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89|回复: 4

[似血残阳] 牺牲的海豹们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大笨鱼 于 2009-8-23 11:41 编辑

http://bbs.tiexue.net/post_3790766_1.html

  2005年6月,美军接到线报称拉登助手沙阿在库尔纳活动,「海豹」拉特勒小组受命飞往捉拿。27日夜间,四名「海豹」乘直升机直扑山区,经过一夜搜索无所获,翌日上午却先后遇到三个当地农民打扮的汉子。特种兵行踪暴露,又不敢背负「屠杀平民」的罪责,只好放三人走路。「海豹」小组犯了轻敌的致命错误:既然一击不成,应全身而退,哪能冒险继续白天行动?

  一小时后,闻讯赶来的三十多名塔利班叛军已将四个「海豹」包围。缺乏重武器的特种兵尽管训练有素,也寡不敌众,加上地形不熟,两小时激战后,墨菲少尉等三人阵亡,仅余拉特勒士官重伤,他只好抛开特种兵的虚荣心紧急呼救。

  基地美军接报即派八名「海豹」乘直升机去救援。此时犯下的错误是依然轻敌,明知几十名塔利班有重火器,还是派运输直升机CH-47E深入敌后,结果中了火箭弹,在山区迫降不成功,滚下山崖机毁人亡。

  如梦初醒的美军指挥官连忙调动A-10强击机、AC-130空中炮艇猛炸敌军,配备武装的MH-60直升机才救出重伤的拉特勒

  「海豹」惨败说明:再凶悍的特种部队也要有正确的情报和强大的火力作支持,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胜而不利的教训,值得各国精兵记取。

  组图就是海豹10队在阿富汗战地的生活和工作照,拍摄者是海豹10队队员们。

  由于照片上的队员在阿富汗被埋伏,死的七七八八,照片上的这些老海豹队员基本都挂了,所以脸上没必要马赛克了,也算是第一支世界民众可以一览庐山真面目的海豹突击队。

  现在的海豹10队不是这批人,都是新人重建的,老10队已经全军覆没。


  最后的战斗比好莱坞大片还要惨烈,下图金发队员叫Axelson,脑袋被打掉半个,还用卡宾枪打完了所有的子弹,当援军赶到,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P226手枪也打到了最后一个弹匣。令人怀疑这些队员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所以军人跟军人是一样的,海豹的钢铁战士作风和我们的钢铁战士作风是一个意思。

  脑袋被打掉半个依然在一枪一个准确射击的钢铁海豹——Axelson

  2005年6月28日在阿富汗阵亡的海豹部队成员迈克 P. 摩菲获得美军最高奖章“国会荣誉勋章”。摩菲中尉是在一次由四人组成的代号为“红翼”的秘密侦察行动中中弹阵亡的。当时四人侦察小组被塔列班武装分子包围,由于地势低洼,无线电信号无法传送。摩菲中尉明知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危险,独自离开隐蔽部,登上高地向指挥机关发出求援信号,提供了他的小组的具体位置的数据,但在过程中数次中弹。在发送信号后,他爬回隐蔽部继续战斗,最后失血过多阵亡.



  2005年6月28日在阿富汗南部库尔纳省的红翼行动中,因为连续放过发现自己的3名阿富汗人〈包括一名小男孩〉,海豹10队的上士马修.G.阿克塞尔松、上士丹尼.P.迪茨和少尉迈克 P. 摩菲,在残酷的战斗了两个多小时后先后阵亡。另一名成员马库斯.拉特勒尔上士幸免于难,后来出了一本书“唯一幸存者“

  他的牺牲终于召唤来了直升机,但架不住某位塔利班成员的RP爆发的,虎躯一震以散发出来的王霸之气进行精确制导,第一发RPG把“支奴干”打了下来,导致前来救援的8名海豹和第160特种航空营的8名机组成员嗝屁着凉。活着的拉特勒尔上士则在那一刻泪流满面的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默默的爬出了战场。

  战争是惨烈的,培育这些战争猛犬需要父母三十多年的养育,需要军队多年的培养,需要个人不凡的努力。

  但是要挂掉战争猛犬,往往一秒钟就够了。

  脑袋被打掉半个依然在一枪一个准确射击的钢铁海豹——Axelson

  不过美国国防部不承认海豹10队是被埋伏的,他们的官方网站说他们是直升机被防空武器击落全体殉职的,这也可能是没有改电影的原因之一吧。

  在国防部的网站上,该队被谎称为海豹运输载具部队(SDV Team),狗屁。自己看看装备就知道是什么部队,再看看他们干的活儿。长途侦察,远程渗透,与当地武装打交道,就知道五角大楼在撒谎了。他们不愿意承认精锐的突击队全军覆没的事实罢了。

  运输队做突击队的活儿?海豹没人了?因为该队队员曾经有一个来自海豹运输载具部队(SDV Team),2002年才加入突击队。所以照片上戴着该队的帽子,后来以讹传讹。

  这是正经的海豹突击队,10小队,在阿富汗以身殉职,仅存一人。

  但是事实是海豹10队在远程侦察当中,由于情报泄漏,受到塔里班和基地武装埋伏,所有队员同生共死,血战到底,做到了生不在一起,死在一起。



  误传该队是运输队的原因就是他的帽子LOGO,不过不傻的人都能看出来,哪家的运输队都不能这样打扮。那后勤保障部队也太牛鼻了,这个装备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支特种部队。该队员以前是运输队的,后来加入10队。


  上图四人小组,仅一名海豹队员幸存(戴帽子的),被40火给震晕了,不然也死在一起了。





  此次灾难的纪念章




  最后是好消息:据说环球影业要把”唯一幸存者“拍成电影

  美国驻喀布尔的军方官员7月6日承认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东部搜剿行动中遭受重大损失。这是到目前为止,驻阿美军遭受的最为惨 重的一次伤亡,也是“海豹突击队”于1962年成立以来在单项任务中最惨重的一次伤亡。

  当天,美军发言人称,6月28日,作为“红翼”行动的一部分,由4人组成的突击队小组在阿富汗库纳尔省执行侦察任务。据悉,位于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的武装分子活动一直很猖獗。当时,擅长作战、精于救护和通信的突击队小组突然被“大股恐怖分子”包围,随后,队员用电台向总部发出了要求增援的急电。在接到他们的急电后,总部的8名突击队员和第160特种航空营的8名机组人员立即乘坐一架特种部队的MH 47“支努干”直升机飞往山区救援。

  当直升机抵达高原战场时已是黎明时分,隐藏在密林中的武装分子突然向直升机扔了一枚手榴弹。手榴弹“非常凑巧”地命中了直升机。被手榴弹命中的直升机向前飞了近一英里后坠入一个深沟,直升机上的16名乘员全部在坠机事故中丧生。

  与此同时,驻阿美军指挥部门与突击队小组也失去了联系。一位官员称,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在交火中被打死,还是已逃离伏击但未能发电求助。在直升机被击落三十六小时后,美军在这一地区的一个深沟里发现了三名突击队队员的尸体。只有一名突击队员死里逃生。

  环球影业已经夺得非小说类畅销书《孤独的幸存者》的电影改编权。环球影业即将上映的中东惊悚片《改朝换代》(The Kingdom)的导演彼德·贝格将编写并执导这部价格不菲的影片。有消息人士透露,环球影业预付了200万美元才取得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权。

  由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Navy Seal)的马库斯·鲁特雷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孤独的幸存者》一书讲述了鲁特雷尔如何率领一小队人马在阿富汗北部塔利班的一个据点里捕获并杀死一名“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真实故事。一路行进的他们遇到了两名成年男子和一个少年,于是一场有关海豹突击队队员们是应该处死这三人以免他们向塔利班告密还是放他们走的争论爆发了。鲁特雷尔决定饶他们一命。一个小时后,海豹突击队队员遭到了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袭击。袭击过后,被逼下悬崖的鲁特雷尔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在山里藏了4天。最后他被阿富汗的一个部落收留,部落里的人悉心照料他,即使在塔利班来到他们家门前,仍在冒死保护他。

  尽管这本书激起了各大电影公司的兴趣,纷纷出价争抢改编权,但拍摄进程十分缓慢。2006年,鲁特雷尔在养伤期间完成了这本书,然后在伊拉克滞留了6个月。直到今年6月,在作者离开部队之后,小布朗(Little Brown)出版社才出版了这部写实作品。

  好莱坞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各大电影公司当时认为,这一主题难度太大不好拍,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东背景的战争片。到7月底,鲁特雷尔的作品出人意料地成为畅销书,制片人和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嚷着要见见这位身高6英尺5英寸的德克萨斯人。最后,改编权落到了环球影业手里。在鲁特雷尔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任何改编剧本都必须尊重那些倒下的战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2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9-9-14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0-26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 06:15 , Processed in 0.079860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