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1|回复: 0

AI正在惩罚不会用的人:那扇窗可能很快就要关上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前几天和一个做设计的小伙伴吃饭,他闷着头喝了两杯啤酒,突然说:“我们部门最近走了两个老同事,都是十年以上经验的资深设计师。”

我惊讶地问:“为什么呀?公司裁员吗?”

他苦笑:“不是裁员,是调岗。新来的实习生用AI工具,十分钟能出五十个baner初稿,他们两天才出五个。老板说,公司不养闲人。”

我当时就愣住了,这两个设计师我都认识,他们的作品曾拿过业内大奖,如今却败给了刚毕业的实习生。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场无声的职场地震。

w1.jpg
效率的鸿沟,正在变成职场的天堑

上个月,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比稿现场出现了戏剧性一幕。

两个团队竞争同一个客户,A团队的总监带着三名资深文案和美指,展示了三套完整的创意方案,这是他们加班两周的成果。

B团队只有两个人——一个会用AI的策划和一个刚转正的设计,他们不仅拿出了十套创意方案,还附带了完整的视觉呈现、社交媒体传播策略,甚至预测了每套方案的转化效果。

比稿结果毫无悬念:B团队胜出。

事后才知道,B团队的策划用AI工具分析了过去五年该行业的全部爆款案例,用生成式工具快速产出创意,再用数据工具预测效果。整个过程,只用了三天。

当别人开着跑车在高速飞驰,你还在骑着自行车赶路,这样的竞争,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w2.jpg

我的小伙伴在某互联网大厂做运营,他的团队最近来了个新人,这个新人用AI工具,一个小时能分析完他们组过去要花一周时间处理的数据,还能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和洞察报告。

“我们组长现在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他叹了口气,“上个月绩效面谈,组长直接说:要么学会用AI,要么让位给会用的人。”

在老板眼中,效率就是一切,当你的产出只有别人的十分之一,哪怕你再努力,在资本眼中也只是可替代的成本。
不会用AI,正在变成新的“职场文盲”

记得二十年前,不会用电脑的人被称作“电脑盲”,十年前,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被称为“数字难民”,今天,不会用AI的职场人,正在成为新的“功能机”——还能用,但已经跟不上时代。

某家咨询公司最近更新了员工手册,里面明确写着:“所有员工必须掌握至少两种AI办公工具,年度考核将纳入此项评分。”

他们的一个新晋合伙人告诉我:“现在我们招聘,根本不看你会不会做PPT,会不会做数据分析,这些技能,AI都能做得更好。我们看重的是你会不会向AI提问,能不能驾驭AI工具解决复杂问题。”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真实故事,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质检部门,有位做了二十年的老师傅,眼睛毒辣,任何瑕疵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一度是厂里的宝贝疙瘩。

去年公司引入了AI质检系统,配了几个刚毕业的技术员。老师傅不以为然:“机器哪有人眼靠谱?”

结果一个月后的数据让他傻眼了:AI系统的检测准确率99.7%,他的最高纪录是98.3%;AI一天能检测五千个零件,他最多查八百个。

更让他受打击的是,其中一个技术员用AI分析出了三个他从未发现过的次品规律,帮生产线优化工艺,次品率直接降了一半。

老师傅现在成了AI系统的“辅助员”——负责复核AI认为有问题的零件。

这不是老师的傅个人能力问题,而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开车的人,只能看着别人绝尘而去。

w3.jpg
你的经验,正在快速贬值

传统职场里,我们信奉“越老越吃香”,但在AI时代,这个法则正在失效。

一个做了八年电商运营的总监最近很焦虑,他熟悉所有传统打法,从直通车到钻展,从SEO到社群运营,但面对现在的AI运营工具,他完全不知所措。

“新来的运营专员,用AI工具一小时能分析完竞品半年的所有动作,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我要带团队花一周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他苦笑着说:“现在开会,我说话都没那么硬气了,年轻人用数据说话,我用经验说话,老板更信谁一目了然。”

更残酷的是在内容创作行业。

认识一个写手,曾经是某大号的主笔,一篇稿费五位数,最近却接连被退稿,编辑委婉地说:“你的文字还是很好,就是……速度跟不上热点。”

他后来才知道,竞争对手都在用AI工具,热点事件发生十分钟内,AI就能产出深度分析框架,写手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工润色,他还在查资料的时候,别人的稿子已经发布了。

在AI面前,经验的价值正在重构——过去代表资历的年限数字,现在可能只是思维僵化的代名词。

w4.jpg
但别着急,AI不是来取代你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手心冒汗,但请先深呼吸,事情并没有那么绝望。

AI淘汰的不是人,而是不会用AI的人。

我朋友小杨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小杨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助理律师,按理说这是个极度依赖经验的行业,所里的资深律师个个都是行走的法律条文库。

但小杨另辟蹊径,自学了多个法律AI工具。现在他一个人处理的案件数量,抵得上三个同龄人。

“我不是比他们聪明,我只是会让AI帮我干活。”他说得很轻松,“查案例、找法条、写诉状,AI都能做第一轮。我的价值不是我会背多少法条,而是我知道该问AI什么问题,怎么判断AI给出的结果靠不靠谱。”

真正的竞争力,正在从“你会什么”转向“你能让AI为你做什么”。
三个建议,让你在AI时代不被淘汰

第一,把AI当成你的“副驾驶”

不要把AI想象成要取代你的对手,而是把它当成可以提升你能力的工具,就像摄影师不会因为有了更先进的相机而失业,反而能拍出更精彩的作品。

从现在开始,选一个你最常用的工作场景,尝试引入AI工具。比如,如果你经常要写报告,可以先从AI写作助手开始;如果你要做数据分析,试试AI分析工具。

第二,培养你的“提问能力”

在AI时代,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答案,而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同样的AI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差别就在于提问的能力。

试着在工作中多问“还有什么可能性”、“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会怎样”。这种开放性思维,正是人类相对于AI的优势所在。

第三,深耕你的“人性优势”

AI再强大,也有做不到的事——它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理解微妙的职场关系,更谈不上真正的创意和共情。

你的情商、你的审美、你的价值观、你与人建立深层连接的能力,这些才是你在AI时代的护城河。

w5.jpg

未来的职场,属于那些既懂技术又懂人性的人。
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前几天,我遇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被调岗的设计师,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利用空闲时间系统学习了AI设计工具。

“刚开始真的很难,觉得自己这把年纪还要学新东西很可笑。”他说,“但学进去后发现,AI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解放了我的双手,让我能更专注于真正的创意部分。”

他现在是部门里最懂AI的设计师,经常给年轻同事做培训。老板正在考虑把他调回原岗位,并升任AI设计组的组长。

在这个时代,原地不动就是退步,但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来得及。

你准备好迎接这场变革了吗?

你在工作中开始使用AI了吗?遇到了什么困惑?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

w6.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1 21:32 , Processed in 0.1200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