人”。


由于弗里德里希二世性格的两面性,普鲁士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全面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普鲁士一跃成为中欧最强大的国家,自己也被尊称为“弗里德里希大王”。普鲁士成为当时德意志兰最富有的国家,在国际上推行“强权即公理”,发动三次西里西亚战争,向哈布斯堡王朝开战,打败奥地利最著名的女皇泰蕾西亚,与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结盟第一次瓜分了波兰。同时,普鲁士国内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弗里德里希大王统治期间,普鲁士为整个德意志民族贡献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带动德意志其他邦国的文化蓬勃发展:莱辛是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也是18世纪德意志古典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建立市民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张;康德是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也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创立了批判哲学,着重解决了存在于真善美三大领域中的基本哲学问题;歌德发表了《被敷的普罗米修斯》,呼唤自由和解放,而《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是打动和震撼了一代德意志青年和欧洲青年;席勒则发表《阴谋和爱情》,和歌德共同掀起了德意志文化“狂飙运动”;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意志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创立了辩证法的思维形式和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多芬则把德意志古典音乐推向世界的顶峰,使德意志古典音乐享有了世界性的声誉。


弗里德里希大王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成为当年欧洲的乱世枭雄,成为德意志历史上的明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德国的民族精神。


其实他的成长道路我们大多人都遇到过,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无非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不过他的运气比我们普通人好了太多。我们在小的时候也曾经气吞山河粪土万户侯,憧憬自己能够在理想的道路上尽情驰骋,在理想撞了现实无数个软钉子、硬钉子以后,我们大多数人沉默了,开始安于现状,开始觉得“这样也不错”,甚至在与原本理想相反的道路上开始奋斗,而少数人仍然不屈服于命运,继续在理想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有的人在理想的道路上成功了,有的人在“反理想”的道路上成功了,大多数人却在两者之间徘徊,徘徊,直至平凡的死去。弗里德里希大王就是那个在“反理想”道路上成功的人。这时,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究竟是理想的道路正确还是“反理想”的道路正确?或者通俗点说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正确还是成为别人想要我们成为的人正确?答案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无间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5 03:29 , Processed in 0.057776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