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1|回复: 0

锋评锐见丨AI生成皆需“显形”:你看到的世界还剩几分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 新闻回放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接下来,所有AI合成的内容,都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

AI合成的内容,也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电子水印”,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川观新闻

AI生成皆需“显形”:

你看到的世界还剩几分真?

□ 吴翠霞

9月1日起,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当AI作品“显形”,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AI、使用AI。

橘猫骑着电动车上街买菜、人躺在云朵制成的床上睡觉、明信片里的火山正在喷发……这些新奇有趣的AI视频经常在网络中出现。输入指令,花些时间和AI“唠一唠”,能够拓宽人的想象边界,让许多难以实现甚至根本不存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除了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AI还能快速思考、给出建议、完善需求,给我们带来灵感和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AI的发展太过迅猛,因被滥用催生的社会问题不在少数,比如“换脸”侵犯人的肖像权、捏造“伪科学”进行诈骗、批量制造谣言和假新闻……假作真时真亦假,大量以假乱真的AI内容稀释了真人真事的可信度,也造成了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虚实交织的网络世界中,以硬性规定让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在治理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如同给这匹“脱缰野马”攥紧了“缰绳”。

技术本无罪,“向善”还是“为恶”,关键看人怎么用。如今,AI赋能千行百业,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也不能不提防它的无序发展,在治理AI乱象的同时更加关注和提升人的数字素养,才能促进AI更好地“为人所用”。因此,既要建章立制,让AI生成合成内容不再遮遮掩掩,还要以多元方式引导公众逐渐学会正确判断和应用AI。当人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并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自身思考,不被明显有悖常理的信息牵着鼻子走,不为一己之私而放弃伦理边界,才能实现人机互补,创造积极正向的价值。

可谓:

标识虽小见真意,

人机共舞需慧心。

素养科技两相济,

笑辨虚实万象新。

(打油诗由DeepSeek创作)

w2.jpg

w3.jpg

来源:海口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璐

二审:陈欢

三审:郑春祥

监制:张志红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7 09:30 , Processed in 0.21689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