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9|回复: 0

同学,AI是“帮手”,不是“枪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上方蓝字,一起开始教育的幸福之旅吧~

w2.jpg

AI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锻炼提高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把AI的功能用在搜索试题答案、代替完成作业上,就是“焚琴煮鹤”了……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扎堆交流“如何用DeepSeek写作业”的秘笈。
用AI搜索来“应付”寒假作业,无疑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当“AI+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之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如何将崭新的“AI”和传统教学更好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
01孩子作业没完成,爹妈啥也干不成。开学前,面对孩子们“烂尾”的寒假作业,不少家长直呼头疼。兰州市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王雅,习惯假期尾声挑灯“督战”孩子完成作业。不过,最近她发现,孩子不仅早早完成了作业,作文题更是“下笔如有神”。细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都是AI搜索的“功劳”。
“孩子把作文题目和要求‘喂’给AI,只用22秒,便生成了一篇作文。”王雅苦笑着说,当孩子给自己演示如何用AI成功生成作文,再逐字逐句抄写时,她真是又气又恼、哭笑不得。记者在信息聚合类平台搜索发现,“AI写作业”相关话题不胜枚举。有不少家长反映:“出门到超市买个菜的工夫,孩子用AI完成了两套英语试卷”“DeepSeek帮助孩子‘深度思考’,数学作业已经‘无所不会’”。从小学的作文日记,到中学的数理化生,再难的作业,AI似乎都能“分分钟搞定”。
“AI写作业”在中小学生群体的流行,让AI这个先进的学习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由学习的“帮手”变成应付作业的“枪手”,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担忧。
02“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AI+教学”也从高校向中小学生延伸。就像在最近的开学季,有的小学鼓励学生用AI送祝福,有的中学生借助AI完成蛇年创意作品,让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别开生面。出生在“Z世代”的中小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AI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锻炼提高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把AI的功能用在搜索试题答案、代替完成作业上,就是“焚琴煮鹤”了,不仅“污辱”了AI的“智商”,更会让学生形成依赖,弱化独立思考能力。
AI无疑是优质的学习工具。要发挥AI在学习中辅助策划、创意支持等功能,让AI成为提高学习质量的“助攻”“帮手”;同时,要避免用AI简单地获取答案,使AI沦为阻碍提升学习能力的“损友”“枪手”。
03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明确指出,要坚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学校和老师要主动欢迎AI这位“新同事”,强化自身的AI素养,主动触AI、懂AI;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从“师生互动”的双元模式,向“师生AI”三元互动转型,打通AI、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屏障。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配套开设AI通识课程,培养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作业设计上,尽量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增加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作业逐渐从“知识重复”向“思维训练”升级;在AI工具的使用上,家长和老师齐抓共管,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划,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厘清AI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环节的使用边界,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因噎废食”。结合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教学特点,把准AI在教学环境中使用的“度”,找准与AI相处的平衡“点”,进一步打通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渠道”,AI就一定会成为促进学习和教育改革的好“帮手”。本文作者:姜伟超、马莎、王铭禹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教师培训/党建培训/传统文化培训/亲子教育问题等
张弛教育量身定制 精准实施  

联系电话:13526615029

w3.jpg

w4.jpg

来源丨新华社“千笔楼”、王崧舟

转自丨教师博览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意见。如牵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往期文章


    改变,从父母开始!人民日报:45条陪伴孩子的新理念,值得收藏!

    “一根青菜”盒饭上热搜:这样可怜的饭菜,都是谁在吃啊?

    遇到失控的校园冲突,班主任怎么化解?(附案例)

    看到42年前偷拍的中国孩子,才明白为什么如今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倾向

    12356心理援助热线!五一前推动全国统一使用

    老师表扬学生有什么技巧?(建议收藏)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不妨试试这7个方法,比吼叫有效果

    罗翔精彩语录:说法治,聊人性,讲生活,谈人际


「张弛有道  乐享教育 」

致力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感提升

有态度    有温度

长按下图二维码   加入我们

w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 16:48 , Processed in 0.11913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