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提升和保护教师的主体性(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Teacher Agenc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指出,在 AI 时代,教师依然是教育的灵魂,AI 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但不能替代教师的人文关怀、专业判断和教育智慧。未来的教育改革应以 保护教师主体性、能动性为前提,通过政策、培训和制度保障,让 AI 成为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推动力,而非威胁。这份文件由Teacher Task Force发布。
Teacher Task Force(TTF,教师力量) 是由 UNESCO 主办的全球联盟,专注于教师发展与教师发展政策,致力于实现一个与教育相关的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c)——确保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合格教师,该组织通过知识生产与共享、政策学习与倡议来推动各国行动。
该网站既有政策层面的知识库(Knowledge Hub),也有面向一线教师的“Teacher Resource Centre”(教案、课程开发、培训与教学法研究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板块为Global Report on Teachers(全球教师报告),这是TTF 与 UNESCO 的双年期旗舰报告,系统跟踪目标进展、聚焦教师短缺等关键议题,为全球教师发声。
第一,当然是节省时间,英国的一项实证研究(由 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 资助、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独立评估)表明,使用 ChatGPT 的教师在备课和资源准备上的时间平均缩短 31%,而且生成的教学材料与人工准备的质量差异不显著,说明 AI 可作为“效率工具”。
第二,如果把生成式AI应用于内容共创,生成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设计和资源,这在多语言、低资源或危机环境中尤其有价值。Tutor CoPilot(布朗大学研究)证明 AI 可以提升初级教师的教学策略,促进更多探究式提问,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第五,加剧数字鸿沟。富裕地区可利用 AI 增强教学,而欠发达地区可能仅用其“节约成本”,反而扩大差距。现有电力与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仅 33% 农村地区有电力),限制了公平使用 AI 的可能性。若 AI 技术和内容开发集中在高收入国家,可能出现所谓“AI 殖民主义”,进一步加剧全球不平等。
AI 对教育的影响不是单向度的,而是高度依赖于使用方式与制度设计。AI 能帮助教师节省时间、提升教学与包容性,但也可能削弱教师专业性、学生思维深度和教育多样性。最终决定因素是教师是否能保持主导性与能动性。如果教师能主动引导 AI 的使用,它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助力;但如果教师被边缘化,AI 可能加剧教育问题。
二、AI时代,教师的三个任务
报告将 AI 对教师的意义分为三类:
1.Teaching with AI(借助 AI 教学)使用 AI 工具改进日常教学实践。
例如:智能批改系统、个性化反馈、作业监测仪表盘、备课助手等。
益处包括:减轻行政负担、提升个性化学习、生成资源和反馈、提高公平性
2.Teaching about AI(教授 AI 知识)教师不仅要使用 AI,还要具备教授 AI 的能力。
包括:理解 AI 原理、局限与伦理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和负责任的 AI 使用习惯。
这要求教师有足够的 AI 素养(AI literacy) 和教学转化能力。
3.Adapting teaching for an AI world(为 AI 世界调整教学)
教学目标要适应 AI 普及的社会,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情感智能。教师需调整课程设计与方法,确保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塑造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
同时,报告指出,AI 再强大,也不能取代教师,原因在于:
1)同理心与情感支持:教师能通过情感联结、直觉判断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这是 AI 不具备的。2)道德与社会化功能:教师能在冲突处理、价值观教育中发挥作用,而 AI 缺乏“道德判断”和“社会责任”。3)教育的人文性: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格、激发想象力、形成社会关系。AI 如果被用作替代,可能导致教育“去人性化”。
学生对 AI 生成的反馈往往缺乏信任,研究显示:学生更倾向于相信教师给出的个性化反馈,而不是 AI 的标准化回复。这说明
教师的教育作用不仅是信息提供,更是关系建立与价值引导。
但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以下三种必备能力:
1)理解 AI 的基本原理、局限与潜在偏见。2)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 AI 输出(如生成的教学资源或数据分析)。3)在必要时,具备拒绝使用 AI 的判断力。
同时文件呼吁:AI 系统设计、引入应有教师参与,避免教师从“创造者”退化为“执行者”。
我们看这份文件,主要在其立场(考虑到其在联合国教育项目中的意见领袖地位)而非细节和实证(部分实证研究我认为并不能证明其观点)。其他部分不再逐一详解。
若要让 AI 真正服务教学,必须系统性提升教师 AI 胜任力(理解原理/局限/偏差、伦理与治理、教学情境中的恰当使用与拒绝使用的判断),以及对AI“说不”的能力,何时拒绝AI、何时降低依赖、如何应对模型偏差与幻觉、如何解释给学生与家长。这不仅是“工具培训”,更是以教学目标与人文价值为锚的专业学习体系,即使没有专门的组织提供培训,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自学。
参考文献: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on Teachers for Education 2030.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teacher agenc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sition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