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32|回复: 0

[教育札记] ZT 新“中国妈妈”不等于贬义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自谭盾夫人黄静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5ecf0100drh5.html?tj=1

ZT 新“中国妈妈”不等于贬义词

大儿子纽约母校的班级门上贴着本学期的社会研究课(SocialStudy)主题:“中国”。
上个月,在回母校上课的两天里,他简直开心得如鱼得水,因为他可以与老同学分享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真实经验,同时他也成为了老朋友眼里的“英雄”。


读了引起热议的《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一文,作为“中国妈妈”的一员,既有同感,又有异议,写出来想让大家对异国他乡的“中国妈妈”多一份切实的了解。因为无论是身在他国的“中国妈妈”还是生活在中国的“中国妈妈”,事实上都面临许多相同的养育问题,但由于身处文化不同,选择的解决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更真实地了解会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学习。

记得80年代后期刚去到美国纽约大学读书时,对“中国妈妈”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们走在纽约的唐人街上,大声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手上总是提着大袋小袋,不是闲散拖沓地行走就是匆匆忙忙地奔跑。她们身边的孩子要不一句英文不会,要不拒绝以母语在公众场合与母亲交流。那时,因为自己还是年轻学子,不谙家庭生计的拖累,完全没法认同那个“中国妈妈”的群体。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买东西,一位售货员问我是哪里人,我说:“IamChinese!”那位小姐瞪大眼睛说:“你确认你没有混血吗?”我说:“我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眼睛这么大的中国人。我听后觉得她很无礼,小看了中国人。于是回了她一句:“BecauseI am a BigChinese.”(因为我是一个“大中国人”)现在想来不应该怪罪她的无知,只能说我们自己与世隔绝得太久了。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当年这批苦行僧的穷学生,完成了学业,事业和家庭都渐入佳境。他们的生活视野与前辈们当然迥然不同,于是出现了一批新“中国妈妈”,她们不再是以一个群体出现,相反,这个群体已成为了各自精彩的一个个个人,自然地点缀着美国这个种族“大拼图”,同时也正在改写历史涂在“中国妈妈”脸上的那份贬义。


我的大儿子纽约母校的同班同学们自制的中国脸谱点缀着教室外的走廊。

新“中国妈妈”不群聚
新一代的“中国妈妈”不扎堆,不想挤在华人汹涌的街区里。她们自然地选择居住地,可以随工作的变迁而迁移,也可以因为孩子学区的选择而搬迁。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她们已没有语言沟通的困难,已可以在唐人街之外找到工作,更可以自信地在不同文化间切换,自然地生活。


新“中国妈妈”不丑陋
这是一群自视极高的个体,她们不再是家庭中的保姆,伺候一家老小;也不是血汗工厂的苦力,在拉扯孩子生计的同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存在。我认识的朋友C,她每周坚持上拉丁舞课,居然已悄悄地成为全美拉丁舞业余比赛的冠军!朋友S,出国前是文工团的专业歌手,虽然多年脱离了专业歌唱,但她始终是长岛某区唱诗班里最瞩目的歌手。她们的孩子都已进入大学,她们自己的人生可能因孩子曾做过许多调整,但她们从未因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新“中国妈妈”不强压
今年,身边的很多“中国妈妈”把孩子送进了大学。朋友S的儿子刚接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我让她分析孩子被录取的主要原因在哪?是成绩极好还是另有所长?她说:“孩子的学业一般,成绩并不非常突出,但两件事让哈佛看中了他。一是8年来他每个周末去茱莉亚音乐学院上预科小提琴班,从不间断的努力显现出他的自我信念(commitment)。二是他选择了在高一时去北京学习中文一年,而且入住在一个陌生的中国家庭里体验生活,这显示了孩子的成熟个性和独立生活能力。”我佩服朋友S的教子之方,她让儿子小小年纪游学他乡,就是让他独立地学习和成长。


朋友H有2个女儿,大女儿去年选择去了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因为她酷爱西方古典美术。今年,她与小女儿一起在为明年入学哪所大学做报名准备。我问朋友H会考虑哪儿,她的回答是:女儿可能会选择加拿大,因为她不喜欢欧洲的古老守旧,又不认同大美国文化,她钟意加拿大的欧式传统加美式开放的风格。我听了很久,觉得母女俩的对话好像不在讨论学业取向,更像在找下一个旅行地。然而,回家细想,个中的道理不浅,学风关乎治学之道,孩子不以名牌大学为追求目标,妈妈也没有强求女儿去攀比他人的目标。这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新“中国妈妈”不自我封闭
美国学校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乃至高中,都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去。因为参与,“中国妈妈”们也开始接受更多开放式的教学和养育理念;因为参与,“中国妈妈”也开始为美国的课堂带来新话题。



大儿子06年送给母校校长Eve的中国画被“恭敬”地放入了镜框,与校长家人的照片一起摆放在校长室里。


三年前,我主动找到大儿子的小学校长Eve,为她送上了一堆我搜集来的数据,向她展示在纽约地区有多少家优等高中已开设了中文班(作为第二外语),并提供给她一个结论:如果她的学校想把好学生送入这些高中,那么必须开设中文班。与此同时,我积极号召家长们募款先为学校开出课余的中文班,吸引学生尝试,然后自然过渡到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上个月我带大儿子回纽约期间,他按我们的“传统”又回到母校上了两天课。他的原班级今年的社会研究课(SocialStudy)主题是“中国”。儿子回家后很自豪地说:“妈妈,你真厉害,是你说服了校长开设了中文课。现在,我们全班整个学期都在学习中国文化。”


从我到美国留学的80年代至今,20年过去了,“中国妈妈”那张曾几沧桑的脸已换上了新颜。新“中国妈妈”自信自立,通融亲和;她们正在以每个人的生动勾画出新“中国妈妈”的无限美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 22:46 , Processed in 0.055888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