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94|回复: 5

[神州大地] 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73    更新时间:2005-12-13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居地,因而在现在的东北和北京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满语词汇,只是大家伙儿没意识到罢了。我听过的最有影响的满语词汇是“萨其马”,这是一种享誉世界的点心。不过中国南方人说的“萨其马”都跟北京话里的音儿差得太远,而普通话里的“萨其马”和北京话的差距则体现在轻声上(北京话里多轻声也是来自满语)。南方人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跟新闻联播里说的一样,很规矩的将三个字说出来。而北京话里把“萨”的音加重,“其”和“马”都是轻声。现代汉语里的满语词汇消失的很多,如清史小说里面的满语词汇很多都不用了。“军机章京”,“笔帖式”,“达拉密”,“戈什哈”等都已消失,但有些确留下来不单成为东北话和北京话,而且是现代汉语里的标准词汇,如“耷拉”。   

  比如北京话的这样一句:“这小蜜挺棒, 牌儿亮啊,哪儿拍来的?人长的帅,喜欢你的女孩儿就是多。” “小蜜”自然是来自英文的miss,但“挺”,“牌儿亮"和“拍”“帅”都是满语词汇的音译。   

  还有普通话里的“马马虎虎”来自满语的“lalahuhu"。   

  东北话的“磨即”、“磨蹭”(北京话里也有“磨蹭”),是来自满语的“moji或moduo”。  

  满语里的“cahu”本是泼妇的意思,到了东北话和北京话里成了诈唬或咋呼,是瞎喊,不礼貌或不文明的意思。比如“你在这瞎咋呼什麽?”。   

  东北人和北京人管腋下叫做"gazhiwo",开玩笑时挠人家腋下叫“gezhi”或“geji”,这也是满语腋下和挠腋下的音译。   

  北京人或赵本山当指责别人胡说的时候一般说“你别跟我瞎勒勒”,满语里“勒勒”是说的意思。  

  汉语里的“巴不得”也是来自满语,只不过稍微变化一下。   

  汉语里的央告,央求里的央也是满语,历史上没这麽用的,多用乞求或请求,央来自满语里的“yangge".  

  汉语里的邋蹋来自满语的“lete”,比如我小的时候喜欢穿军装和大盖帽,出去玩身上弄的很脏,我妈就说我像lete兵。   

  “这人办事干净,利索,麻利”中的“利索”和“麻利”来自满语中的“lali”.   

  汉语里“裤裆”一词来自满语,也就是东北话的“kabudang”,中国明朝以前的黄色小说里说那个地方都是用“胯下之物”,裤裆的叫法是后来才流行的。   

  东北或北京形容人家穷时,说“穷的叮当响”,“叮当”来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则是后加的。  

  “那个人脾气可真是个色(gesai),不好打交道”,这里的个色也是来自满语,意思是特殊。   

  东北和北京话的打有一种叫法为kei,比如“再不滚蛋我可要kei你了”,kei就是满语打的意思。   

  “这人说话怎麽这麽罗嗦”里的罗嗦也是来自满语,与shaodao或絮叨一样。   

  “几天不喝酒,我就浑身别扭”,“别扭”来自满语的“ganiu"。其在满语中是特殊的意思。台湾管媚日,媚德叫做哈日,哈德,这个用法在台湾BBS或世界日报上很多见。北京话里也有类似的用法,“你可别老让我哈着你”,“你看看,你看看,他见到领导就知道点头哈腰”。这个哈字也来自满语,满语里管拍马屁,献媚叫做“hadaba".   

  "XXX润肤露细心喝护您的健康”,护字沾汉语的边,可这“喝”是从哪来的?古汉语并无此用法,原来是满语“hekur”,那是照顾,看管的意思。   

  北京人管做生意叫“倒腾”(东北话为“倒登”),做生意的人叫“倒爷”。“倒”这个字在这里不是汉语里的本意,应是满语里表示“挪来挪去”的“taodem”。   

  东北有一种用羊或猪的骨关节来玩儿的游戏,叫“galeha”,当然也是满语。   

  以上是挑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词儿,东北话和北京话里的满语词汇还有很多。他们也没有进到普通话的范围内,比如说食物变质后的气味在北京叫做”hala味儿”,白衬衫领子上的黑色痕迹叫做“elin",那是满语里波纹的意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0-1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0-1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LZ都给音标出来了
嘎拉哈,羊大腿和小腿之间的骨头,和沙包玩法差不多
马虎,mahu,实际北京念lahu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0-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还是一个所谓的历史学家写的论文,说现在咱们说的普通话,是一种被摧残过的汉语。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蓝本,以北方话为基础制定的。而北京话就是一种被摧残过的语言,具体的说被清朝初年满族人当年入关的时候摧残了。满族入关之前,北京人说的北京方言和现在有很大区别,耶稣传教士,也是德国人汤若望在他的日记中对当时的北京话有详细的记载。满族入关后,满族人也开始学说汉语,但是说的并不好,和当年抗战时候,日本鬼子那花姑娘的大大的有,那个发音也差不多了,但是统治者为了遮羞,强迫汉族人模仿他们说汉语的发音,还定为标准发音,结果汉语就被摧残了。

而南方由于离着满清统治的北方中心比较远,满清不是很好控制,再加上南方人由于不是很轻易接受满清的摆布,坚持古汉语发音,所以现在南方方言里面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的发音,那才是真正的古汉语的影子,而日语和朝鲜语也是吸收了大量的古汉语的语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日语和朝鲜语的发音和中国南方方言相似的原因。

以上都是那个所谓历史学家说的话,我觉得有待商榷,里面反满情绪很重且很偏执,估计也是持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观的一位所谓历史砖家的厥词吧$汗$

[ 本帖最后由 Ning-W 于 2008-10-14 06:42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0-1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历史问题上不存在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观。因为当时是两个交战国,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根本就和现在的民族问题无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0-1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最后一嘀泪 于 2008-10-14 10:56 发表
在历史问题上不存在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观。因为当时是两个交战国,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根本就和现在的民族问题无关!

看来你把中国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当国来看了,那么西藏算什么呢,如果有德国人问你,你也和他们说 历史上的西藏国吗,那可真是正合他们的心意了。$bye$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 20:08 , Processed in 0.059484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