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67|回复: 5

[原创独家新闻] 《中国不高兴》一书作者周六做客AC谈新书争议(征集提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空气稀薄地带 于 2009-3-27 00:47 编辑

《中国不高兴》一书引发海内外热议,作者黄纪苏,王小东,学者司马南本周六将坐客AC四月青年社区,谈新书争议。

德国的华人留学生如何看待本书的观点?

欢迎dolc的童鞋在这里跟帖向作者提问,本人收集整理后一并转达。



《中国不高兴》:反思中国内政和外交 为未来建言

 1996年,首版印行5万册的《中国可以说不》出版后备受瞩目,有报道称,当时全球上百家媒体都报道了《中国可以说不》,此书成为当年最轰动美国与西方社会的中国书。

  当中美舰船在南海对峙、周边国家声称对南海部分岛屿拥有主权、日本称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圆明园兽首被拍卖等等事件一再撩拨中国人情绪时,近日,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新书出版,这注定又是一本充满争议的书。这本书全名为《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作者之一宋强正是12年前《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

  作者不但在书中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严厉批评,也对国内的文化进行毫无保留的斥责。“《中国不高兴》是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升级版,在过去的这12年里,中国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中国和西方摊牌。”图书策划人张小波很直接地表达他的观点。

  缘起揭秘

  “一系列事件让我们不爽”

  “不高兴似乎是有点儿戏般的词,但我们谈论的内容绝不儿戏,12年过去了,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到了一个需要表达态度的时候。 ”《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宋强昨日这样告诉记者,宋强也是《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在这本书刚刚出版之时,英国卫报便立即与他联系,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们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宋强表示,与12年前的《中国可以说不》相比,这本书少了情绪色彩,多了一些理性的成分。“这本书的其他几位作者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宋晓军是央视和凤凰卫视著名军事评论员;王小东被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领军人物;黄纪苏则是社会学家;刘仰是知名评论人。专业的见解使得话题可以深入到外交、政治、经济、军事、文艺等领域。

  而实际上,这本书严格来说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王小东说,去年10月初,他们在北京郊区谈话交流,谈话内容由速记员记录,他们在这个基础上稍做修改。宋强也透露,这几个作者平日都是相熟的朋友,经常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当年策划过《中国可以说不》的张小波谈到策划该书的缘由时说;“一年多来的一系列事件让我们感到压抑、不爽,中国好不容易盼到了奥运会,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却仍要遭遇西方的抵制,被西方作为异类对待。”

  狂批西方

  “西方人是我们惯出来的”

  《中国不高兴》尽管被认为少了很多情绪色彩,但从各个章节的标题来看,均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比如“不能再搞‘轮盘赌’:把中法关系实质性降低”、“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西方人的自以为是,是被我们惯出来的”等等。

  书中认为,次贷危机也好,美国贸易赤字也好,说穿了,就是美国人消费得太多,生产得太少,形成了缺口。这个缺口怎么补?一是抢,二是骗。这次金融危机体现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全面腐朽。现在美国老百姓群情激愤,都说这次危机是华尔街那帮混蛋和小布什政府的错。但是我们平心而论,美国老百姓又怎么样?你活干得这么少,压根就没那份钱,你凭什么住大房子?

  作者还大胆进言:“毋庸讳言,近30年来,我们处于一个长期被遮掩的真相中。中国人以最大的热情拥抱西方,以最亲善的姿态告诉西方:‘我们在向你们靠拢’,而西方的回答是:‘你们在哪里?’自我矮化的时代歧路,绝不是心理镜像,而是周边都存在的活生生的现实……在一些不友好国家轮着闹的情势下,我们不能轮盘赌,不要把外交思路弄得那样零碎,把法国归于“差信誉客户”,着着实实惩办一回。搞一点“解气外交”、儆尤外交,也符合我们开放时代的大思路,成熟的大国心态不光是‘宽容’,也有较真儿。”

  王小东在书中更对宋鸿兵为首的金融人士提出批评,“曾几何时,在中国这样一个说法流行了起来:制造业是低智商、低层次的人干的,其结果是费力而好处全被别人拿走;真正高智慧、高层次的人是从事金融业,打赢金融战争。这样的代表就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他们会举出种种数据,说明中国从事制造业是多么“ 亏”。就经济发展战略,乃至人们的价值导向而言,再没有比这种说法更误国误民的了。”

  点名批评

  痛骂中国精英知识分子

  《中国不高兴》除对中西方关系的实质演变进行嵌入式分析外,同时也对社会上充斥的“浑浑噩噩”进行了强烈批评。在书中,五位作者痛责龙永图、厉以宁、林毅夫、樊纲、丁学良、崔卫平、朱学勤、余世存、宋鸿兵、马立诚、王蒙、王朔、李银河、周孝正等“当红精英”,着力批判“失败主义”“万金油式的明白人 ”“抖机灵的文化施虐”,希望能对国内道德和文化的建设产生正面的警醒和推动。

  黄纪苏在书中认为,钱钟书就是轻薄浮躁文化氛围里诞生的“泰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一举一动都以玄奘译经的态度认真咀嚼、仔细钻研。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群中忽然背着手出来一位同胞,说了一段英文,接着又说了一段法文,接着又是德文,大家能不傻么、能不疯么,这是钱钟书获得大名的原因之一……钱无论作为一个学者还是文人都算是不错的,只是把他当作泰斗,却多少说明那些年社会文化的某种病态,在一个胸无大志的时代,钱这样的人很容易领袖学林。”

  甚至面对以骂人著称的王朔,作者也不留情地认为,王朔的文章,其夺目的偏狭、冒烟的歪才,实在是一个民族舍弃大目标,收缩大情怀后进入精神下行期才有的症状,“他只在当下翻跟斗,因此他只是个过渡人物。”至于很多人推崇的王小波,也被认为有点病态,“他笔下的中国从古到今好像一无是处,他既然以理性自居,中国真差成那样,能混到这么久吗?”

  惊人观点

  中国要在世界上除暴安良

  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大目标?我认为第一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是要管理比现在中国所具有的更大更多的资源,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如果中国只是要给世界提供一个新的榜样,那这个目标太小了,中国应该提供的是真正的管理和领导。如果中国在这个位置上,至少不会像今天的美国那样:好吃懒做、不负责任,堕落到抢、骗的地步,而使整个世界陷入经济衰退。

  文化大腕们

  请下岗出局

  现在这拨所谓的大腕,他们占据着最大的资源,但凡做出一点垃圾来,就通过强大的资金和权力进行媒体运作,忽悠全民认购。中国文化要真正复兴,这些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要么改邪归正,要么下岗出局。中国不往前走则已,中国的文艺不向上走则已,要往前向上,就凭这些人,凭他们这副败家丧气的样子,走在队伍前头肯定是要耽误事的。

  “摇滚歌星”奥巴马

  拯救不了美国

  美国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谁当政都不可能轻易解决,但奥巴马摇滚歌星式的执政方式是更不行的。他执政不如希拉里、麦凯恩,乃至小布什。有人也许会说,美国的政治制度好,能够制衡一个没有执政经验和智慧的总统,甚至能够制约一个胡来的总统。但这样一来,美国所谓的“变革”也就成了胡扯了。

  批评与争议

  中国这么大,没办法潜伏

  对于书中观点太偏激的质疑,张小波辩称:“作者们并不认为他们的观点偏激,这是他们长期酝酿,认真思索以及理性思考的成果。去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许多热血青年在网上发表了很多热血沸腾的帖子和观点,但最终总有所谓的精英分子掌握着话语权,出来指责这些青年的热情。”他也坦言对于该书面市后可能引发的争议早已做好思想准备。

  王小东承认,在书推出之后,香港记者曾问他这不是给中国威胁论以口实么,但他认为,“说我们要潜伏,那根本没办法潜伏,那么大个国家怎么潜伏?潜伏个什么,最后束缚自己别人还都不信。”王小东认为他们的观点并非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这些年我们跟西方亦步亦趋,我们对他们太软了,太相信他们了,需要反省。我们这本书不只直刺了盲目乐观的心态,也直刺了盲目悲观的心态。两方面都说了,可能盲目悲观妄自菲薄这个方面还更多一点呢。《中国不高兴》就是告诉大家,中国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盲目悲观。书中恰如其分地认清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认清了弱点和长处,以此为基础认清楚了中国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大目标。这个大目标不是说中国唾手可得,但是确实有希望实现的。”

  作家乔萨比较赞同《中国不高兴》的态度,认为该书“认认真真地和我们一起在思索当今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世界,当今的中国怎样才能创造明日的辉煌……和《中国人可以说不》比较,我觉得《中国不高兴》无论是智慧和道义,还是趣味和学识都有了大大的超越、丰满和成熟。”

  张小波说,《中国可以说不》出版之后,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一点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双方已经“摊牌”了。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实质上就是搞轮番外交,一个接一个来赚你中国的钱,不论是美国还是德国,都是如此,这些都是不高兴的事。但去年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俄格冲突,俄罗斯事发后的强烈反应,给予了中国某些启发,对西方的咄咄逼人,必须反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3-2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3-3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4-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个书的一定很肤浅。把厉以宁和宋鸿兵放到一起批判还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我是不会看这本书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4-2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看着就让人讨厌。我是不会看这种破烂玩意儿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4-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讨厌的就是作者张口闭口就是我。。。。我多牛。。。我多高瞻远瞩。。。。100年前我就说过了。。。。

这种破书绝对不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8 06:20 , Processed in 0.058391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