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67|回复: 11

狭义相对论初级教程——科普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前言:
学会对表对尺,是正确理解狭义相对论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这些天来,看到论坛上很多人反对相对论,发表了大量的帖子说相对论有内在的矛盾因此不正确等等。我总结了一下,这些帖子大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比两个惯性系的时间和空间,而是不自觉地按照经典力学的观念来对比,这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这些人总是想不通为什么“同一个物理事实,不同参照系观察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总是不明白“同时”“同地”的相对性是什么含义。为此,我就这些问题给个通俗点而且也比较严格的说法,希望那些真心想学懂狭义相对论的人看看。但是,鉴于论坛上的讨论和科普性质,我对一些概念进行了简化,或者用特殊的例子来说明,因此和其他文献中的概念可能略有不同,但本质意义是相同的,而且便于理解。
我这篇文章是在狭义相对论范围内讨论对表、对尺。因此,成立的前提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使用的工具是由这两个假设推导出来的洛伦兹变换。目的仅仅是向不很熟悉相对论的人说明:狭义相对论不存在内部矛盾!如果有人对相对论的前提假设有疑问,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另外,虽然本文目的是科普性质,但读懂本文还是需要具备一些相对论知识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在相对论中,不同参考系的“时间”和“长度”是可以相互比较的,但其比较关系不是简单的相等,而是洛伦兹变换关系。不过,两个参考系之间测量和比较“时间”和“长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其一是长度测量时要遵守“同时性”。也就是说,必须在同一参照系内,“同时”测量两个点的空间坐标,其差为长度。其二是时间测量要遵守“同一地点性”,只有在空间重合的点,才能测量对方的时间。在遵守这两个原则的同时,还要区分四个量:原时,非原时;固有长度(静长)、运动长度。
原时是指:在某参照系内,用同一个静止时钟测量的两“静止”于本参照系内事件的时间间隔。
非原时是指:在某坐标系内,用不同事件发生地点的时钟,测量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
静长是指:在相对静止惯性系中,同时测量两个“静点”的空间坐标,其空间距离为静止长度。
运动长度是指:在同一个惯性系中,同时测量相对运动的另一惯性系内两个“静点”的空间坐标,其空间距离为运动长度。

为了说明问题,设有惯性参考系K系和K'系,各轴方向相同,K'系相对于K系以v沿x轴运动。在每个参考系上都均匀放置着一系列“静止”的时钟,K系的是A,B,C,D,E,F,G,H,I……,K'系的是A',B',C',D',E',F',G',H',I'……。在各自参照系内,这些时钟间距相等,而且都是对好了时间,是彼此“同时”的。也就是说:
K系内时间:tA=tB=tC=tD=tE=tF=tG=tH=tI=T--------------------------------(1)
K'系内时间:t'A'=t'B'=t'C'=t'D'=t'E'=t'F'=t'G'=t'H'=t'I'=T'------------(2)
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在各自参照系内各个时钟测量各自时间,因此都是原时!如果要在二者之间对时,需要先选定一个共同的空间点,在这个点上调T=T'。但这时,仅在这个点上,两参照系之间T=T'。比如,选定在E和E'重合时,两个参照系在这个点上对表,并设tE=T=T'=tE'=0。那么此刻,(1)式仅在K系内成立;(2)式仅在K'系成立,而T=T'=0仅在EE'这个重合点成立,所以,如果联立三个方程求解,那么必须清楚,这里的时间都是原时。所以,为了避免符号混淆,不赞成象普通数学方程那样简单联立求解----因为容易造成原时和非原时的混淆。
对空间,因为y、z方向无差别,略;仅说x方向(不妨分别取E,E'为各自原点):
K系内:AB=BC=CD=DE=EF=FG=GH=HI=L----------------------------- (3)
K'系内:A'B'=B'C'=C'D'=D'E'=E'F'=F'G'=G'H'=H'I'=L'----------- (4)
这里L是K系的静止长度,L'是K'系的静止长度。不妨取L=L',这样,如果v=0,那么点A和A'是重合的,B和B'是重合的……。
同(1)(2)方程一样,这两个方程也是分别在K和K'系成立的,是各自参考系内的静长,因此不要混淆静长与动长,不建议简单地联立求解。
那么,如果一定要对比两参照系之间的时间空间关系,要怎么做呢?本文列举的情况,各自参考系内的是原时、静长;而测量对方的时间、长度得到的是非原时和动长。对比的时候,根据“同点对比时间、同时对比长度”的原则,只能用自己系内测量的“对方的非原时”与本系的“原时”对比;用自己系内测量的“对方的动长”与本系的“静长”对比。而这个对比关系就是洛伦兹变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
***一个惯性系内的原时,与另一相对运动的惯性系内的原时,在不同点是不能直接对比的;
***一个惯性系内的静长,与另一相对运动的惯性系内的静长,是不能直接对比的!
***能够相互对比的是,一个惯性系内的原时与其观测到的另一惯性系的非原时。一个惯性系内的静长与其观测到的另一个惯性系内的动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选定一个共同的空间点对表,此时刻的时间、空间对应关系。
2.1 图示说明
现在考虑一下,v不为0时两个参考系内对应情况。首先,两个参考系要选一点对表。就象上面分析那样,取两个参考系中相临两点之间的静止长度L=L';取对表点为E和E',在EE'重合的时刻,取T=T'=0。那么,在这个时刻的空间和时间坐标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不失一般性,设v=sqrt(3)/2倍光速(约为0.866c),此时洛伦兹变换系数γ=2。取时间单位为小时,设K系静止长度L=sqrt(3)光速*小时,K'系L'=sqrt(3)光速*小时。本贴中这些长度单位都是“光速*小时”,时间单位都是小时(后面简略)。
图中的红绿颜色表示的是K系内的物理量,黑兰表示K'系内的物理量。图中长度都是各坐标系内静止长度,因此,如果两参照系相对静止,那么对应点是:A-A',B-B',C-C',D-D'…
但是,K'系相对于K系是运动的,因此,这种点点对应关系就变化了,具体就是图中KK'系内的连接直线表示的,既:这些连线表示在各自坐标系内观察所对应的“同一地点”。
解释如下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利用洛伦兹变换计算两系中点的“地点”和“时间”对应关系
EE'相遇对表,此时tE=0,t'E'=0。
在K系内:tA=tB=tC=tD=tE=tF=tG=tH=tI=0。
在K'系内:t'A'=t'B'=t'C'=t'D'=t'E'=t'F'=t'G'=t'H'=t'I'=0

根据洛伦兹变换关系:
K系到K'系:x'=γ(x-vt) t'=γ(t-vx/cc) ------------------- (5)
K'系到K系:x=γ(x'+vt') t=γ(t'+x'/cc) ------------------ (6)

在K系的立场看(在K系内测量K'系):
E点:xE=0,tE=0,代入(5)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0,t'=0
-------因x'E'=0,可知这正好是K'系的E'点,所以t'E'=0
C点:xC=-2sqrt(3),tC=0, 代入(5)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4sqrt(3),t'=6
-------因x'A'=-4sqrt(3),所以这对应的是K'系的A'点,t'A'=6。
G点:xG=2sqrt(3),tG=0, 代入(5)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4sqrt(3),t'=-6
-------因x'I'=4sqrt(3),所以这对应的是K'系的I'点,因此,t'I'=-6。
其他点对应的对应情况可依此类推。
同样可得,K'系的C'点时间是3,G'点时间是-3。
总结一下:
1)在K系的t=0时刻看来,与C点对应的K'系的点,不再是静止时对应的C'点,而是距离为γ=2倍的A'点;同样,与G对应的K'系的点,不再是静止时对应的G'点,而是距离为γ=2倍的I'点。
2)在K系的t=0时刻看来,自己参照系内静止点上的时钟读数相同,都是0。但是对应点上的K'系时钟,只有在对表点E'上的时钟读数是0,而其他各点上的时钟读数都不同!也就是说:K'系看来“同时”的事件(各个时钟读数相同),在K系看来是不同时的!

从K'系立场看(在K'系内测量K系):
E'点:x'E'=0,t'E'=0,代入(6)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0,t=0
-------因xA=0,可知这正好是K系的E点,因此,tA=0
D'点:x'D'=-sqrt(3),t'D'=0,代入(6)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2sqrt(3),t=-3
-------由x=-2sqrt(3)可知,这不是K系的D点,而是C点。tC=-3
C'点:x'C'=-2sqrt(3),t'C'=0,代入(6)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4sqrt(3),t=-6
-------由x=-4sqrt(3)可知,这不是K系的C点,而是A点。tA=-6
F'点:x'F'=sqrt(3),t'F'=0,代入(6)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2sqrt(3),t=-3
-------由x=2sqrt(3)可知,这不是K系的F点,而是G点。tG=3
G'点:x'G'=2sqrt(3),t'G'=0,代入(6)式,得到对应的K系点为:x=4sqrt(3),tG=6
-------由x=4sqrt(3)可知,这不是K系的G点,而是I点。tI=6
总结一下:与从K系立场的结论类似,K'系的C'点,对应的是K系的距离为γ=2倍的A点;而对应K系C点的,却是距离为1/γ倍是D'点。时间也对应关系也类似,不再重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一下D'-C-A'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在K系看,D'在C的位置,D'C重合!在K'系看,C在A'位置,CA'重合。这就是“同地”的相对性。同时,K系看,与C重合点的K'系的时间是6小时;但在K'系看,与C'点重合的K系时钟读数是-6小时(A点),而C点的时间是-3小时!这也体现了“同时”的相对性。
从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看到,论坛中的很多问题,在给出条件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些区别。经常是没注意到:C点到底是与A'重合还是与C'重合,而是笼统来一个“与C点重合”。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理解上的错误!因此,只要分清楚,在两个参考系来看,C点的位置是“不同”的,那么,后面的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同理可得,A-C'-D, F-G'-I,F'-G-I'等点的对应关系,也与此类似。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总结
总结一下:在EE'对表的这个tE=t'E'=0的“时刻”:
K系观点:自己的各地时钟读数都是0,同时,K'系的各处时钟读数都不同。
K'系观点:自己的各地时钟读数都是0,同时,K系的各处时钟读数都不同。
此为:一个参考系内同时的事件,在另一参考系不同时。
K系观点:自己的长度都没变,但K'系的长度缩短了一半。
K'系观点:自己的长度都没变,但K系的长度缩短了一半。
此为:在一个参考系发生在同一地点的事件,在另一参考系内发生在不同地点。

K系观点:自己的G点和对方的I'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落后6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F点和对方的G'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落后3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F'点和对方的G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超前3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G'点和对方的I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超前6小时!
……
K系观点:自己的C点和对方的A'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超前6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D点和对方的C'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超前3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D'点和对方的C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落后3小时!
K'系观点:自己的C'点和对方的A点是重合的,但对方的时间落后6小时!
……
总之一句话:在对表的当时,只有在E点和E'点,两个参考系对时间、空间的描述是一致的!而对其他各点,两各参考系的描述都是不同的——空间坐标不同,时钟读数也不同(长度不同,时间也不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相互运动,离开一段距离(一段时间)的情况分析

3.1简介
下面谈一下运动一段时间后的情况,不失一般性,我们就以E'与G相遇的情况来说明!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想到:对“E'与G相遇”这件事情,在K和K'系的描述应该还是不同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K系看,E'从E运动了4个小时,到达了G点,与G重合---这相当于图1中的的E'从E'位置运动到I'位置;但从K'系看,是G点从F'位置运动到E'位置,因此只需要2小时!同样,对E点,从K系看,此时A'点已经运动到E点,因此E和A'重合,经过的时间是4小时!但从K'系看,是E点从E'点运动到了D'点,用时2小时。也就是说,除了对表那一刻在EE'点两参照系对EE'点的描述相同外,其他时刻,两参照系对事件的表述不再相同,因此,在讨论“谁与谁相遇”,“什么什么过了多长时间”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是在哪个参照系讨论的!这也是目前论坛上很多人忽略的问题!下面,就分别从K系和K'系讨论“E'G相遇”这件事情。为了看着方便,用两张图分别表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3.2 K系的立场
如图2所示,表示K系观察,各点的时间空间关系。解释如下:
对E点,xE=0,tE=4,代入(5)式得x'=-4sqrt(3),t'=8
根据x' -4sqrt(3)可知,这对应的是K'系的A'点,因此t'A'=8
对G点:xG=2sqrt(3),tG=4,代入(5)式,得x'=0,t'=2
根据x'可知,这对应的式K'系的E'点,因此t'E'=2
同理可得,F对应C'点,H对应G'点……相应的时间标注如图2。

分析一下:K系自己的时间过了4个小时,而与前部分(T=T'=0)相比,K'系的各个点都只过了2个小时。这里面,是用K系的不同时钟,对测量K'系的同一个时钟,得到的结论是:K'系的时间变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3.3 K'系的立场
如图3所示,表示在K'系观察各个点的时空关系。解释如下:
对E'点,x'E'=0,t'E'=2,代入(6)式,得x=2sqrt(3),t=4
根据x=2sqrt(3)这对应的是G点,因此tG=4
对D'点,x'D'=-sqrt(3),t'D'=2,代入(6)式得,x=0,t=1
根据x=0可知这对应的是A点,因此tA=1。
对C'点,x'C'=-2sqrt(3),t'C'=2,代入(6)式得 x= -2sqrt(3),t=-2
根据x=-2sqrt(3)可知对应的是C点,因此tC=-2。

分析一下:对比上一时刻(T=T'=0)时的各点时间可知,K'系过了2小时,而K系只过了1个小时,K系的时间比K'系的慢。同时也要注意,这是K'系过了2小时的结果。如果K'系过4个小时,那么结论几乎是2.2节K系立场的“镜像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3.4 总结一下
从3.2-3.3的分析可以看出,对E'G相遇这件事情,两个参照系看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有差别。每个参照系都认为自己的时间过快,测量的长度最长;而对方的时间变慢,长度缩短,其间的比例系数都是γ=2。虽然两个参照系的描述是不同的,但不矛盾,二者可以通过洛伦兹变换来对应起来。只不过要注意的是,两个参照系之间做比较的时候,要遵守“同时”“同地”的原则。

而出现“双方都观测到对方的时间变慢”“双方都观测到对方的长度缩短”,造成这个表面的“矛盾”原因就是两参照系对比的规则——用自己系内测量的“对方的非原时”与本系的“原时”对比;用自己系内测量的“对方的动长”与本系的“静长”对比——现实的世界上,我们也只能这样来对比!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17:06 , Processed in 0.1072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