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90|回复: 5

倚窗观风:“沙丁鱼罐头”变身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http://www.enorth.com.cn  2008-11-11 23:10
 
  北方网专稿(记者赵颖妍):运营线路从88条增加到333条、总长度从1583公里增长到8177公里运营车辆从1046部增加到6577部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公交为百姓编织了一张便捷的交通出行网。无人售票车让售票员“下岗”了;整洁的候车厅取代了满马路上的铁护栏;环保、舒适、快速的新型公交车让人们告别了“罐头车”、“乘车难”。30年,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公交发生的巨大变化。
  再见了,“沙丁鱼罐头”
曾经被人们笑称为“沙丁鱼罐头”的公交车
  “那时的公交车虽然体积庞大,但是运力却远远不足,乘客通常被挤得前胸贴后背,大家都叫它是‘沙丁鱼罐头’。”已经有着20多年公交车驾驶经验的公交8路驾驶员张建生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微微皱起了眉头。改革开放初期,本市所有的公交线路加起来也只有88条,运营车辆的数量和如今也是无法相比,老百姓出了家门通常要走好长时间才能到达公交站,然后再等上二十多分钟。但由于线路少,乘车的人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出门只能挤唯一的一路公交车
当时的“乘车难”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张建生告诉记者:“那时候坐公交车的人可没有现在这么幸福,特别是到了早晚高峰,大家都怕上班迟到或回家晚了所以都拼命地往上挤。售票员最后一个上车,很多时候车门基本是关不上的,这时候驾驶员就得来帮忙了,使劲儿踹车门,才能把人塞进去,再看车里的人,脸都贴到车窗玻璃上了。”那时候,高峰时段公交车甩客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老百姓十分理解,眼睁着就是再也挤不上去人了,所以只能等下一班车。
  记者和年长一些的聊起30年前的公交车时,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被称为“手风琴”的14米长大公交车。这种车主要用于长线路的全天运营和短线路的高峰时段运营,但由于运营线路少、时间长,所以即便是这相当于2辆普通公交车载客量的大公交车,也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每辆车都是人满为患。
  “街头一景”:披上雨衣开公交
  “以前的公交车不仅少而且还很破,车窗不严,车顶漏缝,一年里除了春秋两季天气适宜,夏季和冬季可都让我们吃了不少的苦啊。”张建生提起以前开公交车时的情景,可有着倒不完的苦水,“夏天下雨的时候,车上可以称为‘一景’,驾驶员、售票员披着雨衣,乘客们在车里打着雨伞,可谓是外面下大雨,车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车里还滴嗒。到了冬天,那时候的车没有防冻液,所以每天收车后要把水箱的水放空,转天早上上班时再加上热水。即便这样,车也未必能发动,得有人在后面推车才能启动,开起车来,风呼呼地往里灌啊,可受罪了。”
“手风琴”满载乘客在雨中行驶
  今年已经退休在家的市民张大爷对那时候的公交车感触颇深。“当年,我上班的时候,由于单位离家特别远,所以只能乘公交车,这一坐就是30多年,可以说是见证了公交车的发展。那时,我每天得坐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单位,但为了等车,还得提前半个多小时从家走,若是冬天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得提前1个小时就出发。车辆要是路上出故障了,我们年轻人就都下来推车,为了不增加车身重量,上年纪的老人也自觉下车。”张大爷和记者讲述着当年的情景。
  无人售票车“上岗”售票员“下岗”
  以前的公交车没有语音报站器售票员除了要为乘客打票外,还得扯着嗓子“喊”出站名一天下来常常是声嘶力竭。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初,公交票价从5分钱至3角钱不等,后来随着物价的调整,车票取消了5分钱,统一以角计算,最低1角,郊县票价最高也不过5角。
最早使用的无人售票车
  1992年,公交开始推行无人售票制度,这给行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原先的售票员也要“下岗”了。现在已经是1路公交车驾驶员的李莉曾经就是一位售票员,据她回忆,当时45岁以上的售票员被转岗为点钞员和清洁工,而45岁以下的则被安排学习驾驶技术。当时正值本市公交车辆大量增加阶段,这些人便补充到了驾驶员的岗位上。这样一来,售票员得到了合理安置,公交企业的新岗位也及时得到了人员补充。
年龄较大的售票员被转到点钞岗位
  随着无人售票车的推行,票价也不再按乘车距离远近计算,改为统一票价5角钱。之后,票价又经历2次调整,上涨为1元、1元5角,有了空调车后,空调车的票价确定为了2元。
  车辆更新 公交站新设施暖人心
大批空调车驶上马路,乘客享受冬暖夏凉
驾驶员既要做到安全运营,也要做好车辆的清洁工作
  如今,张建生开上了新的空调车,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和记者说道:“开公交车这20多年,我换了十几种车型,现在开上了最新的空调车,新车不仅环保,科技含量还很高,车辆有助力转向,转弯不用使劲了,避震系统也升级了,有个小坑洼根本感觉不到颠簸,不仅驾驶员开着舒服,乘客坐着也惬意啊。现在都是自动报站了,后门安装了监视器,再也不会发生关车门夹客的现象了。”
新型公交场站方便百姓候车
  线路多了,等车时间短了,车辆收车时间晚了,乘车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公交真正为出行带来了便捷。现如今,家住荣业大街的张大爷想要乘车,只需走两三分钟的路程,出了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站,二十多条公交线途经此站,乘车方便极了。“我若想去住在北站附近的亲戚家串门,这里至少有四五趟车都能到,等车不用超过5分钟。”张大爷对现在的公交线路和车辆都表示非常满意,“现在不仅公交车的线路和数量多了,而且车的质量也好了,还新增加了空调车,坐在车里冬暖夏凉,乘坐公交成了一种享受。再看看新建的公交车场站,不仅漂亮而且设施齐全,在宽敞的候车室里,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老百姓的心里都暖烘烘的。”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赵颖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1-1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8路好亲切~~~公交车升级了.不过还是有些遗憾的事.人们乘坐的时候总是不注意老要小小的破坏一下.$郁闷$ $郁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倚窗观风:老商业PK新生活
http://www.enorth.com.cn  2008-11-10 00:09
改革开放30年:15年滨海聚集四大高新产业 2000件家藏“老物件” 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图) 改革开放30年:一条津港线见证回归情 改革30年: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就业人员成倍增加

【专题】改革开放30周年关键词评选
【专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北方网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
  《变迁30年》:天津农民变身“城里人”  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
  《倚窗观风》:“蓝色火焰”的变奏曲  不断升级的“天津名片”
  昔日“劝架大妈” 今朝“小巷总理”  不褪色的“绿皮快车”
  两张旅游图折射大变化  一步一景见证城市变迁
  “飞天”梦想变现实  城市“脸面”整容记
  《渤海观潮》:天津开发区的前世今生  点滴细节感受民生变化
  北方网专稿(记者王冰 见习记者付文超):“去买衣服吗?爸爸在劝业场上班,你还不去那买?”10年前的一个周末,天津劝业场的员工白玉柱问正要出门逛街的女儿。可女儿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意外,“爸,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买衣服都去伊势丹、国际商场,劝业场的衣服款式都过时啦……”
  听到这番话,老白如坐针毡,没想到自己喜爱的劝业场在年轻人心中已经落伍,吸引她们的是新型百货商厦。如今,在劝业场工作了44年的白玉柱回想起当年跟女儿的对话,场景依然历历在目。10年后的今天,现代、时尚的大商场遍地都是,这让老白不禁感慨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给天津商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老照片反映当时商场里的销售情形
  从物资匮乏到市场丰富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期,全天津市就只有劝业场、中原百货和百货大楼三家大型的商厦。”回想30年前,63岁的白玉柱说,当时劝业场的东西比较齐全,大到手表、自行车,小到针头线脑,两万多种商品使当时的劝业场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
  白玉柱告诉北方网记者,上世纪80年代,记得有一次,一位东北大汉下了火车就风风火火地直奔劝业场,说是要买一台缝纫机。“当时我在缝纫机专柜,他很着急,说孩子结婚,就缺一架缝纫机,在当地找了很多商店都没有。”
  原来,这位东北大汉在当地买不到缝纫机,听说天津劝业场货全,坐着火车就来到了天津。当时,白玉柱正好是缝纫机柜台的售货员,他帮这位东北顾客解决了问题,买到了缝纫机。“事后,他握着我的手,不停道谢,那真是眼含热泪呀。”这一幕,白玉柱记忆犹新。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和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相比,人们生活逐渐富裕,大型百货商场、超市遍地都是。老百姓购物不再因为买不到‘家用大件’而感到烦恼。”白玉柱说。
上世纪80年代劝业场销售服装的情形
  从“喇叭裤”到“PSP”
  “70后”张晓华,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和记者聊起童年往事,乐此不疲。“在我印象里,那时食品柜台里出售的食品品种相当有限,那种纸包的泡泡糖当时就是我心中世界上最好吃的零食,虽然父母工资不高,但每次出去逛街,他们总会给我买几块,把它含在嘴里,甜甜的,心里美极了。”张晓华说。
  张晓华还记得,那时天津各商场布匹成衣柜台里几乎没有儿童成衣出售,“的确良”、“的确卡”布的花色多数不怎么漂亮,母亲为了把她打扮得漂亮一点,还经常托熟人到上海去帮买衣裙。
上世纪90年代初,商场里的商品逐渐丰富
  “在那个时候,我的穿着的确是比较洋气的。”张晓华说,“有次妈妈的朋友居然给我带了一双红色的T型猪皮鞋,让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后来在班上别的同学都是穿直筒裤的时候,我竟然拥有了一条黄黑格子的小喇叭裤,那条‘粘满’了同学们艳羡目光的裤子我穿在身上总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可如今,要买个心仪的东西早已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孩子们手里玩的是PSP游戏机、听歌用的是MP3,身上穿的是耐克、阿迪……这些物品随处可以买到,还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啊。”张晓华一脸羡慕的表情。
  从凭票购物到网络购物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如一夜春风,让天津商业零售业在这一历史时刻急全面复苏。随后,滨江道、南京路上更高更美的新商厦不断涌现,国际商场、伊势丹、友谊新天地以及大型超市开始大刀阔斧地建立在繁华地段,商场里货架上的商品也逐渐丰富起来。
  “1992年那会儿,劝业场大量引进了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为了吸引顾客,甚至把刚刚下线的汽车也开到了商场里卖。”白玉柱说,当时老百姓普遍觉得新鲜感十足。
  随后的十几年中,天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老百姓购物的渠道、方式不再局限于当时的凭票购物。张晓华说,如今,即便有些东西在本地商场买不到,只要通过网络购物、国外代购,人们一样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商场大胆革新,把汽车作为商品吸引顾客
  从“讨笑脸”到“当上帝”
  “以前到百货大楼这样的国营商场买东西特别麻烦,你必须对服务员的态度好一点,她才会热情地为你服务”,张晓华说,“有好几次,我和妈妈去买东西,向营业员询问价格,得到的回复却是冷冰冰的,甚至带点不耐烦。”
  “在那个‘大锅饭’年代,商场的营业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坐着唠嗑的,与顾客争吵的比比皆是。”中原百货的党委书记徐宏说,“我们要求营业员在工作时要拿出‘百拿不厌、百问不烦’的精神。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没有好转,直到后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竞争对手日益增多,我们开始反思——谁赢得顾客,谁就赢得市场,谁的企业就能够有所发展。”
  管理者们开始认识到,顾客是上帝,是衣食父母,要想赢得市场就要从营业员的服务态度抓起。后来,中原百货公司改为股份制,对员工实行聘用制,把工作业绩和营业员的工资挂钩。“如果谈到改革开放30年间商业领域的变化,老百姓会说商品丰富了、产品档次高了、商场环境改善了……但我认为,最本质的变化,在于30年后的今天,商业领域把‘顾客是上帝’这句名言变成了现实”,徐宏深有感触地说。
家电市场的极大丰富给顾客带来更多的选择余地
  从业态单一到百业俱兴
  天津市商务工委办公室主任肖栋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商业业态单一,经营方式传统。经过近30年的发展,除百货店、商品市场以外,出现了以连锁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大卖场、尾货调剂中心、折扣店、特许加盟店以及无店铺销售的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直销等多种经营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业俱兴的态势。”
  记者从天津市商务委了解到:1978年,天津市只有劝业场、中原百货和百货大楼三家大型百货商厦;1988年,全市大中型百货商厦共有11家;1998年,21家;而到了2008年,全市大中型百货商厦已经发展到了40家。
如今繁华的滨江道商业街吸引了众多顾客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天津商业从过去的三足鼎立,到如今的百花齐放,变化显著。劝业场的变迁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老百姓购物不再凭票,穿衣不再是单一的颜色……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付文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迁30年: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
http://www.enorth.com.cn  2008-11-02 22:22
天津市工业系统60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49项 工业系统力图解决十问题 推动工业国有经济发展 天津今年将完善郊区工业布局 入驻企业达5046家 “十一五”期间天津工业投资规模将超6000亿元

【专题】改革开放30周年关键词评选
【专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北方网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
  《变迁30年》:天津农民变身“城里人”
  《倚窗观风》:“蓝色火焰”的变奏曲  不断升级的“天津名片”
  昔日“劝架大妈” 今朝“小巷总理”  不褪色的“绿皮快车”
  两张旅游图折射大变化  一步一景见证城市变迁
  “飞天”梦想变现实  城市“脸面”整容记
  《渤海观潮》:天津开发区的前世今生
  北方网专稿(记者刘雁军):天津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她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一系列“第一”:中国第一个碱厂、第一个纺织厂、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汽车,第一条铁路……30年前,飞鸽牌自行车、海鸥牌手表、牡丹牌缝纫机成为中国人眼中的“三大件”,是时髦、高品质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30年间,天津工业经过嫁接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进入新的世纪,天津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的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标准不断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框架基本形成。
  “嫁改调”优化产业结构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十一”刚刚完婚,在他眼中,现在的年轻人太“奢侈”了。“上世纪70年代结婚时,家里必备‘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也是当时公认的‘三大件’;‘一响’指的是收音机。现在可不得了,空调、冰箱、液晶电视、电脑这些都是‘基本配置’,有条件的还得买辆小汽车。”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用10余年时间对轻工业投入大量固定资产,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如飞鸽牌自行车、海鸥手表、北京牌电视机、长城牌电视、白玫瑰针织内衣等名牌产品。这些产品在张先生那一代人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回忆。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8年左右时间,利用外资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从1994年到2001年,全市累计嫁接改造国有老工业项目1167项,利用外资64.82亿美元。通过“嫁改调”,部分老工业企业实现了技术、设备、工艺的更新改造,推动了产品创新,优化了产业结构。
  解读“三五八十”:嫁改调拓开跨越发展之路
  经济日报:天津新一轮“嫁改调”调出工业新优势
  进入新世纪,天津围绕五大战略举措的实施,积极实施新一轮“嫁改调”,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支柱产业和移动通信、新型电子元件、数字视听、白色家电、绿色电池等十二大产品制造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初具规模,成为支撑和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到2007年,天津手机产量达到9778.77万部,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轿车产量达到45.43万辆,经济型轿车产销量全国第一;无缝钢管产量达到276.0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完备,占全市工业的17%,PVC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成为我国最大PVC生产基地之一;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国家级生物创新平台相继建立,中药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形成了2亿只锂离子电池、3亿只镍氢电池、60兆瓦光伏电池和1320兆瓦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国家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2007年,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92.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2.3%,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2.8%。一系列数字和事实证明,天津这座老工业基地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
  天津市工业系统60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49项
  多种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天津工业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突破了过去比较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多种经济类型工业并存的新局面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基础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自来水和煤气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国有经济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其国有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而一些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如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家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比重下降较快,目前所占比重不足20%。随着部分行业国有经济的逐步退出,国有经济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呈下降态势。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759个,比1978年的1224个(乡及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数)减少了38%;完成工业总产值1399.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3.9%,比1978年降低66.8个百分点。
  “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际接轨不一定非要去国外建厂,但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把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力,走一条创新的道路。”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如是说。改革开放30年间,荣程钢铁、新利钢铁、宝来工贸、塑力线缆、达亿钢铁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表现活跃,成为行业的中坚,为天津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0年来,天津民营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以来,伴随着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许多国有和集体中小型企业通过购买、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改制转为民营企业,天津民营工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截止到2007年末,天津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已达2640个,资产总计达到860.4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337.38亿元,年均递增13.4%和12.9%。
  此外,统计资料还显示,三资工业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大幅提高。1990年,天津乡及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仅176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9.65亿元,在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3.6%。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4984.39亿元,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到49.5%,已成为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到2007年,全市已改制为股份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331.08亿元。
  滨海新区龙头作用明显
  作为天津改革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开发建设14年来,工业经济高位增长。1994年新区建区以来,随着8年“嫁改调”和工业战略重心东移的实施,滨海新区现代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已形成了以钢管公司和新天钢为代表的现代冶金业;以中海石油、大港油田、石化公司、渤化集团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业;以摩托罗拉、三星为代表的电子行业;以丰田为代表的轿车行业;以诺和诺德、史克必成为代表的医药行业;以顶益集团、雀巢公司为代表的食品加工行业等的几大产业群,新区各项配套措施随改革的深入不断完善。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丰田整车、三星手机、飞思卡尔芯片、LG化工、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及配套等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新区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2007年滨海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282.83亿元,比2000年增长4倍,比建区前的1993年增长29.2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3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的40.4%、2007年的59.8%,成为推动全市工业增长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区县工业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发展不断加快,为天津工业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天津规模以上区县属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50.46亿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8.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7.3%。区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独立核算区县属工业实现利润131.5亿元,比200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3.1%;区县属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83.78点,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区县工业涉及行业门类广,多数区县已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在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区县工业共涉及34个行业。其中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等10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同行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全市52家大型工业企业中,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桥大寺电焊条有限公司、日新(天津)塑料有限公司、天津市景田实业公司、天津市万达轮胎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区县工业名列其中,区县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市中型工业的近40%。区县工业的重点产品产量占全市工业比重过半,出口拉动作用突出。2007年区县工业统计的256种工业产品产量中,有148种产品产量占全市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在50%以上;实现出口交货值50.1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8.6%,增长19.4%,拉动区县工业总产值增长4个百分点,对区县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8%。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雁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倚窗观风:钢铁长龙的华丽蜕变
http://www.enorth.com.cn  2008-11-20 23:17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3个月 共运送旅客423.3万人 提速铁路迎来客流高峰 天津临时客站将突破40万 8月1日天津站正式启用 京津城际迎来首批旅客 天津站见证时代变迁

【专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北方网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
  《变迁30年》:天津农民变身“城里人”  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
  《倚窗观风》:“蓝色火焰”的变奏曲  不断升级的“天津名片”
  昔日“劝架大妈” 今朝“小巷总理”  不褪色的“绿皮快车”
  两张旅游图折射大变化  一步一景见证城市变迁
  “飞天”梦想变现实  城市“脸面”整容记  老商业PK新生活
  “沙丁鱼罐头”变身记  社区医疗治百姓“心头病”  告别蜡烛燃烧的年代
  《渤海观潮》:天津开发区的前世今生  点滴细节感受民生变化
  北方网专稿(记者赵颖妍):“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坐火车,如今的火车越跑越快了,从以前的每小时百公里到现在的350公里,铁路上的变化都印在了我的脑子里。”自封“铁路爱好者”的李大爷一边和出行的同伴聊着天,一边踏上了去往北京的京津城际高速列车。6次大提速,铁路不断缩短着城市间的距离,市民出行更加方便。30年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皮车”渐渐隐退,空调特快、直达特快、动车组悉数登场,让旅客的出行更为舒适。
  “绿皮车”隐退 京津高速列车登场
改革开放初期的“绿皮车”(资料图片)
  “1982年,当时18岁的我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记得当时是下午4点半的火车,要转天的上午10点多才能到,整整要在车厢里待上17个小时。当时的火车是没有空调的,车皮是绿色的,很破,也就是大家说的‘绿皮车’。8月的车厢用蒸笼来形容毫不为过,车厢中的吊扇在接近40度的高温中吹着热风。”今年已经44岁的罗先生和记者讲述着自己第一次乘坐火车去上海的情景。
曾经破旧拥挤的“老龙头”车站
  “车速不快,每小时只有100多公里,闷热的天气让车厢里显得更加拥挤,夜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根本无法入睡,好不容易熬到了终点,已经将近中午了,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学校报到。”罗先生对这次乘坐火车的经历记忆犹新,特别是对那辆“绿皮车”印象深刻。
京津城际列车设施人性化
  30年来,铁路始终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8至10年的发展速度可谓是前所未有。人们熟悉的“绿皮车”已经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空调特快列车、直达特快跨越号、和谐号动车组以及今年8月8日刚刚投入使用的城际高速列车。“列车上的座椅可以和飞机上的经济舱座椅相媲美,前面有可以放下的桌子,宽大舒适的座椅还可以360度旋转,车厢内配备了与电视连接的音乐耳机乘客可以轻松舒展身体,享受音乐……”罗先生高兴地和记者历数着城际高速列车上先进的人性化设施。
  铁路6次提速 市民体验“陆地飞行”
  如今,罗先生经常会出差到上海办理公务,或是与上海的昔日同学小聚,他仍喜欢乘坐火车前往。“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坐的火车,直到现在,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仍旧喜欢选择火车这种交通工具远行。”罗先生的话语中流露出了对铁路的特殊感情,“如今,铁路经历了6次大提速,用于路程上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了,特别是京津间高速列车350公里的时速简直像飞起来了一样,这让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振奋。”
  记者了解到,近10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6次提速。1997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提速,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提速。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提速让大家体验最深,一列列国产动车组呼啸而过,把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跑出了令人心跳的速度。
京津城际驶进天津站
  2008年8月1日,耗时仅三年就建成完工的京津城际铁路如期运营,作为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它翻开了中国铁路史新的一页,高速铁路时代已经已扑面而来。
  “改革开放初期,从天津到上海的列车16点30分从天津发车,要到第二天上午的10点多钟才能到,不仅需要耗时17个多小时,而且发车和到站时间设计的也不是十分合理,两个半天基本上都搭进去了。”明年即将退休的铁路部门的老员工王师傅告诉记者,“如今直达特快20点从天津发车,在车上睡一觉,第二天早上6点40就可到达上海了,白天的工作完全不会耽误。”
  “老龙头”三次升级改造焕发青春
“老龙头”火车站站台
  据王师傅回忆,1978年改革开放前,天津站的候车室只有1000平方米,只能容纳500名乘客,车站内设施简陋,破旧的座椅已经不堪重负。到了冬天,冷风嗖嗖地吹进来,每位候车的旅客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1988年改造后的天津站
  1988年天津站改造后,运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车站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候车室宽敞了,里面的服务设施更全了,冬天的时候乘客也不会感到寒冷,充足的暖气把人们烘得暖暖的。买书报、食品、特产的摊亭也更加规范。近20年来,天津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为天津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交通运量的不断增长,天津站也面临着再次改造的需要。
第三次改造前的旅客候车大厅
2008年8月1日,高架候车厅全新亮相
  2007年初,数万建设者开始投入奋战,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向奥运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8年8月1日,天津站交通枢纽重新启用,高架候车室包含站台层及高架层,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至1万名旅客,即便是在旅客最密集的春运时段也不会显得特别拥挤。
  奥运会期间,哈尔滨市民于先生来津观看足球比赛,曾经多次来津的他被天津站的变化所震撼,“十几年前我曾经来过天津,下了火车看到新站我已经快不认识了,漂亮的站台,宽敞的通道,便捷的交通换乘方式,出了车站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太美了’,海河边的现代化美景和这座百年老站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大批客运专线已经正在筹划之中,未来,客车时速有望再次突破,列车将跑得更快、更稳,市民的出行也将更加便捷。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赵颖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1-2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05:34 , Processed in 0.064746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