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75|回复: 14

[财经新闻] 美国时代的终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2016-07-18                                                 yevon_ou                                                 凤凰财知道
http://chuansong.me/n/443380541021

你认为天经地义的事;

太阳不会照常升起。
一)1970s
很久没有写中美贸易[1]方面的话题了。突然想起来,是因为看见布老师贴了一张图。



这张图痛斥了“美联储导致通货膨胀”,金本位废弃之后,更严重的通胀。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更严重的是,未来会更更糟糕。
为什么,听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要说1970s,美国的70年代。这尘封的历史,许多人已经失去记忆。中国的年轻人甚至根本不知道70年代发生了什么。
USA在1970年代过得一点也不好。

70年代的前半段,是越战。随着嬉皮士的兴起,美国在越南战争撤退,国际意志遭受重大挫折。共铲主义踏上新高峰。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丧失货币霸主。

1973年“石油危机”。汽油价格在一夜之间涨了3倍,州际公路几公里长龙。

1970年代西方世界是什么呢。按教科书的说法是“滞胀”。因为经济实在太差,太差。政府一方面拼命地印钞票,另一方面经济无论如何也刺激不上去。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更惨的,教科书没讲的,是华尔街“金融市场”熊一代。美国的股市,1970s被誉为“黑暗年代”。十年内几乎没有涨幅。若按“20类投资品排名”,No.1是Cow,No.2是Horse,No.20是股票。
比股市更惨的,是美国债市。国债的收益率,升到了11%。

连美国财政部都融不到钱。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企业可以生存。  
二)1980s
1980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股票从这个时间关头,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众所周知,从3000点一路涨到10000点。甚至发生了科网股泡沫。

更加改变华尔街命运的,是“债市牛市”。美国国债利率,从1980年的11%,一口气狂泻到3%。任何一个稍微有Fix Income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一件事。

所有人都赚到盆满钵满。
相对于金融市场的大牛市。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精神面貌的振奋。美国踏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在整个1980年代,美国人的收入持续上涨,而物价保持稳定。金融市场几十万,几百万地赚,而物价保持稳定。
“美苏争霸”这个重磅历史事件,终于在1980年代末分出了胜负。就好像电影《猎杀红色十月》中拍摄的,苏联舰长弃舰叛逃美国。

为什么,因为美国意味着“美国梦”。
美国是如此地繁荣,富裕,欣欣向荣。每个人都有机会赚钱,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你只要轻微的努力,就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美苏争霸”冷战的最终胜利,是美国人依靠繁荣富裕战胜了苏联。而不是靠导弹。

如果美国象今天这样衰样,估计就没有《猎杀红色十月》的号召力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美国1970和1980分水岭式的区别。飞机拉起般的起飞曲线。


三)滞胀时代
在过去十年,上海房价涨了10倍。原本八千的房子,涨到了80000。

可是对于上海人民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随着房价的上涨,大排面爆鱼面也涨了。


对于房价上涨的原理,目前已经基本研究清楚了。那就是“纸币滥发”。而纸币滥发,会优先涌入房地产市场。因为人们需要逃命,需要先抢筹码。

随着不动产的抢夺完毕,超发的货币最终会流入实体经济。并带来了物价同步上涨。
从长远看,如果滥发纸币十倍,则房价涨十倍,物价也要涨十倍。

单纯的滥发纸币,你不会创造任何实体财富。

用俗话说叫做“白斩”。
上海人每到年尾都很兴奋,因为到了盘算家产的时刻。每年算算房子又涨了大几百万,储蓄增加若干,理财回报若干。“总资产”的数字每年都在上涨。兴奋得人脸红黝黑发光。

但其实都是白斩。
好了,现在有一个神,跟着我念咒语:“嗡嘛呢呗咪吽”。

今天晚上,你的房价涨了200W。
可是你的物价,它没变!
等你一觉醒来,门口的大排面还是5元/碗。猪肉还是3元/斤。买六个凳子,一张桌子,100元您全拿走吧。春节最新时装,不是3999。皮绒大衣,是399,299,199啊。199买件皮草,您买不了吃亏,您买不了上当。全都是海狸皮真货啊。
您再探头一张望,马路上齐齐排着二列安徽阿姨。请一个全职阿姨多少钱。5000元,您开玩笑呢。只要800,只要800,八百元阿姨们抢破头来干。隔壁还有五六百的。湖南四川阿姨更便宜。
你想一想,上海人只要负责买房子,房子每年涨200W。

而你的物价不涨,不涨甚至下跌,800元雇个阿姨,5000元/月的生活费,全家过得象帝王一样。吃顿满汉全席79元,良子按脚三小时19元。
这样的日子,做梦也要笑出来:-D
可是,接着有人问,“她们为什么不涨价呢”。

众所周知,房价升值,房子本身并不会变新。只会折旧。

房价升值的本质,是货币在贬值。政府正以每年+14%的速度在提供纸币。
可是货币贬值,钟点工阿姨们就该升值,该呼吁涨工资。劳动力永远是对等的,一个白领换三个蓝领。你不可能一个白领换30个蓝领的。为什么煎饼果子加双蛋,就死活非得卖你0.5元/套。这不符合逻辑呀,你一定是在梦里。
答案,就是这么不合逻辑。

就是这么在梦里。

这个梦,叫做US Dream。

1980年代发生的最不可思议一件事,无论美国人增发多少美金,我们坚持按8.27兑换给他。


四)鎏金时代
美国人一直在滥发纸币。从布尔费墨卷首那张图表可以看出,Fed美联储的历史,就是一部滥发纸币的历史。
当一个国家关起国门,滥发纸币,并不会造成额外财富。

因为纸就是纸。纸币多了,就是金圆券。通货膨胀数字游戏。
可是美国不同。美国在1980年代滥发纸币。这时候,跑出来一个人,非得哭着喊着,按照$0.5一副煎饼果子加双蛋,把他的Dollar收过去。

美国人看不懂了。增发10%,应该是0.55了。该国还是0.5卖煎饼果子双蛋。美国人再增发+10%,应该0.60了。该国还是$0.5煎饼果子双蛋。美国增发到+100%,应该1元了。该国还是$0.5卖煎饼果子双蛋。
打个比方,就好像上海的房子卖300W,到500W,到800W。

可是门口有一个巴基斯坦的面摊,人家就是死心眼。就是死活卖5元/碗大排面。永远也不肯涨价。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你的800W财富变成了“真”财富。真的可以换一百六十万碗大排面。
这个就是1980年代美国发生的真实情况。

从某一天,某一刻开始,美国政府惊讶地发现,无论他们怎样增发纸币,物价也不会上涨。
1979年末本来奥派已经取得胜利,数十年对于M1,M2的批评终于伸张正义。

可是一夜之间,Fed美联储发现增发再多的纸币,物价并不上涨。

于是奥派立即被清除出政府圈,凯恩斯再占主流。
“滥发纸币而不导致通胀”。这是一条神奇的魔咒。在此魔咒下,立即引爆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大繁荣。
你设想一下,你是一家地产公司。你开发的楼盘,从300W,500W,800W,每一年都在涨价。而你的成本永远不变,无论是土地还是土建。

那你的财务报表有多么好看。投资人岂不是要疯狂。
你设想一下,你是一家运动衣公司。你的终端零售价格,每年都可以随着M2而上涨。但是你的亚洲采购价格永远不变。

那你的财务报表有多好看。投资人岂不是要疯狂。
你设想一下,你是一个私人健身教练。你在健身房教贵妇瑜伽和肌肉拉伸。随着M2的增长,贵妇们的支付能力从每小时$200,$300,$350。而你拿完了工资,跑到超级市场。超市里的物价永远不变。永远是$1.5买一件中国T恤。

那你的简单劳动,岂不是可以过上帝王般的生活。
198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黄金时代。股市从3000点涨到了10000点。
利率从11%降到3%,触发了债市有史以来最大牛市。

而普通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快于生产力的提高。
健身教练的生产力提高了么,没有。
1980年代看美国,他就是一个“鎏金时代”。

股市债市金融市场是如此之发财,以致于普通人随随便便“投资”都可以赚很多钱。而同时生活物价又在降低。你赚到的钱,是“真钱”。是真能带动生活质量提高。

这种大礼包,也就京沪十年楼市遇一次。人间少有。
而苏联最终被“美国式生活方式”击败。美国看起来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如此富饶。

“美苏争霸”与其说是美国击败了苏联,其实是中美联手击败了苏联。
五)汇率诡计
整件事最重要的骗局,其实在于“汇率”。
“全球化”是可以降低成本,扩大分工,提高生产力。

但是,没有那么高。
1980年代美国的异乎寻常繁荣,是建立在额外的“汇率补贴”之上的。
众所周知,在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段,人民币汇率是被严重低估的。

当时中国货的印象,就是“便宜”。不是一般般的便宜,而是异乎寻常的便宜。常常仅有欧美货的一个零头,甚至十倍的价差。哪怕扣除了质量因素之后。
我们有一个PPP购买力图表,来自于2006年的联合国文献。我早期写在《我为什么说去Malaysia买房》一文中。
美国:     1
德国:     1.1
法国:     0.99
英国:     0.90
意大利:1.05
加拿大:1.01
丹麦:     0.90
日本:     0.79
沙特:     1.5
香港:     1.0
韩国:     0.95
巴西:     1.3
中国:     5.6
印度:     6
印尼:     6.4
你在襄樊吃一碗杂酱面5元RMB,你在美国街头买一个热狗$2.99。从热量卡路里来说,二者是等价的。

唯一的区别或许是,中国杂酱面远远比热狗好吃二百倍。
而如果你算8.27汇率,则美国热狗要二十五元人民币。

这就是PPP差异。

美国的物价,远远高于中国。
中国政府,锚定了一个8.27的汇率。可是$1真正能购买的东西,远没有这么多。

我估计在美国国内,$1大致也就当¥2来用。

也就是汇率被低估六倍。
所谓的“全球化”,应该是所有要素充分流动下的完全市场化。

中国奉行的,是有管制的“全球化”。这样他仍然能分享到贸易的好处,可是资源定价是偏离的。
当1980年初中美开始建交。中国的领导人是太宗,美国的领导人是里根。

具体的文献文书,现在已不可考。我也没能力见到TG内部资料。
但是从事后实际发生的事情看,他达到了以下几点;

中国脱离华约经济圈,纳入英美经济圈
中国以一个低估6倍的汇率提供商品
作为回报,美国在中国设厂,向中国输入技术和资金
中国拿到了外交入场券和善意安全
对于美国,他拿到了如下好处;

在非常长的时间内,美国拿到了极廉价商品供应。降低了美国物价,提高美国人民富裕。引发金融市场大牛市。
富裕的美国面貌,最终打赢了冷战。
里根连任。
对于中国来说,他拿到了如下好处:

1)引进了美国的技术和资金
2)外交上的安全
3)国力开始腾飞
对于中国来说,他主要有以下坏处;

1)无数纺织女工14小时日夜,劳动成果被白白奉送
2)换回的美元其实是废纸

但是呢,屌丝不是人。反正在中国本来人就不值钱。所以这也是中国完全可以承受的损失。

让劳动人民加加班,换回国际利益。万岁耶!
可见,这是一场高度复杂,高度政治智慧的协议。双方都拿到了各自想要的东西。

中国拿到了改革开放。哪怕1/6的外汇收入,但是中国人勤劳呀。
美国人拿到了“富裕”。美国人过上了十年~二十年鎏金镀金一般的日子。

资产价格涨涨涨,煎饼果子价格永不涨。请别忘记,总统的任期只有八年。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说了这么多,美国的坏处是什么。

严格地说,美国没有坏处。“汇率低估6倍”,等于中国人白送钱,孝敬太爷:换取国际外交的和平与入场券。
美国唯一的坏处,或许是:“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货如此便宜,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补贴汇率。
可是,有一天不补贴了怎么办。
中国汇率从哪一天开始不补贴了?答案是2002年。
也就是朱镕基退休,温总上台。
朱相交棒时,是中国“活力”最强的时代。是最市场化的时代。也是“人民币升值”呼声最强烈的时代。可是温总上台后呢,他大印纸币。
从2002~2012年,你仔细观察中国货币史,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就是中国每年增发约23%的货币,9%增长,虚高14%

美国每年印5.5%,增长约1.5%,虚高4%

二者相差10%
你大印特印纸币,四万亿都来了好几次了。可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二件事居然可以同时发生。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2](又名:大排面30元),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大家还记得么。
“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二件事居然可以同时发生。升贬矛盾这是无论如何解释不了的。

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朱相留下来的“6倍价差”。

在这6倍之内,你是既可以滥印许多RMB,RMB/USD同时也在升值的。
农业税,汇率,WTO,朱相实在留下了太多的好牌给温总。温总留下的,只有坑。
各位,请记住,“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事并不会持续永恒一辈子的。

他的极限,就是6倍遗德。
近年时至2016之后,RMB/USD进入了一轮贬值通道。舆论也对人民币不利。

为什么呢。因为“6倍购买力差距”已经接近消失。
今时今日以2016.07为例,RMB的购买力依然比USD强。但强得有限。我估计还有1.5~1.8倍的购买力优势。

但是,因为名誉口碑。这点倍数已经会导致外界对人民币的攻击,以及人民币贬值行为了。
言归正传,我们再看看,美国的2002~2012年代。美国的这十年,就典型的属于“抽去鸦片瘾”的过程。
80年代中国向美国提供大量的廉价货,基于中国政府对RMB汇率的巨大扭曲。以低估6倍的方式,换取西方世界的和平谅解,以及技术输入。

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
一方面,中国不需要长期给欧美做奴隶。不可能一个洋垃圾到北京来,就能像大款一样泡中国女人。

另一方面,中国也“没有能力”长期提供六倍汇率。随着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进出口万亿级数量级。中国补贴不起,也亏不起。
因此,美国从1980年代开始吃了20年糖精片。里根的坟头也长草了。

终有一天,免费午餐是吃不下去的。

吃不下去怎么办,你还记得美国的70年代么?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家美国企业。原材料成本占售价的30%。如果这些原料从中国进口,低估6倍,原材料成本就变成了5%。这是什么,这是25%的毛利!
Margin净毛利增加25%是什么概念。任何一个企业财务手都要发抖了。

如果你把这一个过程拖长到25年,每年成本降低1%。则你这个CEO,会被华尔街尊为神。

美国股市1980年代冒出了一大批的“神级CEO”。
可是,如果你把这个过程逆一下。

在未来的25年内,你的成本每年上升1%。最终恢复到初级产品占30%成本的比例。

你想象一下,这个财务报表会有多难看!
所以,2002~2012年的美国股市,是一场极大的熊市。任何一家明星企业,都星光不再。越是老牌的公司,越是饱受泥潭。相反一些新产业新公司还好。
更为严重的是,这个25%的“毛利润”,有时候并非落到资本家的手中去。

因为当全球化,中国制造降低成本时,欧美论坛最流行的是:

“资本家赚了大钱,而劳动人民还在辛苦贫穷”
“资本家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全球化富了亿万富翁,却抢走了穷人的饭碗”
“要求增加再分配过程”。
所以,当英美的企业家,将生产基地搬到中国,降低成本时,他们往往并未赚到利润。

因为+25%的毛利率,全都被政府拿走了。
再多的钱,你也禁不住抢!
当商业扩张时,企业家并没有赚到利润。这些钱被以“均贫富”的口号,从国税局,劳动工会,福利主义拿走了。
还有女权主义,环保主义,猫狗怜爱党。既然你赚这么多钱,那多拿一点出来关怀地球,也是应该的吧…………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当趋势逆转了呢?

当中国不再提供6倍低估汇率,当原材料成本由5%回升到30%呢。

答案是,并没有额外的25%可以还。全都被政府拿走了。
那怎么办,那就是大规模的破产潮!
欧美的社会,完全没做好“中国制造”涨价的准备。

国际入场券我们已经拿到,技术转让也进行了大半,2016年中国的国际形势,和1980年代完全不同。

假如有一天,中国不再提供廉价商品。而转而追求“均衡贸易”呢。
那么欧美整体的生活成本,要涨价很大一个台阶。你再也不可能在商场里找到$1.5的T恤了。请你买美国本国货。名牌,品牌哦,承惠$150.
上一次我在Boston,民宿的房主指着茶几说$2000。而且全波士顿都是这个价钱。因为家具行业比较“保守”,拒绝外国进口货的许可证。

哥哥痛苦地把头扭向一边去…………美国梦,黄粱梦好么。
你出生于80年代,你以为生活应该永远如此甜蜜。会二手扣腚就能享用豪宅,名车,保姆。

事实远非如此。


七)美国的下一步
以朱相卸任作为一个分水岭。此前是中国货越来越便宜,此后是中国货越来越贵。

“逆中国化”已经开始。成本每年都在上升。但是企业无力抗拒,因为钱已经被环保女权税赋合规给折腾光了。

在第一个10年2002~2012,美国企业由暴利变为微利,由扩张变为削减成本。美股十年几乎毫无涨幅。

而下一个10年,美股会由微利变为亏损。破产潮不可避免。到时候你如何估值?
对于债市;美国现行一代,被称之为Baby Boom,他们是人口洪峰最多的一代。当Baby Boom七十岁,他们必须开始抛售资产。换回现金,用于生活开支。
谁会买?

美国白人已经没人了,黑人拉丁裔穷得要命。

十年期国债1.68%回报率,德国国债是-0.16%回报率,你玩我?上限下限完全不对称。

美国国债打三折还差不多。
如果你要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你唯一的办法,是找到“另一个大国”。
这个大国,要比中国还大
必须愿以6倍的汇率折扣,向美国提供商品
愿意高位接盘美国1.68%利率的债券
拥有庞大的勤劳朴素的人口
拥有坚强意志的领导人
这些因素,可以说一个也找不到。
有人说或许是印度。可让我提醒你一下,今天再玩“出口导向型”。你要养活的就不仅是美国了。而是美国+中国。

如果哪个国家愿意廉价提供商品,十亿人民不介意买空几次货仓的。正好降低国内物价。
所以,这个时代结束了。“美国梦”结束了,再也不会回来。

健身教练劣等智商,普通美国人也能过上帝王般的生活,这个时代结束了。
拿衣服的美国人民啊;

你别以为今天的日子差,未来会更差。
你别以为今天的Fed通胀高,未来会更高。
让我们回到正常态,想想1970年的美国吧。
Ready,Fight!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唱衰美国和唱衰中国是两大主流,只要时间够长总能蒙对一个。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时代终结不终结不清楚,但是温总上台后挥霍了很多朱总留下的好牌,倒是真的。

现在所谓的经济专家李总能否矫枉过正,还是赵括型的纸上谈兵水准,任期过后自有分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不对
不是美国时代的终结
而是美国还能象以前那么牛的时代终结
从一个顶尖牛b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比较牛B的国家
但是人家终究还是牛b的
离终结还有点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唱衰中国恐怕永远也蒙不对,其他的总会蒙对几个,,,,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lsht193 发表于 2016-7-20 10:00
题目不对
不是美国时代的终结
而是美国还能象以前那么牛的时代终结

哼哼,如果内战分裂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7-20 09:37
美国时代终结不终结不清楚,但是温总上台后挥霍了很多朱总留下的好牌,倒是真的。

现在所谓的经济专家李 ...

2008危机的时候
不该打开房地产这个潘多拉的匣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7-2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6 04:33 , Processed in 0.07140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