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81|回复: 3

[世界纵横] 欧洲霸主-腓特烈大帝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称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军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统治时期普鲁士军力大规模发展,领土大举扩张,文化艺术得到赞助和支持,“德意志启蒙运动”得以开展。其使普鲁士在欧洲大陆取得大国地位,并在德意志内部取得霸权,向以普鲁士为中心武力统一德意志的道路迈出第一步。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也是欧洲“开明专制”君主的代表人物,并且为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为启蒙运动一大重要人物。


腓特烈在1740年6月1日(其父逝世的翌日)登基,年方28岁。受法国启蒙哲学思想薰陶的腓特烈二世甫一继位,就被当时人们认为将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打破专制统治的开明国王,甚至可能偏于文弱。的确,他一上台,就解散了父亲的普鲁士巨人掷弹兵团(留一个中队作仪仗护卫),而且下令禁止军中体罚士兵(这个命令后来在战争中撤销),同时采取开放言论自由、分派粮食给市民、禁止刑讯的措施。但是腓特烈拥有祖、父遗留下来的精良军队和充足国库,本人对战争也不是生手。最重要的是,腓特烈登基不久,就出现了普鲁士扩张的良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其立即打破人们的固有印象,积极发动并参加战争。

1739年,奥地利方才结束对土耳其的战争,所産生的外交破绽,刚好为普鲁士所利用。通过这场战争,他为四分五裂,自然资源匮乏的普鲁士赢得了一块极具经济价值的西里西亚地区,同时为普鲁士赚得了一条易守难攻的边界线。在这次战争,腓特烈二世和陆军元帅什未林的库特·克里斯多夫伯爵为普鲁士赢得了西里西亚。在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中他成功保卫了这一地区。这场战争,普鲁士没有全程参与,只打了一前一后两段,全都是为了吞并奥地利的西里西亚省,对于普鲁士来说,就称为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所以这两场战争,实际都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的一部分。同时在这场战争中,腓特烈初次亲身领军,在几次战役中展露了他的军事才华。

尽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到1748年才正式结束,腓特烈的普鲁士王国却是从1745年就退出战争,作壁上观。从此到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腓特烈赢得十年的和平建设时期。西里西亚是纺织工业中心,德意志最为富庶的省份之一,每年的税收要占整个普鲁士税入的1/4。在这十年里,腓特烈整军经武,发展经济,为后来的七年战争作好准备。

1750年代普鲁士的外交形势越来越严峻。首先腓特烈与英国交好,缔结《白厅条约》,保证英王在德意志的汉诺威领土不受侵犯,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大大触怒了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法国。而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西娅和她的首相柯尼次(Kaunitz)成功地联合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和法王路易十五,渐渐给普鲁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绞索,积极准备收复西里西亚。腓特烈看到形势日益严重,决定与其坐等战争降临,不如对奥地利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七年战争由此展开。在七年战争中他的部队打进了萨克森王国。之后普鲁士同时和三个邻邦大国作战,就是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这三国在奥地利外相柯尼次的发起下组成了联盟)。当时普鲁士和联盟的军队人数比为1:3,人口数之比更达1:20。经过7年大战,几次面临亡国边缘,腓特烈终于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获得军事史上永世的不朽英名,赢得了“大帝”的称号,更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普鲁士亦一跃成为欧洲五巨头(其余四国为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之一。在伏尔泰和米拉保等人的见证下,他在那群雄争霸的年代创建了当时最现代化的国家。

在他的倡导下(1772年),波兰被第一次瓜分。当时奥地利和1764年新近与普鲁士结盟的俄罗斯处于武装冲突边缘。为了自身利益,腓特烈二世用波兰的土地去满足两国对土地的欲望。普鲁士武力兼并了所谓的波兰-普鲁士,即是西普鲁士。从此他自称为腓特烈二世,普鲁士之国王(König von Preußen),而不是像其两届前任,称自己为普鲁士里的国王(König in Preußen)。在腓特烈晚年,他曾发动过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使得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企图没有得到成功,就是以比利时去换取巴伐利亚的大部分。奥地利的这个计划导致了普鲁士组成君主联盟(1785年)。
内政与改革

在内政方面,他推行了农业改革(马铃薯)、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在Drömling和Oderbruch实施排水工程,废除了刑讯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他的名言是“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对法律的发展贡献良多。另外,当时普鲁士的人民可以通过上书或求见的方式向国王求助。腓特烈二世在他的准则“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下竭力避免封建制度的流弊。对此他对自己手下的官员非常不信任,他深深感到等级观念会作祟。

我很不高兴,那些在柏林吃上官司的穷人,处境是如此艰难。还有他们动辄就会被拘捕,比如来自东普鲁士的雅各·特雷赫,他因为一单诉讼而要在柏林逗留,警察就将他逮捕了。后来我让警察释放了他。我想清楚的告诉你们,在我的眼中,一个穷困的农民和一个最显赫的公爵或一个最有钱的贵族没有丝毫高低之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腓特烈二世于公元1777年,致司法部部长的信


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他当政时期的特色。他对移民和小宗教信徒(如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徒)采取宽容开放政策,鼓励宗教自由,也是他内政的特色之一。在柏林的弗里德里克花园(Forum Fridericianum)里,一座新教教堂和一座天主教教堂并排而立,可算得上18世纪独一无二的景致。腓特烈甚至说过如果土耳其人到柏林定居,可为他们修建清真寺,后来还说:“Jeder soll nach seiner Façon selig werden”(纵然行事方式各异,但人人都是可到天堂的)。但是对犹太人,腓特烈二世却是一字不漏的继承了其前任各王的利用与歧视双重政策,一方面欢迎犹太人移居普鲁士,甚至建立了犹太区安置他们,并资助“犹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摩西·门德尔松活动;另一方面又颁布种种严格法令规管,如1750年修订后的总特权条例(Revidiertes General-Privileg,1750), 1763年的犹太瓷器法规(Judenporzellanverordnung,1763)。普鲁士是欧洲第一个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国。在这位国王的统治下,同性恋者并不会受到迫害。

他希望彻底废除农奴制,但在地主的强烈反对下失败,仅在国王的属地上逐步实行,腓特烈二世在新开辟的地区里建立小镇和农村,让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入住。当出于国务原因而需要延长农奴合同的时候,这些帮工,雇农和女仆会被问及他们雇主的情况及待遇,管理不善的雇主,其手下的雇农将有可能被调派到有妥善管理记录的雇主处。

在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延续其父的教育政策,普鲁士兴建了数以百计的学校。但乡村学校为普鲁士军事扩张服务,其师资来源多为退伍军人,素质良莠不齐,只能培养出一些仅具有读写能力的国民。但无论如何,普鲁士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及全民教育的国家(1763年)。

腓特烈二世和伏尔泰有书信来往并且曾在波茨坦会面过。他自己写有大量法文著作,是18世纪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1740年写下的《反马基雅维利》(Anti-Macchiavell)在欧洲非常有名。在书中,他用批评,进步的角度去分析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政治观点。广为流传的无忧宫磨坊主传说被视为腓特烈二世对法律的一次较量。事实上,磨坊主Vogel确实因此起诉国王,国王给予其权利并从1781年豁免了他的租金。但此后该磨坊因倒塌而被拆除,而今天所谓历史上的无忧宫磨坊其实是由荷兰移民家庭van der Bosch修建的一座三层的顶楼荷兰式风磨。在威廉一世(1871年成为德国皇帝)1861年成为普鲁士国王时,他宣布该磨坊成为纪念物,并且作为免费参观的博物馆。1883年一个机翼出现损坏,结果整个风车被更换一新。

腓特烈当政时期,普鲁士各方面人才开始陆续出现,如洪堡兄弟、施泰因、哈登堡等,为普鲁士19世纪初的改革奠定人才基础。

即使忽略他作为政治家的作为和他对立法所做的贡献,单凭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就足以使他在历史上占一席位。在西方军事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在历代名将中的地位,可能仅次于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拿破仑这四大伟人。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腓特烈初次绽放光芒。索尔战役更是腓特烈第一次试图把经过自己思考和设计的斜线式战术付诸实施。战后腓特烈写出了他最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原理》(有译为军事教令,德语:Die General Principia vom Kriege)。这本书集中体现腓特烈对自己早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战争理论,而且贴近实际,是当时最好的战争实践指南。腓特烈其实是用法文写成此书的,后来才译成德文,仅仅下发给普鲁士的将级军官,不得外传。但是他没有把法文原版的第12章翻成德文,因为这一章写的是腓特烈本人驾驭部下的经验,当然不愿意让部下看见。后来在七年战争中的1760年2月,奥地利从一位被俘虏的普鲁士少将那里得到这本书,这才流传于世,1762年这本书传到伦敦,在那里公开刻印出版。

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遇挫愈强,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以普鲁士一个小国之力,独抗法、俄、奥三大强国,其强悍程度,可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或者希特勒相媲美。罗斯巴赫会战更是腓特烈斜线阵势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军事史家亦把此战与洛伊滕会战许为腓特烈大帝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象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一样。仅凭这两场会战,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的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 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1785年西里西亚一年一度的秋季大演习中,英国王弟弗雷德里克王子 (约克公爵),美国独立战争中出名的康沃里斯将军,拉法叶特侯爵都来参观,并向腓特烈致敬。当时腓特烈指挥的普鲁士军队的操演方法,成为全欧洲军界竞相模仿的样板,老国王在训练场上禁不住掩口偷笑“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在战术层次,腓特烈可以说是近代欧洲第一战术家,比拿破仑毫不逊色。尤其是在战役层次上:当时欧洲在战略和战术之间,没有战役学这个分科,而腓特烈就是大战术的创始人,德国人口中的“大战术”,就是现代军事科学中的战役学。欧洲军事学从古斯塔夫开始走入近代化,经过杜伦尼、马尔巴勒、欧根、萨克斯等历代名将的探索与尝试,到腓特烈手中,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给以总结。他所确立的作战原则,例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我们注意力的目标,应该是敌人的军队”等等,直接指导了拿破仑。可以说在战役指挥上,腓特烈是拿破仑的启蒙老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5 04:08 , Processed in 0.057650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