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60|回复: 6

中国历史上15个异族的最后结局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化,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关于汉民族的由来

汉族----原名华夏族,类似于现在的中华民族的概念.汉族一直都是一文化概念,而非简单的血缘概念.由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汉族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在和其他民族融合.其血缘稳定下来其实仅仅是最近四五百年的事!当时有点象现在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混血儿.

不同的民族可能是同一种族,不同种族形成一个民族(个别例外);
汉族属远东人种(北方蒙古利亚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的混血人种).汉人以黄种人血统为主,同时兼有白人血统,甚至黑人血统.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同为姬汉苗裔,虽都是早期汉人的正统后裔,但其体貌特征相差悬殊,在遗传基因上的差别程度甚至超过当地的汉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比如说,我们普通人很难区分北方汉人和满人,蒙古人的区别,但我们能很容易区分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基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程度之高超乎想象,也就是说,中华大家庭的各成员都是亲戚!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其体貌特征相差悬殊,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关。现在的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都不同于早期的汉人,但都是早期汉人的正统后裔.-------姓氏基因学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由于Y染色体在男性遗传中的稳定性,男性

的Y染色体必然和其祖先的相同,也就是说,同一姓氏的男性应该有相同的Y染色体.在我国的汉族中同姓氏的男性Y染色体的吻合得非常好,超过95\%同姓人是相同的.这里我主要是想打击一下说"客家人和汉族无关"的家伙和台独分子!!

正是由于汉文化的包容性才造就了我中华数千年的辉煌!!!

北方与南方汉族的区别

从外观上,能很明显的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北方汉族种族上属于远东人种,南方汉族属于南亚人种与远东人种的过度种族。

但从一个更大的角度讲,东亚各民族,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既黄种人。亚洲的黄种人,可以大致的分为北方蒙古利亚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两种。而这里所说的远东人种,实际上是两者的混血人种。

但远东人种也具有一定的独有特点。如身材比两者都高,颧骨靠近眼睛,肱骨粗壮,头发最粗,最直,最硬等等。

具体的讲,北方汉族具有以下特点:1.身材高大,华北,西北,东北人普遍比南方人高6-10cm.是东亚身高最高种族,也是除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外,最高的黄种人。2.皮下脂肪厚,这与气候寒冷有关。3.肤色较浅。4.鼻骨高,鼻翼不发达,鼻指数小。5.颧骨位置靠近眼眶。6.眼裂小,既小眼睛。且多单凤眼,既单眼皮多。7.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既眼睛向上倾斜。8.眼角内侧有蒙古褶,既内侧上眼皮在眼角处向下遮盖泪腺,而形成的褶。9.面骨宽。10.第二期被毛(性毛)比南方人少,这是与我们的一贯印象不同的。11.头指数小,所谓头指数,既头骨的左右宽占前后长的比例。北方人头指数79.4,属于中头型,与北亚和蒙古草原上各族相似。南方人头指数80以上,与朝鲜81,日本84相似,属于短头型。12.唇薄。13.骨骼轮廓模糊。

相应的,南方人具有以下特征:1.身材较矮。2.皮下脂肪薄。3.肤色深。4.鼻骨低,鼻翼发达,鼻指数大。5.颧骨低。6.眼裂大,既大眼睛,且多双眼皮。7.内外眼角在同一水平线上。8.只有南方人中的"北方人",和少部分人有蒙古褶。9.面骨窄。10.性毛比北方人发达。11.头指数大。12.唇薄。13.骨骼轮廓清晰。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总体上有此趋势。何况还有“北人而南相,客籍者”,当然不在此列。

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巨大差异,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六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人种与现在差别较大。1.在今天的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活着讲汉语的部落,种族上接近远东人种。2.河套地区和蒙古草原西部居住着讲突厥语的民族,人种上属于北亚人种,他们创造了鄂尔多斯文化。3.蒙古草原东部和辽河流域居住着讲蒙古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夏家店文化。4.东北地区居住着讲通古斯语(满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红山文化。5.青海等地居住讲藏缅语的各族,人种上与汉语部落最接近。6.黄河中游生活的一支古老的民族,文化上非常先进,语言上属于汉藏语系,并且更接近汉语。但种族上却或多或少的具有南亚人种的特点。7.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居住着马来人,种族上是南亚人种。8.汉江流域居住着讲泰语的民族,人种上是南亚人种。9.广阔的南方居住着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南亚语系的柬埔寨语河和孟语外,几乎都没流传下来。10.蒙古草原北部,贝加尔湖南岸生活着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古亚西亚语系的勘察加语,都没流传下来。11.以上各地的居民都是黄种人,而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居住着讲原始利雅安语的白种人,具体的讲,属于北欧人种波罗的海类型。

从那时起,讲汉语的各部开始向西,东,南各地迁徙。除向西的一支被同化外,到距今两千年前,讲汉语的民族已经遍布黄河流域。他们种族上是远东人种。而原来的部落,多迁徙到南方。于是形成了北方远东人种,南方南亚人种的局面。汉族在这一时期,被秦帝国统一。从此后的上千年中,汉族不断南迁,形成了南方人是远东人种与南亚人种的过度人种的特点。而北方汉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由于同化了大量的异族所至。但种族上任属远东人种。

汉族这一历史被汉族的血型分布诚实的记录了下来。在20多种血型划分方法中,从MN血型系统来看,北方是M型,南方是N型。从ABO系统来看,比较混杂,尤其是城市。但由于该系统大家比较熟悉,就以此分析吧。从大范围讲,长江以北各地A型血为多,大概传统汉族的大部分人血型既是如此吧。长江以南B型血占多数,主要是汉化的南方各族因素。而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O型血比例则最高,而这几省也最俱南亚人种特点。在北方,也不是A型血一统天下,在长城两侧,O型血和B型血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具有越往东,B型血越多。而延长城向西,则B型血比例逐渐减少,O型血比例逐渐增多。这是北方各族大量汉化的结果。据说,民族学家已经找到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代的证据,其中一个竟是和华北北部汉族血型相近。可见这种同化的剧烈。

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种族虽然不同,但共同点远多于不同点。这里告诉你两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是铲型门齿,既门齿断面呈‘['型;另一个是哺乳期长奶藓,又叫胎迹,学名蒙古斑。这两个形状汉族中98\%的人都有。当然,和汉族相近的藏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中90-95\%的人也都有。毕竟我们都是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吗。

刘邦和李世民,两个世界闻名的汉族人。我们可以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刘邦是典型的江淮人,但他更接近今天的西南,江浙一带的汉族人。李世民这个有3/4鲜卑族血统的明君,种族上是典型的远东人种,更象一个西北人。

不用说,如果你长的想他们的话,你可是典型的汉族人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5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纳兰 at 2005-3-5 13:14:
我要把这个转到文心雕龙去,版主不介意吧?

没有问题!

呵呵,我这个早就看过了,收藏。不过今天在政经一点 看到了,所以就跟风!

严格比对后,我是典型的北方汉人,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天佑华夏,汉人的绝地反击

  冉闵发起屠胡后,北方各地汉人群起响应。消灭大量胡族,迫使其它胡族离开中原。一度基本扫清了中原。冉闵发起的复仇行动是当时汉人的绝地反击!
  
  五胡乱华(仅指建立过强大国家政权的哪五胡),在羯族统治北部中国后期,中国北方北方汉族锐减至六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并且人数还在增长,而汉人则不断减少。
  
  当时入塞胡族众多,成份较复杂,远不止五个民族。
  
  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
  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体为白种人,小月氐和巴氐主体为黄种人;
  而姜、鲜卑、夫余、乌桓、和入侵辽宁的高丽等民族主体为黄种人,个别部落除外。
  
  如果北方各式各样的胡族杀尽北方汉人(少部份作为奴隶),在中原地区繁殖起来。将形成一个金发碧眼的新种族。随着人口增长会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三百万汉人杀掉。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杀绝,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鲜卑为主的胡族溶入北方汉族。
  
  汉族就给其它的三大古国的古老民族一样灭绝吗?
  
  冉闵的武力征讨只是解决胡人的一方面。
  中国史学界公认的正史,唐朝编的《晋书》中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有这样一段当时的记录
  
  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从上面这段话看到,在石虎还在时冉闵就发放仓库中粮食给汉人饥民,以树立私恩。当他发起北方大屠胡后,迁到中原地区的数百万胡人首当其冲。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有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自想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九大石胡甚至从此远迁回中亚老家。结果在返迁过程中在路上这些各种各样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抢食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由此可以看出仅冉闵造成这场胡族大返迁就造成数百余万各式各样的胡人种族大量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相比之下当时北方并州、邺城、晋南三地各被汉人屠杀几十万胡人数算小KS了。
  
  值得一提的是,五胡乱华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的未被血腥报复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但这时胡人相对汉人只占绝对少数,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仗。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乱中,胡人因大量战死甚至彼此之间相互灭族,而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人数大量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胡人大量战死后,很多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的不足,而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汉人众多且最后被胡人招降的地区西谅汉军得到起用,而鲜卑国甚至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这就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打仗往往不论男女老少举族皆兵。虽然后来发展的精兵全由男子充当。所以不难理解当时汉人将此上升为举族的仇恨。
  
  试想一下今天仍被一些人骂作屠夫的冉闵当时不屠胡,不发起杀胡令,不号召北方汉人起来反抗,不要求各胡退出中土。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首先胡人在中原将拥有上千万人口,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并不是不可能的。
  
  诸胡乱华时北方汉人被杀来只五六百万到六七百万之间,其中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作恶最深。这个民族以好战好杀著称。
  
  羯赵内乱时之机,“冉家军”阵斩羯族军士三万,又坑杀四万羯兵。羯族精锐尽失,这些都是羯族的青壮年男子,也是邺城二三十万羯人的亲人。他们对冉闵恨之入骨,冉军对邺城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山西南部的羯人和胡人(长的像姜氏胡人的汉人也倒了霉)也被报复的汉人杀尽,襄国灭亡羯人又被杀了一道。羯民族被基本杀绝。
  
  只有一支不到一万人的羯族部族,向北投*蒙古高原的鲜卑人,未被汉人消灭。后来鲜卑人帮他们报仇杀了冉闵,灭冉魏。鲜卑入主中原后,这支羯人一直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不过密月关系没过多久,鲜卑内战时羯族举族造鲜卑人的反,被压抑久了的尔朱羯疯狂变态地杀着鲜卑人,差点把鲜卑整民族给灭了。
  
  其后在鲜卑人复仇性的打击下,这个部族残余的羯几千人在后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被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纳,提供他们美食收为雇佣军。后景之乱,这支不到万人的胡族在忘恩义的领导人后景带领下,对江南汉人实施血腥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白骨遍地,野兽出没的不毛之地。仅屠健康城就将全城四万户约二十万人杀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后景之乱!
  
  直到南梁将领陈霸先带珠江流域的两广军队准备充分后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悼这支万人不到的好战顽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陈霸先将从江南跑来两广的难民回迁,并把许多原本在两广和越地山区的人口补充到长江中下游,充实当地人口。陈霸先建立陈朝,采取了很多开明的措施来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即使这样直到隋灭陈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南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后景之乱前的人口归模。
  
  由此可见羯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好杀成性。试想如果后景当时一直杀到南朝的两广地区,把未充分武装起来的两广各地也各个击破,把当地汉人也杀掉,南方可能除个别山区外可真谓无人了。
  
  由此可见,单后景这支几千人的好战羯族造起反,就可血腥杀光江南人,更别说这些白种胡人如果在中原繁殖几千万后必向南方要生存空间的结果。

  冉魏的创始人冉闵,在石虎围棘城的时候就和慕容恪交过手。当时基本统一北部中国的后赵六十万各胡大军在慕容恪号称二十万的鲜卑军的攻击下纷纷溃散,冉闵的三万汉军却岿然不动,也没有一人伤亡。以后的小沙河大战更令鲜卑兵士闻风丧胆。这位定力非凡的名将受到普通士兵的疯狂膜拜,由于他出身汉族,又爱护汉人百姓。在苦不堪言的后赵帝国下层百姓阶层中就有一个充满希望的传说,说当年纵横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化做天上的星宿,终有一天会重新下凡来拯救天下汉人于水火之中,而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投胎转世的化身。实际上,冉闵也是慕容恪一生遇到的最强劲对手。
  
    冉闵生性残忍,灭绝了整个的羯族,并号召天下汉人树清了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其他胡族。但他这个人又爱兵如子,深受下层汉人百姓和士兵的拥戴。在和慕容恪交战前,这位融残忍和威严于一体的煞星已经灭亡了不可一世的后赵帝国,他所作所为确实也让汉族百姓们充满了希望。但这个希望不久就被慕容恪彻底踩碎。没有战乱的和平日子一直到三百年后才姗姗来到。
  
    公元352年4月,冉闵带领约一万兵(七八千步军和约二千骑兵)到边境的安喜(河北定州)地区运粮回邺城。慕容恪得到情报,指挥各地二十万大兵四面集结,冉闵仍浑然不觉,走到了常山(河北正定)与慕容恪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大军遭遇。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建议: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骄惰,然后进击可胜。冉闵不纳。行进至廉台(河北无极)附近的树林里和慕容恪展开了决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冉闵亲自上场杀敌,冉闵所领的兵士都是他亲自训练的死士,他们借助丛林地形的掩护步骑配合袭击敌人,慕容恪的骑兵竟然十战十败,士气十分低落。冉闵的部队这时减员至七千人,鲜卑每战必损兵数千尸横遍野。这也是后来的天才将领慕容恪一生中唯一的小败。晚上慕容恪也效仿冉闵到军营里给士兵打气,并接受参谋的建议,经过数次血的教训总结出了征对冉军和自已作战弱点的“拐子马,铁浮图”。用骑兵将冉闵军引到平地去作战,并埋伏了他发明的最新式武器:五千连环马。
  
    第二天清晨双方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和昨天的战斗一样,在天神下凡般的冉闵指挥下冉魏军又把慕容恪的军队打败了,但在冉闵杀到敌人大营前时却闯到了慕容恪精心布置的连环马阵里。终于陷入重围,手下七千多人全部战死,冉闵也在突围中被俘。
  
    让我们凭空想象一下这场惨烈至极的恶战:初夏的清晨,冉闵乘坐着朱龙宝马站在山头上,命令早已集结好的向山下的敌人发动最后的突击。慕容恪的骑兵昨天已被冉闵杀破了胆,但在慕容恪的严令下仍然不顾死活地围杀从山顶上冲下来的冉闵步兵。一直所向披靡的骑兵部队在冉闵精心训练的步兵面前竟然毫无效果,冉魏士兵三五个一群使用长矛大戟阻拦潮水一般的骑兵,举起的兵刃组成一片刀山,形成一道天然的死亡线,四面八方冲过来的骑兵到了冉魏军阵面前就纷纷倒下。突然冉魏的阵形里发出一声怒吼,步兵们纷纷往两边闪开,一位红马黄袍金战甲的将军带领一支少量的骑兵队伍杀出来,他左手使一柄双刃长矛,右手使一柄连钩戟,坐下一匹炭火般通红的战马,那些骑兵都知道是冉闵来了,发一声喊四处逃散,但怎么跑也跑不过神骏异常的朱龙宝马,冉闵带军一路追杀,斩杀鲜卑军士无数,前方就是慕容恪的中军大旗。
  
    站在旗帜下的慕容恪也为冉闵的神勇所震慑,和身经百战的冉闵相比自己毕竟还是个年轻人,万一冉闵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可怕,连环马阵抵挡不住的话,五千人都被铁链拴在一块被冉魏军包围了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不管他,豁出去了,于是,冉闵成为历史上连环马的第一个牺牲品。
  
    把战马连起来包围敌人的战术在兵书上闻所未闻,冉闵自然也没见过,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抖擞精神前来冲阵,但五千骑兵用铁链连在一块,人死了马仍然在前进,即使个别胆怯的骑兵要逃跑也左右不了整个的队形,不久冉闵和他的军队就被团团围住,即使再有天生的神力也无法应付杀不完的骑兵。
  
    战斗从早晨杀到中午,冉闵的精力之源终于枯竭,冉魏步兵越杀越少,慕容骑兵越围越多,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于是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慕容恪灭掉了冉魏,慕容部落在中原建立了自己正式的国家:前燕。

   冉闵战败后冉魏国的大臣全部在绝望中自杀,无一肯降。河北二十余万汉人不甘侮辱,纷纷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击,死亡殆尽。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其它朝代的臣民表现出如此的忠诚和骨气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甘 at 2005-3-5 20:51:

没有问题!

呵呵,我这个早就看过了,收藏。不过今天在政经一点 看到了,所以就跟风!

严格比对后,我是典型的北方汉人,呵呵


刚刚又打电话回家去查我祖宗八代了,再加上这篇文章严格对比之后,我也只能说,我是典型的北方汉人,哈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9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惨了,经过对比,发现我居然有南北汉人的双重特征。还好还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2 15:29 , Processed in 0.1030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