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96|回复: 2

[社会新闻] 转载“汉字是韩国人的?驳“汉字并非中国文字”的谬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本帖最后由 lyzr 于 2011-4-25 14:58 编辑

韩国有人与中国争孔子、西施、屈原、李白、李时珍等等名人,争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等等发明,争端午、中医、风水等等文化遗产,还要喊破喉咙来争汉字的归属。

据4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国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汉字居然不是中国文字,居然是韩国人的了,贻笑大方啊。

纵观可爱的陈泰夏教授的言论,本身即是漏洞百出,破绽无穷,经不起推敲,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检验。试看到底荒谬在哪里:

1、中国古有“东夷族”之称。东夷是华夏人对东方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民族,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之外东部的部族,包括了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部族或部落联盟,地域非常广泛。这样一个概念,笼统地把东夷族称为韩国人的祖先是否恰当,首先就是一个疑问。

2、陈泰夏认为,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汉字从起源、到发展、到最终基本定型,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节点,已经是比较系统、相当成熟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理所当然即为汉字了。不能排除东夷族或者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做过贡献,但是对于在甲骨文基础上的发展,即称作是汉字的发明者,实属夸大其词了。

3、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时候东夷族的主流血脉已经融入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当时东夷族创造的文化,不可分割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东夷族的地域大致是在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至今仍在中国的地域范围之内。

4、陈泰夏声称“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他列举的有林语堂、王玉哲两个人,仅此两个人本来就存在缺陷。这两个人已经作古了,究竟说过什么话、持什么观点,很难去考证了,以此两人为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持有什么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学界。

5、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很成熟,作为中国文字的起源说起来还要早得多,甚至可追溯到距今 8000年左右的两类符号: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甲骨文本身已经是文字了,是象形文字了。中国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到表意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自然是比象形文字更早的象形符号了。表意文字不可能一飞冲天跨越象形文字吧,更何况是象形符号呢。否则就是天外来客般的奇迹了。

6、至于陈泰夏教授所说的“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这一说法更加是属于井底之蛙。汉字难道是要属于汉朝发明,或者是汉朝命名,才能够称为汉字吗,在此之前汉字存在的历史就可以一笔购销吗?汉人,汉族人,难道是从汉朝才开始繁衍生息的吗?中国的历史难道是从汉朝才开始的吗?绝对不是。这不等同于没杀人类在发明文字之前,人类的发展史了吗。

因此,说汉字并非中国文字绝对是一种谬论。事实上,韩国人与中国争种种传统文化,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其文化本身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之一,是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
------转自《新华网-国际频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人太无聊了,几年前中国的端午节成了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又说汉字也是韩国发明的。真不知道韩国人到底想做什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傻x一样的国家,傻x一样的人,傻x一样的言论。理他都觉得烦,你一跟他较真,就把傻x当人看了。淡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9 16:54 , Processed in 0.08396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