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_JuST_soso

[职业生涯] 关于回国发展,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以及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_JuST_soso 发表于 2011-11-21 19:00
总结性给一些tipp吧,
1.如果你决定回国了,那就坚决一些,嗅觉灵敏的把握最好的时机坚决的回去,一个好的 ...

作为楼主的同时代的,也是ET,中德两边都有工作经验的,看到楼主如此认真的和人交流,我很想更加和你坦诚的讨论一下~

1 你有没有发现,对于很多菜鸟来讲,你讲的再好再坦诚,他不会想着去体会你的道理和用意,而要么只是简单膜拜,要么就是只想问你那些私人更纠结的典型问题。你说了都等于白说。

2 你对软硬能力的分析,就职场应聘来讲,很好。中国人一直有个误解,就是沟通能力就是拍马屁吹牛拉关系,错!!!很多满嘴跑火车的油子其实沟通能力很差,因为真正的沟通能力是指》能不能讲明白一个技术要点?能不能把ppt做的有逻辑?能不能理解别人的疑点——这些其实和你的专业水平都是相通的 。

3 楼主的很多经验对于菜鸟来讲是可贵的 ,但是对于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的人来讲,就很务虚。因为其实你也说了,你3年升的如此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老板欣赏你。虽然你本身也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但是兄弟,行业形势机会都有不同,你忘记说了一点,就是成功还必需耐心等待,不要着急。

4 很多在德国的人比较纠结于是否回国的,,就是觉得自己的同学3年就PM了,自己还是工程师。5年后人家都部门经理了,自己还是工程师。。。这是心理不平衡的基点。其实我倒觉得大家不必这么耿耿于怀,国内很多总监大区经理,年薪不到30万的比比。楼主可以出来安慰一下那些人,自己的 薪水并没有他们想的那样巨大。

5很多人一直再说国内机会多,发展快,其实这个机会无非是指随着扩张和市场变化,容易洗牌容易空出位置,你刚好应聘刚好就带一枪人马。。。但是如果市场刚好萎缩呢?大环境刚好解构呢?今天的小机会,会不会就是明天的大灾难?


6 后续我觉得很想和楼主切磋一下的是,你觉得在PM这个层级,国内和国外的要求到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中国成为一个好的PM?

另外我是真心的和楼主感叹一句,整个中国具备表达力,国际化视野,行动力,多国语言的人其实都太少了。。。做到这些的要么混好了,移民出国。要么就是在政府国企里当官去了。

所以以楼主的资质,30岁坐上这个位置固然可喜,但是如果真的要为40岁,50岁谋划。。。。。其实倒也很是艰难,只怕你自己也吃不准吧。

点评

恩,赞同Benghaizi的说法。大家总是习惯和别人比,看自己的差距,想着怎么人家行,我就不行。其实很多情况下,只是自己心理上把这个距离拉大了,于是变得很浮躁。  发表于 2012-2-26 10:55
各个阶段满足各个阶段的目标,LZ这个阶段身处这样的状态,如果有不满足,LZ绝对不会说出来。  发表于 2011-11-23 13:37
强人来了。。感觉LZ还是有点儿染上了国内的浮躁,有点儿志得意满了  发表于 2011-11-23 11:51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caffee 发表于 2011-11-23 10:36
谢LZ表扬,LZ的成功看来不是偶然的,言语间的平实严谨给人感觉确实能力大大的强哈

但是LZ举的例子太偏 ...


你完全没有看懂楼主的意思,这个例子说的是》A和B各有一个产品设计,A没让人明白他要干什么,B水平不高但是表达清晰考虑周到。

但是楼主这个例子忽略的一点是~真正高级的CEO,1分钟就知道你的这个idea说的是什么,无需你表达清楚。他可以通过问你问题,帮组你慢慢的表达清楚。。。。当然,大部分领导还是猪一样的。

点评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B更容易成功  发表于 2011-11-23 13:38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Benghazi 发表于 2011-11-23 10:45
你完全没有看懂楼主的意思,这个例子说的是》A和B各有一个产品设计,A没让人明白他要干什么,B水平不高 ...

我想,大概是强人你稍稍走眼了,木有看明白LZ想说的意思,要不,你再回去好好看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1-11-23 11:08 编辑

别的不多说了 国内一线二线城市 从南方到北方 对用人,从机会到理念 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我是北方人,甚至很可能是楼主家乡人 也一直关注该地区,但一年多的关注发现,在北方普通的二线城市 其实很容易志得意满 因为本身周围就视野非常有限 周围由于没有达到人才的红海,所以真正实力的对手也少 所以虽然城市很大,但民营经济的不发达和政府民间对科技投入的蔑视 其实很容易造成看法的片面

还有 一线城市30几万的待遇算中等 二线就算很高了 其实除了房价外,别的消费都差不多 所以 其实没啥意思

另本人也是PM 但恐怕这个PM和国内的PM概念本质不太一样

点评

要赢,可以身处红海与高手过招以更快提高,也可以退而追求蓝海机会。所谓鸡头牛后。  发表于 2011-11-23 13:42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和lz讨论下哈~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其不可代替性,甚至所能达到的高度,硬能力起了主要作用。软能力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但是再往上就不行了。
lz文中提到的小例子,且不说真有a这样的人可能性有多大,就算有,A和B也只能朝着不同的分工来发展,最后的高度,很可能是A高于B。在德国,在中国,都是这样。
软能力之所谓软能力,是因为它可以培养。经过德国这些年全面系统学习,大部分就算性格内向的中国学生,也可以组织小组分共合作,在毕业的时候独立完成一个多小时的Praesentation。这种软能力,不能算是一个人在职场的重要筹码。因为只要锻炼一下,谁都会有。但是硬能力,是靠十几年的积累,没有就是没有,不会就是不会,锻炼不出来的。
不过当然lz属于软硬能力都强的人哈!

点评

我反倒觉得越往上走,软实力越重要。韩信将兵,刘邦只好将好韩信辈即可。  发表于 2011-11-23 13:44
mwa
另外我不同意在德国读书就可以历练出较好的软实力 化繁为简的能力很多时候是天生的 需要点天分 无谓在哪里读书  发表于 2011-11-23 12:43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LZ在德国有没有结婚生子阿??
不知道结婚生子(而且马上两个孩子)的家庭应该何去何从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ffee 于 2011-11-23 11:33 编辑
昵称已满 发表于 2011-11-23 11:14
想和lz讨论下哈~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其不可代替性,甚至所能达到的高度,硬能力起了主要作用。 ...


强烈同意


我也觉得,同等级的,相对软能力来说,硬能力更难达到,更依靠天赋和不懈的勤奋努力,也是一个人真正的实力所在

所谓软能力,如果离开了硬能力的支持,其实都只是花拳绣腿而已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1-11-23 11:44 编辑

呵呵 什么软硬能力的 其实都很重要 我赞同前面那位说的 其实做PM的沟通能力更多时候 是句句都是点子的技术阐述 是站在行业高度的对行业对产品的技术前景和市场趋势预判 是对问题和流程涉及的上下游关键技术点和时间表的预知能力

一个好的PM 布置任务和时间表 会清楚预判下一步的可能困难和问题 并擅长把复杂问题打散成无数可以衔接的子问题 并可完成重装

如果把一些技术细节参数的熟练成为硬实力 我一点都不赞同 真正的技术高手做PM 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任何系统任何环境 稍加过目 其实细节区别已经了然于胸 不碍大局

另外我不同意在德国读书就可以历练出较好的软实力 化繁为简的能力很多时候是天生的 需要点天分 无谓在哪里读书 有些人即使读到博士后 也是遇事一下沉到细节出不来的糊涂虫

点评

你说的这种糊涂虫无论在哪和国家都不会有长足发展,可以作为特例讨论。。。  发表于 2011-11-23 13:08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1-2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织造 于 2011-11-23 12:04 编辑

关于软能力和硬能力, 我觉得跟公司类型有很大关系,我认为硬能力决定你的起点, 软能力决定你最终到达的位置.我们国内有生产还有应用,核心研发到是都在德国,但是现在的战略就是技术本地化,对中国客户的项目,基本都准备转移到国内去.我们国内20几个分公司,比较大的几个分公司,总裁和副总裁级别的华人,基本都是北美分公司工作多年后回去的博士.我们公司对本公司海外工作过的博士,回国给的位置都是技术总监以上的,如果硕士的话,技术方向高级经理就到顶了,再多都上不去了.除非转做销售什么的,也许还有点机会到总监一级.我认为这个就是硬能力决定你的起点.不管硕士还是博士, 很多东西都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人天生会这个那个.如果是刚毕业回国的,不管博士还是硕士,起点都比在海外有工作经验的要低. 对于博士的话,从总监到副总裁就比较不容易了,靠就是所谓的软能力还有运气. 我认为运气也是个很重要的成功因素,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有个朋友在他们公司混到亚太区总裁,原因就是他前任当时病的快挂了,当时公司那一级别的人,他是唯一一个去过中国的人(还只是去了个香港旅游),所以他就被升上去了.

在国内的发展, 国内的人脉也很重要,通俗的说, 也要有拼爹的能力, 特别是直接毕业回去的, 你爹的高度,基本决定了你起点的高度. 如果在国外工作过, 也许有机会靠自己的寻求国内的起点.但是直接回去的, 国内没人能帮一把的话, 起码在我朋友圈里,没有人混的好的, 特别是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的, 过的都是相当辛苦

另外一个,家庭因素也很重要, 如果拖家带口在德国, 很多人也没法说回就回,所以,回国还是要趁年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0 16:42 , Processed in 0.064349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